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明洁

作品数:16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福柯
  • 4篇哲学
  • 2篇异托邦
  • 2篇知识考古
  • 2篇知识考古学
  • 2篇生命
  • 2篇系谱学
  • 2篇考古
  • 2篇考古学
  • 2篇古学
  • 2篇反驳
  • 1篇当代哲学
  • 1篇当代哲学研究
  • 1篇笛卡尔
  • 1篇动物伦理
  • 1篇多样性
  • 1篇形而上学
  • 1篇研究员
  • 1篇意图
  • 1篇影像

机构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波城大学
  • 1篇巴黎大学
  • 1篇巴黎第八大学

作者

  • 13篇汤明洁
  • 1篇潘兆云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哲学研究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清华西方哲学...
  • 1篇世界哲学
  • 1篇中国哲学年鉴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思生命与政治关系的三重空间——对福柯生命政治的一个扩展理解被引量:2
2020年
福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生命政治”的狭义概念容易陷入生命与政治二元关系的不决困境。但结合福柯早中晚期的整体思考,可以为应对甚至跳出这个二元困境提供一个反思的三重空间:通过批判动物政治并把握政治恰切所蕴含的复杂作用机制,可以使关于生命和政治的知识构造与权力运作呈现出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轨道,从而呈现出生命与政治的双向矢状关系;通过阐明乌托邦在面对现实时产生的失语,指出正视异托邦所引发的不安的必要性,由此在静止的知识与主体关系中纳入历史的流动因素,可以为生命与政治关系提供多样性的可能空间;通过揭示苏格拉底之死中蕴含的“自我关照”,澄清使动者在治理术中运用策略展开新权力关系的可能性,可以打开生命与政治从斗争关系转向治理关系的伦理空间。福柯提供的这些反思要点,使作为实体结构呈现的知识—权力—主体的反思框架转变成由自我与他者的治理技术、判真形式以及自我关系构成的三重空间网络,由此可建立理解生命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更为多元的图景。
汤明洁
关键词:福柯生命政治异托邦
作为反形而上学原则的关系唯名主义
2017年
福柯与马克思都消解了本质,从而抛弃了哲学阵地。本文首先从文本上追溯了福柯与马克思对本质之消解的观点来源,其次分析了两者是以何种方式消解本质的,最后阐明了他们如何避免了重返形而上学。由此可以得知,在这一消解本质的过程中,关系唯名主义是关键,作为一种新唯名主义,它并不以个体为优先;而通过关注实践与历史,福柯与马克思则确保了思想的大地性,避免了重返形而上学。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将能够进一步探索这两种理论上的反人文主义对于反思今天关于人类的话语的作用。
迪奥戈·萨丁哈汤明洁
关键词:形而上学
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认知和主体变革——以中西文化差异问题为例
2017年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对认知和主体进行了许多变革,本文认为这些变革主要涉及用非话语性的话语来描述差异,用非过去性的过去来理解现实,用非否定性的差异来批判线性时间的文化理解方式,以建立非主体性主体的方式来面对差异文化的实存样式。这为面对中西文化差异问题增添了一种新的路径。这种考古学路径不是从文化本身的学理上融合差异,不以知识化或真理化的文化形式御使主体认同,而是从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事件中发现其共存的事实,以其多样性、多变性和多层性与主体自身的可能性存在并置。在这种非真理强迫性的主体空间中,首先完成主体的自我反殖民,以其主体自身存在的自由和自洽将差异文化变成身外之物。
汤明洁
关键词:考古学
从权力技术反思动物伦理困境——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被引量:5
2021年
非人类动物在人类社会的处境与福柯所关注的边缘人群相似。在福柯对人类社会权力技术运行机制的考古学考察中,可以看到现有动物伦理的反思困境:以心智和道德地位差别为基础的物种主义动物福利论主张具有优越性的人以支配性的权力关照非人类动物的痛苦与福利,这体现出等级制度下提高生产力的考量;通过诉求动物人格化所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动物权利论主张人与非人类动物平等,而这正是规训机制的基础,这种人性情感的相通式平等所导致的本质危险并不是极端情况下的"捕食问题"或"永恒的特雷布林卡"问题,而是在将动物纳入人类惩罚性社会的同时为规训动物提供了普遍性依据;试图超越以上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论主张人与非人类动物各自作为共有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而共存,动物伦理应建立在维持共有生存空间的前提之下,这与自由主义生命政治不谋而合,人与动物通过相互成全和限制来达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并保障对人类后代的"环境公平",但当人与非人类动物都被纳入一个超出个体掌控范围的人口效应时,非人类动物与人一样都面临被外在物性俘获为生产性工具的危险。
