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群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护理干预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对行THR(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20例髋部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制定实施系统化护理。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对髋关节依据Harris进行评分,观察组42例优(占70.0%),18例较好(占30.0%),而对照组24例优(占40.0%),36例较好(占60.0%)。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依据Harris对髋关节进行评分为(97.65±3.11),而对照组为(74.85±2.93),两组相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对行THR(人工髋关节的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其所置换关节发生脱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郭群
- 关键词:关节脱位护理干预髋关节置换
- MR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后颅内出血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MR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后颅内出血(IC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EVT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收集这些患者的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DWI-PWI不匹配(DPM)的体积以及其他临床相关数据,ICH由非增强CT评估。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ICH。结果接受EVT后,ICH的患者空腹血糖[(11.96±1.93)mg/L与(13.26±1.73)mg/L]、HbA1c[(5.73±0.42)%与(6.21±0.49)%]、DWI梗死体积(51.23±41.32 ml与29.61±32.26ml)显著大于无ICH的患者(t=-7.693,P<0.001;t=6.135,P<0.001;t=-2.531,P=0.016)。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糖[OR(95%CI):1.312(1.145~1.417),P<0.001]、HbA1c[OR(95%CI):38.847(7.216~201.753),P<0.001]以及DWI梗死体积[OR(95%CI):1.021(1.004~1.034),P=0.016]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EVT术后ICH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EVT治疗后,通过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HbA1c和DWI梗死体积能够预测ICH的发生风险,从而对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信息。
- 郭群吴含陆小妍郭静丽高伟张媛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颅内出血
- MRA在识别颅内小动脉瘤形状上的应用价值:与DSA对比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识别小尺寸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形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MRA发现并经DSA证实的38例未破裂颅内小动脉瘤(<7 mm)。将所有动脉瘤分为两组(≤3mm及3.1mm-6.9mm),使用MRA分析动脉瘤的形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动脉瘤形状的参考标准,评估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MRA评估≤3mm组动脉瘤的敏感性41.6%、特异性57.1%、阴性预测值36.4%、阳性预测值62.5%、准确性47.4%,评估3.1mm-6.9mm组动脉瘤的敏感性81.8%、特异性91.7%、阴性预测值84.6%、阳性预测值90.0%、准确性87.0%。结论 MRA评估≤3mm颅内小动脉瘤形状的价值较低,而对3.1mm-6.9mm动脉瘤的应用价值较高。
- 丁杰高伟陆小妍郭群吴含
-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双树复小波变换的CT和MRI图像融合改进算法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提出一种级联主成分分析(PCA)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CT和MRI图像融合新算法,以获得高质量的CT和MRI融合图像。方法:基于级联PCA与DTCWT的融合算法采用非抽样小波变换(UDWT),将已配准的CT和MRI图像分解成为不同尺度的低频和高频子图像;采用PCA融合规则和UDWT逆变换,获得初次融合子图像;采用DTCWT变换将融合子图像分解为实数与复数部分;采用最大值取大融合规则和DTCWT逆变换获得CT与MRI融合图像。选用哈佛大学脑图库中CT和MRI图像进行仿真实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评估融合图像质量,并将本研究算法所得融合效果与离散小波算法(DWT)、非抽样小波变换(UDWT)及PCA等算法进行比较。结果:定性分析显示,基于级联PCA与DTCWT的融合算法所得CT与MRI融合图像对比度最强,边缘信息最丰富且伪影最弱。定量结果中融合算法所得空间频率、均方误差、边缘相似度、互相关和平方差数值分别达到42.683、0.002、0.925、0.978和0.016,较其他融合算法提升8.71%~194.52%、98.46%~99.49%、8.95%~33.48%、6.19%~230.40%和42.86%~95.83%。结论:基于级联PCA与DTCWT的融合算法性能优越,能获得高质量的CT和MRI融合图像。
- 张媛陆小妍郭群邱建博缪正飞
- 关键词:图像融合
- 基于DWI的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预后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影像组学特征进行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预后的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诊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集(n=252)和测试集(n=108)。采用A.K.软件提取DWI梗死区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最低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模型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预后的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每例患者的DWI图像提取1136个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筛选出21个与预后高度相关的特征。ROC分析显示基于DWI模型预测训练集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5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5、0.948,准确度达0.954;基于DWI模型预测测试集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预后的AUC为0.8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18、0.816,准确度达0.828。结论基于治疗前DWI的影像组学特征和机器学习构建模型对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预后的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 郭群吴含彭明洋陈国中殷信道孙军
- 关键词:卒中弥散加权成像预后
- 探讨改良DWI-FLAIR不匹配指导醒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部分阳性的改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FLAIR不匹配指导醒后缺血性卒中(wake-up ischemic stroke,WUIS)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预后转归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WUI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MRI检查,对改良DWI-FLAIR不匹配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多元逻辑回归分析WUIS预后转归影响因素。结果改良DWI-FLAIR不匹配组(n=64)神经功能改善(NIHSS≥4分)(54.69%vs 30.56%;χ^2=5.402,P=0.023)及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39.06%vs 19.44%;χ^2=4.075,P=0.048)比例明显高于DWI-FLAIR匹配组(n=36),而改良DWI-FLAIR不匹配亚组中FLAIR阴性组和FLAIR部分阳性组神经功能改善(NIHSS≥4分)及3个月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比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静脉溶栓治疗(OR=1.266,95%CI:1.052~1.443,P=0.004)、改良DWI-FLAIR不匹配(OR=1.076,95%CI:0.527~1.884,P=0.013)、入院糖化血红蛋白(OR=1.190,95%CI:0.459~4.925,P=0.038)、神经功能改善(NIHSS≥4分)(OR=1.120,95%CI:0.570~2.210,P=0.021)为预测WUIS患者3个月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应用允许FLAIR部分阳性的改良DWI-FLAIR不匹配方法选择醒后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郭群李璐吴含彭明洋殷信道赵晓静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静脉溶栓
- 基于低灌注强度比值探讨急性脑卒中首次成功再灌注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侧支循环的急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取栓(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治疗后首次成功再灌注(first pass reperfusion,FPR)对预后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急性脑卒中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行磁共振灌注成像及EVT治疗。应用低灌注强度比值(hypoperfusion intensity ratio,HIR)评估侧支循环,HIR<0.4为侧支循环丰富,HIR≥0.4为侧支循环不丰富。FPR定义为首次取栓时即达到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2b-3级。统计学方法分别分析不同侧支循环卒中患者EVT治疗后FPR对预后的影响。结果HIR≥0.4卒中患者72例,与非FPR组(30例)相比,FPR组(42例)患者3个月致死率(11.90%与33.33%)较低,3个月预后良好率(59.52%与33.33%)较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4.872,P=0.039;t=4.805,P=0.034)。HIR<0.4卒中患者108例,FPR组(73例)与非FPR组(35例)间3个月致死率、3个月预后良好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R为预测急性脑卒中HIR≥0.4患者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OR=2.281,95%CI:1.419~5.286;P=0.018),而FPR在预测急性脑卒中HIR<0.4患者良好预后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OR=1.693,95%CI:0.596~4.798;P=0.319)。结论FPR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依赖于侧支循环,当患者侧支循环不丰富时(HIR≥0.4)FPR对卒中预后的影响更显著。
- 吴含郭群靳明旭彭明洋殷信道高伟
- 关键词:卒中灌注加权成像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