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万

作品数:13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保险
  • 5篇养老
  • 5篇账户
  • 5篇年金
  • 4篇养老保险
  • 4篇年金保险
  • 2篇代位
  • 2篇代位追偿
  • 2篇延迟退休
  • 2篇社会保险
  • 2篇社会养老
  • 2篇社会养老保险
  • 2篇退休
  • 2篇退休年龄
  • 2篇追偿
  • 2篇小额保险
  • 2篇工伤
  • 2篇工伤保险
  • 1篇延迟退休年龄
  • 1篇养老保险制度

机构

  • 10篇首都经济贸易...
  • 3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12篇刘万
  • 5篇庹国柱
  • 1篇刘万

传媒

  • 3篇经济评论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上海金融
  • 1篇保险研究
  • 1篇社会保障研究
  • 1篇第三届中国社...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金保险的供求困境与账户年金化
本文基于当前各种基金积累制养老金计划的发展和人口长寿风险逐渐显现的背景,主要考察部分基金积累制和基金积累制养老金账户与商业年金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了人口长寿风险的产生、年金保险的保障价值和商业年金保险市场发展...
刘万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工伤保险代位追偿问题研究--兼论代位追偿原则对人身保险的适用被引量:2
2009年
传统观点认为,代位追偿权只适应于财产保险不适用于人身保险。但在社会保险中有人认为适用代位追偿原则,在正讨论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也将其列为专条。本文分析认为,人身伤害赔偿实际上由两类组成:一是针对物质性损失的补偿;二是针时肉体痛苦和精神性损害的赔偿。对于前者,由于涉及的是与人身伤害相关的费用和收入的填补,可以适用代位追偿权,对于后者,由于精神损害赔偿不具有足额补偿性,则不适用。对于工伤事故的赔偿,我们只能就费用和收入补偿这一块,可以行使代位追偿权。
庹国柱刘万
关键词:工伤保险社会保险
账户年金化与商业年金保险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计划参保人进入退休阶段,账户积累基金在退休时如何给付值得重视,而对此问题目前的研究还不多。养老金账户余额是否采用年金保险形式发放关系到各种养老金计划的最终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是否真正得到实现。而社会养老保...
刘万庹国柱
关键词:养老保险年金保险
文献传递
账户年金化与商业年金保险的发展被引量:5
2009年
随着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计划参保人进入退休阶段,账户积累基金在退休时如何给付值得重视,而对此问题目前国内的研究还不多。养老金账户余额是否采用年金保险形式发放关系到各种养老金计划的最终养老保险保障功能能否真正得以实现,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国民能有效地对抗老年风险。目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趋势是基金积累制账户越来越普遍,这种账户主要解决的是基金如何积累的问题,而在给付阶段的老年风险问题则需要由年金保险这一保险机制来管理。如何加快发展商业年金保险市场,我们认为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从年金化政策上找到一些启示。
刘万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年金保险
国际小额保险模式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小额保险发展的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近年来小额保险计划的发展势头也正在抬升,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不多。我们发现,国际上已有的研究在介绍国际小额保险的模式经验时显得纷繁复杂,还缺乏较好参考标准对各种模式进行更加清晰的分类,本文则对该项工作作了尝试性的补充,并就如何认识模式问题提出初步观点。
刘万
关键词:小额保险
社会保险代位追偿问题研究:以工伤保险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传统观点认为,代位追偿权只适应于财产保险中。本文分析认为,由于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的无价性,容易让人形成在人身险中不宜采用代位追偿权的思维定势。人身伤害赔偿实际上由两类组成:一是针对物质性损失的补偿;二是针对肉体痛苦和精神性损害的赔偿。对于前者,由于涉及到的是与人身伤害相关的费用和收入的填补,可以适用代位追偿权,对于后者,由于精神损害赔偿不具有足额补偿性,则不适用。对于工伤事故的赔偿,在补充模式下,我们可以按以上原则来使用代位追偿权。
刘万庹国柱
关键词:工伤保险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给付年金化问题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的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今后面临给付缺口问题在所难免,由此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围绕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合理给付以维护制度长期财务稳定进行了探索,部分观点也认为个人账户应强制年金化。本文分析认为,个人账户的保障属性决定政府不应回避对账户缺口的最后兜底责任,政府应是风险承担主体,个人账户给付缺口不应成为现阶段对其采用强制年金化的充分理由,年金化可能带来的收入"逆向再分配"应引起重视,个人账户基金强制商业年金化也值得商榷。而事实上现行的个人账户计发办法则有利于扩大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即使未来账户基金可能面临缺口,但通过更有效的投资管理和退休者预期余命的恰当选择,缺口问题会减少。
刘万庹国柱
关键词: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
国际小额保险模式问题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小额保险发展的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近年来小额保险计划的发展势头也正在抬升,但相关的研究工作还不多。我们发现,国际上已有的研究在介绍国际小额保险的模式经验时显得纷繁复杂,还缺乏较好参考标准对各种模式进行更加清晰的分类。本文则对该项工作作了尝试性的补充,并就如何认识模式问题提出初步观点。
刘万
关键词:小额保险
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计——基于2025年起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假设被引量:14
2020年
鉴于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有多重影响,本文假定2025年起以"每4年延迟1年"节奏,逐步将男(女)养老金正常领取年龄(NRA)从60(55)岁提高至2049年的65(60)岁,利用中国未来分年龄人口数的完整估计数据,估算了延迟退休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净效应。估算结果显示,延迟退休为2050年争取到了近25%的制度赡养比下降空间,养老压力高峰期大大推迟。无论延迟与否,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规模都很大,但延迟退休对抑制缺口扩大仍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短中期,每年的收支缺口会因此减少40%~70%,但2050年后的远期效果明显减弱。建议尽早实施渐次延迟退休,减少工作退休的强制性,尊重国情允许男女差龄退休;加强养老金财政补贴长期规划,减轻远期财政兜底压力;加强养老金缴费与受益的精算联系,大力提高基金投资效率等。
刘万
关键词: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一定有损退休利益吗?——基于对城镇职工不同退休年龄养老金财富的考察被引量:53
2013年
延迟退休对职工利益的潜在影响如何,已备受社会关注。现有研究大都认为基本养老金对城镇职工退休有明显激励效应,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现象似乎也印证这一点。基本养老金的确不利于增进延迟退休利益吗?本文借助养老金财富模型分析发现,延迟退休对职工利益的影响也取决于养老金参数的不同水平组合,如工资增长率越高,越有利于延迟退休;养老金增长率越低、养老金贴现率越高,越不利于延迟退休。本文认为,为适应弹性退休政策的推行,有必要保持养老金参数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便于职工选择退休时间更有理性;不同退休年龄待遇计发应符合精算中性或公平,以减小弹性退休给制度稳定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退休年龄应主要是调整各类养老金最低领取年龄。
刘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