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莉

作品数:16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患儿
  • 4篇川崎
  • 4篇川崎病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瘤
  • 3篇儿科
  • 3篇儿童
  • 3篇并发
  • 2篇循环管理
  • 2篇药性分析
  • 2篇生活质量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护理
  • 2篇护士
  • 2篇患儿父母

机构

  • 14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曾莉
  • 12篇罗顺清
  • 10篇程婷
  • 6篇陈德芬
  • 5篇高樱
  • 4篇龙春莉
  • 4篇杨红
  • 4篇唐芳
  • 3篇曾衡
  • 3篇吴迪
  • 2篇景春梅
  • 1篇吴利平
  • 1篇马勤香
  • 1篇林琴
  • 1篇梁小华
  • 1篇朱岷
  • 1篇袁艳

传媒

  • 3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早熟儿童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调查性早熟儿童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匹配原则为同年龄、同性别、长期居住地为重庆。病例组为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34例5~12岁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同期选择在重庆市市区某两所小学就读的210例正常发育、无慢性疾病的儿童为对照组。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进行调查。结果:除生理功能维度外,病例组儿童在PedsQLTM4.0量表总分及其余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其中情感维度得分差异最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是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心理、社交功能和学校表现的影响因素;患儿照护者职业类型是情感功能、社会心理和生活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治疗药物类型是社交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性早熟儿童治疗期间生活质量下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年龄段和不同药物治疗方式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加强对患儿主要照护者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提高性早熟儿童生活质量。
杨红罗顺清唐芳曾莉程婷朱岷林琴梁小华吴迪马勤香
关键词:性早熟儿童生活质量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内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做好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儿童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儿科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月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7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护理对策。结果:未造成后果事例38例,隐患事件19例,不良事件11例,警告事件3例。临床中由于护士核心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厌倦、安全意识薄弱等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儿童住院安全。
谌娇罗顺清曾莉李沁岭龙春莉陈德芬程婷
关键词:儿科护理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病房入院评估缺陷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病房入院评估缺陷率。方法查检2018年4月10日—5月10日期间所有出院患儿病历中入院评估缺陷率,利用柏拉图法寻找真性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改进;调整后,于2018年6月12日—7月12日期间再次统计所有出院病历中影响入院评估缺陷率的因素,并通过两次对比,检验PDCA循环管理的有效性。结果入院评估缺陷主要真性因素为“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新护士对表格应用不熟悉”,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调整后的入院评估缺陷率显著降低(P<0.05)。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以上两项真性因素在入院评估缺陷率中所占构成比较整改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病房入院评估缺陷率,降低因护理人员工作欠完善所致入院评估缺陷因素构成比,减少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管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
周凤罗顺清曾莉刘娇娇程婷曾衡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入院评估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2名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91.02±13.14)分;焦虑得分为(14.35±3.93)分;抑郁得分为(13.81±3.92)分;冠状动脉瘤分级、医疗费用来源、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疾病的认识、家庭月收入(F=2.535~8.740,P<0.05)、与患儿的关系、父母工作状况(t=2.057、-2.489,P<0.05)对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均有影响;其中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对疾病的认识、医疗费用来源是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F=13.695,P<0.05)。结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较高水平,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患儿父母的影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儿父母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患儿父母的生命质量。
唐芳罗顺清程婷曾莉丁维浪杨红
关键词:疾病不确定感
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病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病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4月3日~5月2日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拔管率,利用柏拉图法寻找真性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改进;调整后于2017年6月1日~30日再次统计住院期间患者影响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拔管率,两次进行对比、统计,检验PDCA循环管理有效性。结果: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的主要真性因素为固定方法不统一、未每日更换鼻导管、胶布粘力不够、鼻腔分泌物多,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改进、调整后可以显著降低鼻导管非计划拔管率(P <0. 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效降低病房患儿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降低因护理工作欠完善所致非计划拔管因素构成比,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还能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
邹赵罗顺清曾莉程婷曾衡陈德芬龙春莉杜轶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鼻导管吸氧非计划性拔管
护士与家属双人查对法在儿科用药安全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查对法对提高患儿用药安全的作用。方法:2015年6-11月对我院1589例住院患儿实施护士与家属双人查对用药法,并与实施前(2014年12月-2015年5月)因患儿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给药差错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家属双人查对法实施后无因患儿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给药差错发生,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率为97.11%高于实施前的93.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与患儿家属双人查对法能提高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预防给药差错发生,还可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曾莉罗顺清吴利平李沁岭高樱龙春莉
关键词:护士家属用药安全
情景模拟在儿科护生小儿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儿科护生小儿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名相同年级儿科临床护生在入科室时进行心肺复苏摸底测试,然后给予3次的情景模拟案例培训后,再次进行理论、实践考核,将培训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培训方式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培训后在评估及时正确做出判断、呼救及启动急救医疗系统、团队整体配合评价以及人文关怀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护生心肺脑复苏技能的培训方式,激发了护生对专业知识全面了解的积极性,缩短了抢救时间,并且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人文关怀的综合能力。
曾衡罗顺清曾莉程婷龙春莉吴迪陈德芬高樱
关键词:情景模拟教学法儿科护生小儿心肺复苏
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居家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居家照护的真实体验,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0例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的照护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不断经历负性情绪;家庭照护知识缺乏;承受巨大的照护负担;迫切渴望支持力量。结论: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在照护患儿的过程中对患儿疾病管理、家庭照护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且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应重视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及相关问题,对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庭的生命质量。
唐芳罗顺清杨红程婷曾莉丁维浪高樱陈德芬
关键词: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父母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调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川崎病并发冠状脉瘤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抑郁量表、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对162例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焦虑得分为(16.86±3.67)分,焦虑发生率为95.0%,患儿父/母抑郁得分为(14.30±4.16)分,抑郁发生率为92.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状态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是患儿父/母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疾病状态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家庭月收入、职业是患儿父/母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情绪处于较高水平,医护人员需重视焦虑、抑郁情绪对患儿父/母的影响,根据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改善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照护能力。
唐芳罗顺清程婷杨红曾莉丁维浪高樱陈德芬
关键词:患儿焦虑抑郁
2017-2018年重庆地区275例儿童感染沙门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儿童2017-2018年感染沙门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分析分离沙门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药敏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结果 2017-2018年共分离沙门菌275株,<3岁患儿检出的沙门菌最多(205株),占74.5%;以大便标本多见(84.0%);以鼠伤寒沙门菌最多,其次是肠炎沙门菌。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5.6%、20.7%、17.1%、14.5%、5.1%和1.1%。2018年与2017年相比,只有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对沙门菌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其余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2017-2018年沙门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3岁的婴幼儿是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曾莉景春梅
关键词:沙门菌属药物耐受性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