汤明洁
关键词:人本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权力技术动物伦理
作者意图与私密日记
2017年
在法国,作者形象的构造始于17、18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末,作者形象遭到一系列哲学和文学批评的重新质疑,由此形成了思考作品的两个独立基础:作者意图和内在批评,并要求重新定义作品本身。笔者认为这两个基础在阐释作品时可以彼此独立,但都没有压倒性优势。因此,需要综合两种路径的重要贡献,让两种阅读互相启发。笔者以阿米耶尔的《私密日记》为例,进一步说明了作品可能具有的特殊性,而且创作作品的意图可能是模糊的,但为了理解作品,也需将文本与作者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
汤明洁
关键词:作者意图
试论笛卡尔确定性范畴的确定性问题
确定性是人类思维和行动的支点。自笛卡尔始,确定性不得不成为一个与主体相关的概念。古希腊哲学对存在的确定与不确定的争论在笛卡尔这里分野成为形而上学的确定性和伦常的不确定性,人类只要想在思维上做出诚实的判断,就必须通过反躬内...
汤明洁
关键词:笛卡尔哲学思想
法语非洲文学中文本意图的来源
2017年
法语非洲文学是一个"复数"概念,既包含作者的实际意图,又蕴含着作者多种多样的灵感来源。在这样的文学场域中,尤其是在小说作品中,重叠着作为世界历史和运动的真实历史和作为意义运作的虚构历史。因此,对其文本意图来源的考察,不仅要同时考虑使用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写作的文本,还要考虑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对象,其中包含文学生产和生产者。而文学批评在面对这样的文本时,则不但要考虑作者的自我表征,还要注意到作者生产文学意义的哲学和人类学要素。
阿贝尔.库乌阿玛汤明洁
关键词:文学批评作者身份
罗兰·巴尔特与可见性的转折点——走向非模仿影像
2021年
罗兰·巴尔特在《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一书中,打破了现代思想家们共有的对于影像的禁忌:与对模仿的强烈批评所紧密联系的结构主义式的清教主义。巴尔特所带来的这种突破,主要是由于他将模仿与关于影像的视觉体系进行了分离。本文将巴尔特的这本著作置于现代性背景中,来探讨它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本文还将通过巴尔特同时代人对于影像的解读(比如福柯对于委拉斯凯兹的《宫娥》的解读),以及巴尔特早期与晚期关于影像的理论,即从《神话学》到《明室》,来分析《罗兰·巴尔特论罗兰·巴尔特》这本书。在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巴尔特从青睐非形象化、拒绝模仿,到一种更为基本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视觉范式的转变。这首先解释了他重视摄影胜过电影的原因,但最终在《明室》的第二部分关于女性机器人行为的讨论中,以及巴尔特对母亲童年时在冬日花园照片的可见性/不可见性在场的恋物关系中,这种转变被中性化了。
埃里克·马蒂汤明洁
关键词:模仿可见性
福柯的异托邦哲学及其问题被引量:36
2016年
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在哲学乃至非哲学领域运用广泛,但福柯真正提到"异托邦"这一概念的文本数量极少。基于对这些文本的分析,福柯"异托邦"概念显现出与"乌托邦"概念既相对立、相差异又潜在同内涵、同功能的特点。"异托邦"概念不仅道出了"乌托邦"的"希望"本质,还弥补了其乌有的缺陷,即异托邦是求异性、批判性的实存本身,具有不可化约的多样性。异托邦普遍存在但不是普适概念,它是概念性的非概念存在。福柯哲学的主旨可以通过"异托邦"概念体现出其强烈的批判功能,但对这一概念的滥用则暴露出哲学学说的固有问题。
阿兰·布洛萨汤明洁
关键词:异托邦乌托邦多样性
福柯考古学与系谱学的关系:辨析与反驳
2019年
在1966年《词与物》交付出版后,福柯开始重新思考在这部“人文科学考古学”中所提出的方法问题。1969年,福柯专门出版方法论著作《知识考古学》,对之前“盲目进行的研究进行方法上和有控制的修补”。但没等人们在“知识考古学”的概念中真正辨清考古学的方向,福柯在1970年代又引入了一个与考古学似乎旗鼓相当的方法论概念:系谱学。学界(尤其是英美学者)普遍认为福柯在研究方法上发生了一个从考古学到系谱学的重大转向。那么,福柯的考古学与系谱学到底是什么关系?从考古学到系谱学是否是一种转向呢?
汤明洁
关键词:《知识考古学》系谱学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福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