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鸡西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1篇电子计算机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手术
  • 1篇手术病理
  • 1篇图像
  • 1篇准确率
  • 1篇伪影
  • 1篇临床诊断价值
  • 1篇脑梗
  • 1篇脑梗塞
  • 1篇结核
  • 1篇结核诊断
  • 1篇技术员
  • 1篇计算机
  • 1篇梗塞
  • 1篇肺结核
  • 1篇肺结核诊断
  • 1篇X线
  • 1篇X线诊断

机构

  • 5篇鸡西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宇
  • 4篇陈爽
  • 4篇宋贺楠
  • 3篇时建文
  • 1篇袁帅
  • 1篇景介梅
  • 1篇李忠军
  • 1篇杨忠泽
  • 1篇吴祥庆
  • 1篇李海荣
  • 1篇吴小红

传媒

  • 3篇中外女性健康...
  • 2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CT操作技术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1年
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简称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是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在X线诊断方面的最大突破,1972年英国物理学家研制成功CT,先用于颅脑疾病诊断,后于1976年又扩大到全身检查。
张宇李忠军宋贺楠吴祥庆杨忠泽
关键词:CT技术员X线诊断电子计算机
CT扫描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2年
目的:对肺结核患者使用CT扫描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探析。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88例肺结核患者列为研究人员,其中包括44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列为常规组),4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列为观察组),为两组患者CT图像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常规组双肺受累率、双叶或双叶以上病变累及率、肺前部及下叶基底段病变发生率、上叶尖后及后段和下叶背段病变发生率分别为68.18%、68.18%、45.45%、50.00%,观察组双肺受累率、双叶或双叶以上病变累及率、肺前部及下叶基底段病变发生率、上叶尖后及后段和下叶背段病变发生率分别为86.36%、86.36%、68.18%、72.72%,两组病变累及范围和部位的情况具有显著差异(χ^(2)=4.1412,4.1412,4.6316,4.7930),有统计学价值,P<0.05。常规组病变类型中,单发空洞、并多发空洞、多发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状、斑片及大片融合及片状高密影所占比例分别为22.72%,6.82%,36.36%,43.18%,研究组病变类型中,单发空洞、并多发空洞、多发树芽状支气管播散状、斑片及大片融合及片状高密影所占比例分别为45.45%,25.00%,59.09%,65.91%,两组病变类型所占比例相比,差异显著(χ^(2)=5.0575,5.4363,4.5549,4.5833),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CT图像技术能够对肺结核疾病进行诊断,可以诊断出病变累及范围、病变部位以及病变类型,且可以区分出单纯性肺结核以及合并糖尿病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张宇时建文孙广丹宋贺楠陈爽
关键词:CT肺结核
CT图像常见伪影分析和处理被引量:3
2011年
C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CT图像工作流程大致分为扫描、采集、重建运算及图像显示,这些流程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正确图像的产生,不准确、不真实的影像,不能真实反映断层影像,会导致医生无法诊断或误诊,甚至导致医疗事故。
张宇李海荣陈爽吴小红袁帅景介梅
关键词:CT图像
多层螺旋CT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塞病症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本院进行诊治的4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段为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将手术病理检查方式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42例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的具体数据。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中共有40例患者确诊,类型分别为大脑前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闭塞、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以及大脑中动脉狭窄,对应分例数分别为10例、9例、8例、8例以及5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2%,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应用于大面积脑梗塞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以及时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参考数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应用。
张宇时建文孙广丹宋贺楠陈爽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多层螺旋CT准确率手术病理
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的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6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为患者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下的检查情况(脑梗死检出率、病灶检出情况、检查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I检查在脑梗死发病24h内检出率、24~72h内检出率、72h以上检出率分别为53.03%、30.30%、15.15%,总检出率为98.48%,CT检查在脑梗死发病24h内检出率、24~72h内检出率、72h以上检出率分别为34.85%、15.15%、37.88%,总检出率为87.88%,MRI检查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组间差异明显(χ^(2)=5.8428),有统计学价值,P<0.05。MRI检查在小脑、顶叶、基底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50.00%、53.03%、66.67%,CT检查在小脑、顶叶、基底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30.30%、34.85%、48.48%,MRI检查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两组差异显著(χ^(2)=5.3279、4.4287、4.4662),有统计学价值,P<0.05。MRI检查时间(9.76±1.46)min短于CT检查时间(15.14±1.35)min,病灶检出数量(2.67±0.12)个多于CT检出数量(1.96±0.45)个,病灶检出面积(7.15±1.31)mm 2少于CT检出面积(11.93±1.82)mm 2,组间差异明显(T=21.9801、12.3851、17.3173),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进行诊断,脑梗死检出率更高,检查用时更短,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张宇时建文孙广丹宋贺楠陈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MR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