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宁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知识
  • 3篇知识创新
  • 3篇审美
  • 2篇思维
  • 1篇大众
  • 1篇心理
  • 1篇学习记忆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审美
  • 1篇音乐
  • 1篇音乐美学
  • 1篇音乐审美
  • 1篇哲理
  • 1篇哲学
  • 1篇知识建构
  • 1篇人类心理
  • 1篇人文
  • 1篇认识论
  • 1篇认识论基础
  • 1篇认识论思考

机构

  • 12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崔宁
  • 6篇丁峻
  • 1篇项雁

传媒

  • 3篇自然辩证法通...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美育学刊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知识创新的认识论基础及思维培育途径
2003年
人类历史是一部系统记载人类重要发明、发现、创新和创造的文明史 ,古往今来 ,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科学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都是这一历史的见证。随着历史的发展 ,人的注意力逐渐从着眼于创造对象的内容、成就和价值转向探求创造自身的能力、心理和思维上来。作为人类创新的最高层次即知识创新 ,也自然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本文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探讨知识创新的含义 ,并从知识创新认识论这个高层次知识创新角度上来探讨知识创新的内部生成机制 :思维创新与观念建构 ,特别是作为知识创新核心的思维创新的发生机制 ,并结合人脑的区域结构功能来探讨人的创新思维与素质的培养 ,以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
丁峻项雁崔宁
关键词:知识创新创新思维
生命科学前沿若干问题的认识论思考被引量:5
2003年
文章对当代主导学科之一的生命科学前沿领域若干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 ,进行了哲学形态的区域辨析与定位聚集 ,得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新思路。作者从人类大脑的独特性优势结构和抽象功能出发 ,提出了体现阶段性、位移性、递进性、综合性等新特点的“内在进化动力论” ,揭析了脑与基因系统之间的辩证性相互作用机制 ,论述了意识活动对大脑生理、机体生物学活动及其深微子系统的能动性反作用。这方面的探索 ,有助于充实强化哲学汲取生命科学前沿成果、构建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新材料支撑基础和体现更有效的解释力、更深广超前的预见力等理性品格与生机活力。
丁峻崔宁
关键词:生命科学认识论方法论
艺术审美的神经现象学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艺术审美活动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本体性价值品格,就在于它能够通过改变人脑的特定结构与功能而提升人的情知意创新能力和人格精神境界。艺术审美活动的神经机制包括下列内容:1.通过选择性改变前额叶特定亚区神经递质的代谢与传导速率而提升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元系统的正向协同效能,进而强化人的元认知调控能力;2.通过激活与强化人脑多个脑区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锐化人的审美移情能力;3.通过扩展大脑枕颞顶联合区的神经网络层级框架与空间规模而孵化人的审美想象能力;4.通过催化主体的泛脑性40Hz高频同步振荡波而提升人的心身同一的高峰性审美意识体验能力,进而廓出审美意象;5.通过催生身体意象而提升主体对其大脑布洛卡区的艺术符号系统与运动前区的身体符号系统的匹配与耦合水平,进而有助于主体建构个性化的审美心理表征体,借此转化审美意象、实现对自我的内在创新及对象化的审美价值。
崔宁
关键词:艺术审美神经现象学大脑
“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中的主客体嬗变形态——论审美价值的内在生成原理
2010年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内心世界出现了创造性的新产物——"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审美间体"(心理结构表征体)乃是主体精神嬗变的核心标志,由此衍生的"镜像时空"(功能场)能够同时吸收与折射对象与主体的价值特征,并能与主体意识及镜内外的客体发生互动映射,因而妙不可言。主体借助"镜像时空"方能观照自我、并与客体展开互动投射。审美价值生成于"审美间体"和"镜像时空"之中,主体借助观照这些内在创造物而同时体验自我与对象的全息价值和自由快感。
崔宁
科学文化对大众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另一重影响
2004年
几千年来,人类在奋力追求'客观真理',精心建构'客观精神'和顶礼膜拜'客观理性'的对象化实践过程中,渐渐忘却了'自我',淡远和生疏了对'主观真理'的内向追求,忽视了对'主观精神'的内在建构和对'主观理性'的本体执守.由之,模拟外部世界运动机制的机械主义认识论及客观理性主义法则,才会逐渐主导人的心智坐标与思想轨道.诸如理性预设主义、决定论、还原论和客观知识论,科学价值中立论与工具理性论,教育上的'知识主导论'与'唯智能论'等实用理性观,便是科学文化对人类思维与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另一重影响--其变构与塑造人类精神之负面效应的典型体现.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将会有益于科学文化与人类精神的互动互补与全面和谐发展.
丁峻崔宁
关键词:科学文化负面效应
用产品创新开发知识信息市场——新世纪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改革发展重点观被引量:1
2001年
文章从我国图书文献业的产品创新角度 ,并结合该行业的独特优势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市场需求 。
崔宁
关键词:图书馆
人类心理的分子世界观被引量:1
2003年
在合理扬弃"心理还原论"和"整体突现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中介层递增益原理"为主的"下行性结构辨析法"和"上行性功能综合法",对人类学习记忆之基本心理过程的细胞分子学微观机制进行了立体多元的认识论阐释,并以数学集合论模型加以表征,旨在增进学术界对人类心理的微观世界之神经生物学结构功能方面的认识,深入理解心理表象的细胞分子学事件和前额叶功能的下行性"概念驱动"加工机制等复杂问题,为增强心理学的解释力、预见性和可重复性检验品格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相关结果及其理论旁证间接提示,人类心理活动在微观层面受到多元多层次的内外因素调制,在结构功能上升递进的各层级出现了功能增盈效应。这些认识为批判"心理还原论"和透视"突现论"的黑箱内容提供了新颖深刻的启示。
丁峻崔宁
关键词:学习记忆
传播主体实现本体知识建构与思维创新的认知机制被引量:14
2013年
为应对21世纪人文与科学交叉、学科走向交叉融通与协同增益的新趋势,满足知识生产主体与知识消费主体的高新复合性价值需求,人文学报的编辑作为传播主体,亟需采用认知路径提升思维建构水平与价值判断能力。其中,首先需要借助具身体验来扩展和深化感性经验与本体知识;其次需要借助具身预演来整合形而下—形而中—形而上概念范畴,贯通表象—概象—意象思维三元时空;再次需要借助具身映射来建构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相统一的本体意识系统,借此提升自己的理念创新能力与意象转化能力。
崔宁
当代西方的神经美学实证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当代西方的神经美学实证研究借助神经成像术、脑电地形图及脑磁图描记术,初步揭示了人脑认知视觉艺术、音乐艺术、舞蹈影视艺术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的神经科学机理,检验了人类审美的情感期待—情感回报体验及其相应的大脑奖赏回路、神经递质构成、脑电活动特征和神经网络协同共振模式,为人们深入理解审美的心脑奥秘提供了客观基础。
崔宁丁峻
关键词:实证研究
剖析科技哲理 领悟人文诗意
2003年
丁峻崔宁
关键词:知识创新科学哲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