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玲玲

作品数:45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食源
  • 15篇食源性
  • 12篇食源性致病菌
  • 12篇污染
  • 9篇食品
  • 8篇耐药
  • 7篇毒力
  • 7篇毒力基因
  • 7篇市售
  • 6篇污染状况调查
  • 5篇沙门菌
  • 4篇电泳
  • 4篇源性疾病
  • 4篇中毒
  • 4篇食品污染
  • 4篇食物
  • 4篇食物中毒
  • 4篇食源性疾病
  • 4篇脉冲场
  • 4篇脉冲场凝胶电...

机构

  • 40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国家食品安全...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甘肃省疾病预...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新乡市疾病预...
  • 1篇周口市疾病预...
  • 1篇鹤壁市疾病预...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北京卓诚惠生...

作者

  • 42篇吴玲玲
  • 26篇李艳芬
  • 21篇张秀丽
  • 21篇炊慧霞
  • 21篇邱正勇
  • 18篇张濛
  • 12篇崔莹
  • 11篇张丁
  • 11篇李辉
  • 8篇张广伟
  • 6篇廖兴广
  • 3篇马小魁
  • 2篇闫江舟
  • 1篇史晓娟
  • 1篇胡妍妍
  • 1篇鹿尘
  • 1篇吴正超
  • 1篇丁宁
  • 1篇陈玲
  • 1篇李永利

