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时术中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经后外侧入路初次行THA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59例,根据后方结构修复方式不同分为A、B、C、D 4组。4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骨折类型、合并内科疾病、假体选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n=38)术中修复关节囊与外旋肌群;B组(n=39)术中仅修复关节囊,未修复外旋肌群;C组(n=41)术中仅修复外旋肌群,未修复关节囊;D组(n=41)关节囊与外旋肌群均未修复。对各组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率、Harris评分以及患髋内、外旋范围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1.6个月。A、B、C、D组发生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分别有0、0、4(9.8%)、4(9.8%)例,髋关节脱位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0,P=0.048)。术后6周及6、12个月,各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显示,术后6周及6个月D组显著低于A、B、C组,B、C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及6、12个月,各组患髋内旋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及6个月,A、C组患髋外旋范围显著大于B、D组(P<0.05)。结论 THA术中修复外旋肌群及关节囊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可降低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风险,提高患髋关节Harris评分并恢复其外旋功能。建议经后外侧入路行THA术中常规修复关节囊及外旋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