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
- 作品数:165 被引量:419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洁净煤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
-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低效率使用造成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促使我国要尽快开发和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洁净煤技术;总结了洁净煤技术体系的内涵及其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洁净煤技术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
- 王爱华冯杰王连勇田红
- 关键词:洁净煤技术能源消费污染控制煤气化
- 文献传递
- 脱脂餐厨垃圾和玉米秸秆混合燃烧特性及灰熔融特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探究了玉米秸秆(CS)和脱脂餐厨垃圾(DKW)混合的燃烧特性和灰熔融特性,对DKW、CS及其混合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对混合灰样进行了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随着CS掺混量的增加,混合样品着火温度升高,燃尽温度降低,CS掺混量为90%(质量分数)时燃烧特性最佳;混合灰样中莫来石和硅线石会随着CS掺混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而白榴石会逐渐增加,同时混合灰样由絮状结构逐渐结块,然后出现孔隙,碱酸比和硅铝比逐渐增大,而硅比逐渐减小,导致混合灰样熔融特征温度逐渐降低。从处理DKW的实际目的出发,在CS足够的情况下,CS掺混量为90%是最佳焚烧掺混量。
- 刘亮夏辉夏辉蔡宜捷余俭民田红刘代飞
- 关键词:玉米秸秆燃烧特性灰熔融特性
- N_(2)和CO_(2)稀释对氢气-空气湍流扩散燃烧及NO生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采用18组分47步H_(2)-N_(2)-CO_(2)反应机理模型、可实现k-ε模型及涡流耗散概念(EDC)模型研究了N_(2)和CO_(2)稀释作用对氢气-空气同轴射流湍流扩散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稀释剂均能有效降低氢气燃烧温度,降低NO质量分数,且NO峰值质量分数随着火焰峰值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与稀释剂N_(2)相比,CO_(2)对降低氢气燃烧温度和NO质量分数的效果较好;2种稀释剂对火焰峰值温度及NO峰值质量分数的影响是非线性的,随着稀释率的增大,稀释剂降低火焰峰值温度的效果明显增强,而抑制NO生成的效果逐渐减弱;当稀释剂为N_(2)、稀释率为0.5或稀释剂为CO_(2)、稀释率为0.3时,能使火焰峰值温度处于中等水平情况下NO峰值质量分数依然较低,有利于实现氢气的高效低污染燃烧。
- 黄章俊唐志峰田红李鹏飞李录平宋权斌
- 关键词:稀释剂NO
- 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氮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生物质热解产物中热解气和热解油具有较高能源利用价值,可作为替代燃料或化工原料,但伴随热解过程迁移至热解气/油中的氮元素不仅会影响其品质,热解气/油进一步利用后也会污染大气环境。该研究围绕生物质资源制备清洁能源的总目标,系统分析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氮迁移转化机理,重点论述气相氮、液相氮和焦炭氮的生成与转化机理。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得出生物质热解气中的含氮物质主要为HCN、NH3等,其中NH3主要来源于氨基酸热解释放的氨基以及HCN在焦炭表面的水解转化;HCN主要来源于腈、含氮杂环等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裂解;热解油中的含氮物质主要为含氮杂环、腈与酰胺,其中含氮杂环主要由部分氨基酸片段或氨基酸间的脱水缩合反应产生;腈主要来源于氨基酸分子脱H2反应以及酰胺脱H2O反应;酰胺主要来源于NH3与羧基的置换反应。不同生物质种类与热解工况下氮的迁移转化特性复杂多样,生物质种类以及热解过程中的压力、停留时间、升温速率、温度、热解气氛、粒径、催化剂等因素均会影响热解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路径,最终影响生物质热解气/油中含氮物质的组成及分布。进一步提出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氮排放控制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实现农村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提供参考。
- 刘亮郑扬黄思彪肖庭熠田红卿梦霞
-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
- 热管耦合相变材料全气候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性能分析
- 2024年
- 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是保障储能电池在不同工况下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方法。基于相变材料高潜热与热管高导热特性,设计了一种热管耦合相变材料的新型锂离子BTMS,该系统可实现全气候条件下电池保温与散热一体化。采用数值模拟对BTMS的保温与散热性能进行研究。在低温环境下,通过模拟电池放电过程和放电结束后电池温降过程,分析了保温层厚度和初始温度对保温性能的影响;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基于相变材料、热管、双层冷却通道耦合手段提出了相应的散热方案,有效保障了锂离子电池在放电倍率0.5C~2.0C下的安全稳定运行。设计的BTMS可实现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保温或散热需求,为实现全气候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 熊慧敏彭跃中何励学胡章茂王唯田红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相变材料