传媒

  • 10篇中国卫生检验...
  • 8篇河南预防医学...
  • 8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卫生研究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部分地区婴儿人群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调查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以人群调查研究方式对我国部分地区婴儿及婴儿配方粉中梭状芽胞杆菌污染水平进行分析,获得我国婴儿人群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数据。方法在我国六个省(自治区)设点,调查婴儿人群的基本信息,并对相关人群的粪便标本以及食品、环境和所在地市售婴儿配方粉样品进行采集,对所有样品/标本进行梭状芽胞杆菌检测。结果本研究共调查婴儿501人。按照喂养方式分组,包括纯母乳喂养247人,混合/人工喂养254人。按照年龄分组,包括0~6月龄367人,7~12月龄134人。采集样品813份,其中246份样品/标本中分离出梭状芽胞杆菌246株,总检出率为30.3%(246/813),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梭状芽胞杆菌分别为生胞梭菌(8.4%,68/813)、双酶梭菌(6.2%,50/813)和丁酸梭菌(4.6%,37/813);梭状芽胞杆菌分离率最高的为粪便标本(37.3%,187/501),之后依次为市售婴儿配方粉样品(22.3%,27/121)、环境样品(19.5%,25/128)和食品样品(11.1%,7/63);其中混合/人工喂养组检出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7~12月龄组检出率高于0~6月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833,P<0.01;χ2=27.829,P<0.01)。结论我国部分地区婴儿食用的食品及生活的环境中梭状芽胞杆菌暴露水平较高。
李颖李凤琴江涛刘翔雷高鹏陈玉贞吴玲玲薛成玉胡晓宁董银苹
关键词:婴儿婴儿配方粉梭状芽胞杆菌丁酸梭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多重PCR快速检测及产肠毒素耐药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对一起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实验室检测和鉴定。方法采集7份环境涂抹物,4份食品和1份病例样本,提取样品总DNA进行1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对样品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的ELISA检测。同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得到菌株进行耐药分析和肠毒素基因分型(SEA-SEE)。结果多重PCR和ELISA检测台面涂抹物和病例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毒素均为阳性。分离出3株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携带肠毒素基因sea和seb。其中台面涂抹物和病例样本都有携带sea毒素基因的分离株,携带同种肠毒素基因的菌株耐药结果一致,所有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并存在耐药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小型饭馆的卫生监督管理。
薛云浩吴玲玲李艳芬炊慧霞张濛张秀丽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耐药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PCR检验方案的优化
2022年
目的分析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stp毒力突变基因序列,及时优化监测方案,对食品中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进行有效的监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变异位点。通过评估不同引物探针检测方案对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结果通过基因序列测定,发现stp基因监测方案中上游引物第15号位置和16号位置发生了突变,NCBI中stp基因序列共63条,这条stp上游引物方案经过序列分析发现第15号位的T突变成A的共有12条,占比19%。第16号位的C突变成A的有11条,占比17%。优化后的stp检测方案能够正确扩增,除检出目标菌特异性条带无非特异条带产生,灵敏度达到0.05 ng/μl。结论优化后的检测方案准确度高,特异性好、灵敏度好,并且不干扰其他毒力基因的检测性能,满足食品中对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检测要求。
刘俊华吴玲玲王雷张广伟杨海英廖兴广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
河南省市售鲜活食用螺类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202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鲜活食用螺类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河南省7个监测点采集的鲜活螺类样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检测。对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131份鲜活食用螺类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样品53份,总阳性率为40.46%。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23.66%)。对检出的18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分属于7个血清型,其中汤卜逊沙门氏菌和阿柏丁沙门氏菌为优势血清型。对检出的35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3种毒力基因(tlh、tdh和trh)的检测,35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未检出毒力基因tdh,有4株携带trh(11.43%)。结论河南省内市售鲜活食用螺类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不容乐观,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以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
崔莹戚浩彧张濛李艳芬吴玲玲邱正勇张广伟李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毒力基因
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溯源性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进行病原菌鉴定和溯源性分析,查明事件暴发原因。方法将采集到的食物样本、厨具涂抹样本和粪便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分离菌株鉴定并进行血清学分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结果共检出10株肠炎沙门菌,其中5份来自食物样本,3份来自厨具涂抹样本,2份来自于患者粪便。所有菌株经过聚类分析同源性为100%,且耐药谱相同。结论本次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是由于肠炎沙门菌引起的。与VITEK 2相比,MALDI-TOFMS检测速度更快,而且可以直接鉴定显色培养基上的沙门菌分离株。从溯源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来自同一克隆群。
戚浩彧吴玲玲炊慧霞李艳芬崔莹廖兴广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2022年河南省不同来源耐喹诺酮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及溯源研究
2024年
目的 研究2022年河南省耐喹诺酮沙门菌在腹泻患者、食品和环境中的分布以及传播路径,了解该地区耐喹诺酮类抗生素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敏感性,对107株分离自临床腹泻患者及303株来源于食品和环境的耐喹诺酮沙门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并构建最小生成树。结果 221株耐环丙沙星沙门菌分属27个ST型,ST45(59株)和ST198(56株)为优势ST型,共115株,占耐环丙沙星沙门菌菌株总数的52.04%。325株耐萘啶酸沙门菌分属34个ST型,ST11(152株)和ST198(56株)为优势ST型,共208株,占耐萘啶酸沙门菌菌株总数的64.00%。耐环丙沙星沙门菌7个ST型和耐萘啶酸沙门菌8个ST型,在腹泻患者、食品和环境中均有分布。结论 河南省耐喹诺酮沙门菌存在腹泻患者、食品和环境交叉污染现象,有从食品和环境向人类传播的风险。
张广伟张濛李辉李艳芬邱正勇戚浩彧吴玲玲崔莹廖兴广
关键词:沙门菌腹泻患者多位点序列分型喹诺酮类耐药
2019年河南省市售生禽肉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市售生禽肉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相关菌株的耐药性,为预防控制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市等13个监测点随机采集的207份生禽肉样品分别进行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4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并对检出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7份生禽肉样本中检出阳性样本70份,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3.82%,其中弯曲菌阳性23份(11.1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阳性24份(11.59%),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阳性23份(11.1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未检出。96.15%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菌株均出现不同程度耐药,有7株对10种及10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占所有耐药株的28.00%,最高出现了对12种抗生素耐药。24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四环素为100%耐药,其中1株除四环素外对红霉素也耐药,其余23株对除四环素外的其他5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河南省生禽肉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比较严重,出现了大比例的多重耐药情况,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
崔莹李艳芬戚浩彧吴玲玲邱正勇张濛张广伟李辉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
荧光PCR直接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A(B)型肉毒梭菌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建立食物中毒样品中肉毒毒素基因的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对食物中毒臭豆腐样品进行前处理,直接从样品中提取基因组总DNA,对毒素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分别进行肉毒梭菌、A型、B型、E型和F型肉毒毒素基因的荧光PCR检测,FAM通道采集扩增荧光信号。结果食物中毒臭豆腐样品经过去蛋白和脂肪等前处理后,可直接提取获得食物基因组总DNA,以总DNA为模板同时进行肉毒梭菌及毒素基因的荧光PCR检测,检出含有A型、B型毒素基因,只有A型毒素基因表达的A(B)型肉毒梭菌。结论荧光PCR方法可快速检测食物中毒样品中的肉毒梭菌和毒素基因,对肉毒梭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吴玲玲李艳芬闫江舟张濛张秀丽张丁
关键词:肉毒梭菌毒素基因荧光PCR
2021年河南省基层疾控机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实验室间比对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通过河南省疾控机构实验室间比对,科学评估基层疾控机构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技术水平,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 制备3类混合菌A、B、C的质控样品,于2021年5月发放给全省36家基层疾控机构,依据GB 4789.30—2016进行定性检测和鉴定,根据检测结论和操作步骤评定各参与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结果 样品B和C合格率均达到100.0%,A样品的合格率最低,为83.3%(30/36)。18家省辖市、示范区级实验室合格率为100.0%,18家市县(区)级实验室合格率为66.7%(12/18)。不同行政级别疾控机构实验室间比对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250,P<0.05)。36家实验室全部采用溶血试验完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最终确认鉴定。结论 应着重加强市县(区)级疾控机构关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水平。
李艳芬张濛吴玲玲崔莹张广伟邱正勇
关键词:基层疾控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实验室间比对
2016年河南省淡水养殖环境中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淡水养殖环境中霍乱弧菌污染状况。方法选择鹤壁市和开封市为监测点,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对活的水产品、水体和水底沉积物等样品中的霍乱弧菌进行检验和分型。参照《2016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采用微量最小抑菌浓度法进行霍乱弧菌对15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6年在312份样品中检出霍乱弧菌81株,检出率25.96%,其中开封市46.79%,鹤壁市5.13%。81株霍乱弧菌中,O1群霍乱弧菌3株(小川1株、稻叶1株和彦岛1株),O139群霍乱弧菌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73株。携带霍乱毒素A亚基毒力基因菌株共7株,且均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81株霍乱弧菌中,3株O1群霍乱弧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率均为33.33%,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唑啉产生中度耐药,中度耐药率均为33.33%,对头孢噻圬、头孢他啶、四环素、头孢西丁、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环丙沙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红霉素、萘啶酸和阿奇霉素全部敏感。5株O139群霍乱弧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和萘啶酸耐药率均为20.00%,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唑啉产生中度耐药,中度耐药率分别为20.00%和40.00%,对头孢噻圬、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四环素、头孢西丁、庆大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氯霉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全部敏感。73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萘啶酸、环丙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7.53%、42.46%、27.40%、24.66%、2.74%和1.37%,对头孢唑啉、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四环素、头孢西丁和氨苄西林/舒巴坦产生中度耐药,中度耐药率分别为39.73%、38.36%、5.48%、1.37%、1.37%和1.37%,对头孢噻圬、头孢他啶、庆大霉素、氯霉素、�
炊慧霞李艳芬吴玲玲张秀丽张丁
关键词:淡水养殖霍乱弧菌污染耐药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