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文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农业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诗意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性
  • 1篇言说
  • 1篇叶丝
  • 1篇叶丝转化率
  • 1篇有趣性
  • 1篇于坚诗歌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 1篇日常生活经验
  • 1篇桑蚕
  • 1篇身体
  • 1篇身体写作
  • 1篇诗歌
  • 1篇诗意地栖居
  • 1篇诗意世界
  • 1篇天人合一
  • 1篇通变

机构

  • 10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0篇钟文华
  • 1篇董长江
  • 1篇黄玉祥
  • 1篇郑常文

传媒

  • 2篇天中学刊
  • 2篇阿坝师范高等...
  • 1篇沈阳教育学院...
  • 1篇蚕桑通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柳州师专学报
  • 1篇黑河学刊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8篇2005
  • 1篇199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艺术的陌生化被引量:1
2005年
艺术是对现实的二度发现,所以陌生化的艺术手法广泛运用于作品的题材、思想、体验、视角、结构、语言等方面,使形象更生动更吸引读者。在陌生化的创造中,作家找到了自己生命和存在的意义。读者透过陌生化的现象,重新审视世界和自己,丰富了人性,改造了世界。
钟文华
关键词:陌生化诗意世界
论王小波创作的有趣性被引量:2
2005年
王小波使想象力和趣味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价值闯入了中国人的文学视野,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将中国文学史上的“性”提升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以此来颠覆世界上各种权力机器对个人的压迫和奴役。通过戏仿,用新的陈述系统重构历史,探究人的性灵、思维和感觉的深层结构,实现了智慧、性爱和有趣三大价值的统一。
钟文华
关键词:虐恋狂欢戏仿
论打破乌托邦的残缺美
2005年
现实生活决定了美学意境只能是一种有着诸多缺陷的残缺的美,这是我们创造新的平衡和完美的基础和动力。残缺,是一种自然率真之美,残缺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的空间。残缺的本体也要是美的而且残缺的部分要恰当,才能产生残缺美。
钟文华
关键词:残缺美率真乌托邦本体
文学通变发展论被引量:3
2006年
通变注重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求变,是有因有革,而不是尽变前人。文艺体式的发展规律是新者诞生,旧者长存,“学古以求变,继古以开新”,有利于今天的创作。
钟文华
关键词:通变
新型高效桑蚕增丝剂应用试验被引量:3
1994年
三龄起蚕一次性对蚕添食新型高效桑蚕增丝剂(NHS)*,可在不延长桑蚕龄期,不增加五龄桑叶消耗量、食下量的前提下,提高叶丝转化率,提高蚕茧全茧量18.16%、茧层量23.24%、茧丝长度20.42%。结果表明,NHS具有适于农村蚕业生产应用的优良性能。
郑常文黄玉祥董长江邓兴才徐建群邓建叶维奇钟文华
关键词:叶丝转化率家蚕
论于坚诗歌创作特点被引量:1
2005年
于坚的诗学强调关注当前的“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炼温馨、朴素的诗意,倡导“口语化”写作,提出“拒绝隐喻”的命题,他最成功地将平民性、以口语为基础的诗歌语言、生活场景生活流、戏剧性等变成了诗歌现实。本文主要就其诗歌的日常性、叙事性和口语化等方面探讨其诗学命题的内涵。
钟文华
关键词:日常生活经验叙事性
诗意地栖居与创作
2005年
马丁·海德格尔把世界作为人筑居于其中的家园,提出“诗意地栖居”,要求平等地对待我们生存空间中的万物,感受每一个生命鲜活独特的生存状态,而人被存在征用来参与存在的显现过程,语言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和原因,同时又是人存在的过程和目的。所以重视存在,重视传统,重视体验,重视民间艺术和口语对文学创作非常重要。
钟文华
关键词:诗意地栖居民间艺术
论物感说的成因与内涵被引量:2
2005年
在农耕为主的生产背景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受儒、释、道等中国文化传统源头和禅宗的影响,从先秦到当代中国美学在心物关系上强调的都是相互感应,相互融合。在生态危机触目惊心的背景下,重新审视物感说的思想内涵,调适人与自然、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钟文华
关键词:天人合一物感说
论身体写作的产生及表现被引量:4
2005年
我们的身体不断地被传统、文化、知识等外在之物异化,当一切外在的理想、意义、价值都破灭之后,身体成了唯一的真实。身体的角度逐渐成为现代学术的切入点,体验、实践的入思方式与之有关,回到身体,回到存在,在身体的基础上才有意义的诞生。
钟文华
关键词:写作身体
回到母语言说
2005年
母语是比任何东西更本土化的文化现象,母语表达蕴涵着民族文化特性,近、现代以来汉语变成阐释西方文化和古汉语的二语言。我们必须重返本原,恢复汉语诗意灵性与独立性。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外语学习,在杂语共生的全球合唱中既谦虚地倾听,又发出自己平仄和谐的独立的声音。
钟文华
关键词:母语人文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