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洋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页岩储层保护用O/W纳米乳液的制备被引量:9
- 2015年
- 针对钻井液滤液侵入页岩储层极易导致严重的水敏损害及液相圈闭损害问题,采用两步稀释法研备出粒径极小、分散性好且长期稳定的页岩储层保护用水包油(O/W)纳米乳液。选取Gemini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GTN、Tween80与正丁醇三者复配作为表面活性剂组分(记为S+A),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水相中Na Cl质量分数对Na Cl溶液/(S+A)/正辛烷体系微乳液特性的影响,考察了微乳液相转变温度(PIT)、制备方法及其微观构型等因素对采用两步稀释法制备的纳米乳液粒径的影响,同时对纳米乳液体系的失稳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a Cl溶液/(S+A)/正辛烷体系微乳液中Na Cl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表面活性剂组分的乳化效率,改变微乳液微观构型,使PIT显著降低;当剂油体积比(Ros)为7:3时,通过调节双连续微乳液的PIT接近实验乳化温度,采用两步稀释法制备的O/W纳米乳液粒径最小且分布范围最窄;Na Cl溶液/(S+A)/正辛烷体系纳米乳液主要失稳机理为奥氏熟化;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储层保护作用。
- 邱正松董兵强钟汉毅王伟吉赵欣宋丁丁罗洋
- 关键词:纳米乳液微乳液
- 油基钻井液低温流变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采用正交实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通过测定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曲线,研究了低温下影响油基钻井液塑性黏度、动切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油水比一定时,润湿剂和降滤失剂的交互作用对钻井液低温下的黏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润湿剂和有机土。采用二元表分析方法,优选出对温度最敏感和最不敏感的2套配方体系。考虑油水比和基油的种类对温度敏感性最弱的配方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塑性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近似线性降低,油水比越低,变化的幅度越明显。相同温度下,5#白油体系的黏度和动切力最高且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强,合成基体系黏度低且对温度的敏感性弱。最终得到一套适合深水钻井的对温度敏感性最弱的油基钻井液体系。
- 邱正松刘扣其曹杰罗洋
- 关键词:油基钻井液流变特性正交实验温度敏感性
- NH_4Ca(NO_3)_3内相油基钻井液性能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分别以CaCl2、HCOOK、HCOONa和NH4Ca(NO3)3为内相,配制具有相同活度(0.9)、相同密度(1.8 g/cm3)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油水体积比为80∶20。比较了4种钻井液的流变性、动态/静态沉降性能、黏弹性、触变性,考察了NH4Ca(NO3)3钻井液的抗污染能力。结果表明,150℃滚动老化16 h后,相同剪切速率下,NH4Ca(NO3)3内相油基钻井液体系剪切应力最小,黏度最低。在50℃、170.3 s-1下,该体系密度降低了0.255 g/cm3,其他3种钻井液的密度降低值⊿ρ为0.513~0.545 g/cm3;相同剪切应力下,NH4Ca(NO3)3钻井液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的比值(G’/G’’)最大,体系动态沉降稳定性能最好。在10000 r/min下搅拌30 min后在50℃静置16 h,NH4Ca(NO3)3钻井液体系的表面张力为27.744 mN/m2,上层分离油体积为1.37 mL,剩余溶液的上下层密度差为0.038 g/cm3;该体系的凝胶尖峰为3.47 Pa,静态沉降稳定性和触变性最好。NH4Ca(NO3)3钻井液体系抗污染能力较强,可以抗10%劣土污染和15%盐水侵入污染。
- 邱正松刘扣其曹杰赵欣罗洋
- 关键词:油基钻井液流变性沉降性抗污染
- 深水低温条件下油基钻井液流变参数影响因素探讨
- 深水钻井作业中,海水低温会对油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产生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和事故。本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测量不同体系低温下的流变参数,了解油基钻井液体系低温下的流变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白油钻井液流变模式...
- 刘扣其邱正松曹杰罗洋
- 关键词:深水钻井正交实验
- 非牛顿钻井液剪切速率计算公式的推导及验证被引量:1
- 2014年
- 范式旋转黏度计由于具有使用简单、便于携带等特点,而被广泛运用于现场和室内实验中。为了能够较准确地计算范式旋转黏度计剪切非牛顿钻井液时的剪切速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新的剪切速率求解公式,并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剪切非牛顿钻井液时,相对于目前常用的剪切速率计算公式的求解结果,采用新推导的计算公式求得的剪切速率与采用高准确度、高精度的安东帕流变仪测得的实验结果更加接近,准确度更高;而且被测液体的非牛顿性越强,2种计算方式得到的结果差值越大。
- 刘扣其邱正松曹杰罗洋崔明磊
- 关键词:剪切速率
- 应用马氏漏斗测定钻井液流变参数被引量:4
- 2014年
- 马氏漏斗通常仅仅能表征钻井液的平均黏度,无法表征钻井液的其他流变参数。为此,基于马氏漏斗测定原理,测量不同体积钻井液流出马氏漏斗所需的时间,建立马氏漏斗中钻井液的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关系,并最终给出了钻井液流变参数(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动切力)的关系式。最后应用具体实例,通过测量2种组分不同的钻井液体系的流变参数,进一步阐述了应用马氏漏斗测量和计算钻井液流变参数的步骤和过程。
- 刘扣其邱正松罗洋刘云峰周国伟
- 关键词:钻井液
- 新型内相油基钻井液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室内研制形成了以NH4Ca(NO3)3水溶液为内相的新型油基钻井液体系,并与具有相同活度的以CaCl2、NaCl、KCl水溶液为内相的油基钻井液进行了性能对比。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NH4Ca(NO3)3溶液配制的油基钻井液流变性能好,相同剪切速率条件下,体系黏度最小,老化前后流变参数变化的幅度最小;在动态剪切和静态老化条件下,相对于其他体系,其密度的变化值最小,体系的沉降稳定性能最优,高温高压滤失量最低。分析其机理为:体系活度相同时,NH4Ca(NO3)3水相的密度最大,减少了所需的固相量,因此钻井液黏度最低;电解质浓度最高,电解质压缩液滴表面的表面活性剂,使表面活性剂排列变得紧凑,界面张力降低,乳液的粒径变小,使乳状液稳定性增强。
- 邱正松刘扣其曹杰赵欣罗洋付玥颖
- 关键词:油基钻井液水相流变性能沉降性能
- 油基钻井液流变参数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6
- 2014年
- 测试不同油基钻井液体系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参数,并对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模式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以5号白油为基础油配制的不同油基钻井液体系在4-65℃内都属于赫巴流变模式。采用正交设计和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钻井液各组分对钻井液赫巴模式3参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因素,油水比对赫巴模式3参数的影响幅度最大,相同测试温度下,油水比越低,体系的动切力越大,流性指数越小,稠度指数越大。油水比对体系动切力的影响幅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对流性指数的影响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对体系稠度系数的影响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温度越高,钻井液体系的动切力和稠度指数越小。
- 刘扣其邱正松曹杰罗洋
- 关键词:油基钻井液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