- 洁净煤技术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5
- 2004年
-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的低效率使用造成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促使我国要尽快开发和应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洁净煤技术。总结了洁净煤技术体系的内涵及其特点 ;分析了国内外洁净煤技术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发展洁净煤技术存在的不足 ;对我国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 王爱华蔡九菊王连勇田红
- 关键词:洁净煤能源消费煤炭资源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棕榈酸热解机理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探究微藻脂肪酸热解过程,采用密度泛函方法M062X/6-31G(d,p),以棕榈酸为模型化合物,设计了2条热解反应路径,对反应路径中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以及振动频率计算,并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PY-GC/MS)分析了棕榈酸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的产物分布,基于模拟及实验结果研究了各反应路径主要热解产物的形成演化机理以及热解实验过程中热解温度对热解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酸热解反应过程中,以脱COOH基团和CH_(3)^(+)基团反应路径为主,产物为正十五烷和1-十四烯,同时脱C—O基团反应路径作为其竞争路径,产物为1-十五烯和1-十三烯;热解产物以烷烃和烯烃为主,随着热解温度升高,烷烃和烯烃的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棕榈酸在热解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挥发性化合物,产生高品质的轻烃类化合物,其中以正十五烷、1-十四烯和1-十三烯为主,与量子化学模拟的模型化合物热解反应路径结果基本一致。
- 秦富强田红郭晓娟何正文危洋岳刘亮赵斌
- 关键词:微藻棕榈酸热解机理密度泛函理论
- 燃料脱硫脱硝的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脱硫脱硝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气体预热器、气体浓度混合器、第一脱硫剂料仓和第二脱硫剂料仓,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炉膛以及与炉膛连通的旋风分离器,炉膛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进气口,气体浓度混合器设...
- 尹艳山吴紫华张巍阮敏宋权斌田红胡章茂冯磊华卿梦霞
- 文献传递
- 一种生物膜强化脱氮处理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膜强化脱氮处理工艺。生物膜强化脱氮处理工艺主要由生物膜强化脱氮装置、恒温系统、进水系统、曝气系统、搅拌系统、污泥回流系统组成。进水系统将含高氨氮废水从外筒进水口I由外筒外侧的进水口I经内腔I的底部中心...
- 陈宏王泓韦燕霄杜春艳刘兵田红周璐甄广印郭延胡颖冰
- 文献传递
- 有机酸处理条件对玉米秸秆热解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酸洗预处理能有效改善K^+对生物质热解的影响,该文利用热重分析仪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玉米秸秆的热解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酸酸洗浓度(3%、5%和7%)、酸洗温度(25、50和75℃)和酸洗时间(1、2和3 h)对玉米秸秆热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能显著降低玉米秸秆内在K^+的含量;经过不同条件的有机酸洗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TG/DTG(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y)曲线均向高温段移动,最大热解速率随着酸洗浓度和酸洗温度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着酸洗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在酸洗温度为75℃时,最大热解速率达到最大值15.49%/min;与此同时,玉米秸秆热解主要产物为酚类、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酸洗后,其酚类物质产率明显增加,在酸洗浓度为7%时达到最大值16.75%,而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产率减少,分别在酸洗时间为1 h和酸洗浓度为7%时达到最小值0.10%和7.13%。酸洗后,焦炭产率减少,在酸洗浓度为3%时达到最小值18.79%。通过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有机酸对玉米秸秆热解特性的影响,为生物质预处理中酸溶液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 周臻相瑞隆田红
- 关键词:秸秆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