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亮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抗
  • 1篇新生淋巴管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眼轴
  • 1篇翼状胬肉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翼状胬...
  • 1篇员工满意度
  • 1篇远视
  • 1篇增值性
  • 1篇设计院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视网膜厚度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姚亮
  • 3篇刘子瑶
  • 2篇穆廷魁
  • 1篇郑玉萍
  • 1篇程磊
  • 1篇史强
  • 1篇李婷
  • 1篇秦莉
  • 1篇姚静
  • 1篇吕莎莎
  • 1篇王肖华

传媒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II型糖尿病尿蛋白含量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在II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程度蛋白尿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和内分泌科会诊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III、IV期的52例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全身检查情况和疾病史,检查所有患者的彩色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部分患者)检查。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将其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两组中与糖尿病及肾功能有关的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卡方检验;组间有差异的因素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与黄斑视网膜厚度有关的因素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其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关系,并做出散点图及线性回归模型。结果II型糖尿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呈线性正相关(r 〉0);这些患者黄斑的水肿从形态上可分为视网膜海绵样肿胀、黄斑囊样水肿、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以及三种形态的混合。结论蛋白尿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
廖丁莹吕莎莎郑玉萍刘子瑶程磊王肖华姚静范雅致姚亮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黄斑厚度
DQ设计院工程设计人员满意度分析与提升对策研究
姚亮
关键词: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
光学离焦时长对小鸡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小鸡近视/远视离焦不同时长眼屈光度和轴向参数变化。方法7日龄正常小鸡共92只,分为8组(每组至少8只),右眼佩戴+10D/-10D镜片1,3,5,7 d,左眼佩戴平光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及戴镜结束后分别行双眼带状光检影验光及高频A超测量眼部轴向参数。结果佩戴+10D镜片1,3,5,7 d后,右眼与左眼相比,屈光度向远视发展,玻璃体腔长度变短,眼轴长度增长变慢,脉络膜变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眼相对于左眼的屈光度改变与右眼相对于左眼的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改变显著相关(r=-0.806,-0.778,P<0.001)。佩戴-10D镜片1,3,5,7 d后,右眼与左眼相比,屈光度向近视发展,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增长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络膜厚度仅戴镜1 d组右眼较左眼有所变薄(P<0.05);右眼相对于左眼的屈光度改变,与右眼相对于左眼的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改变显著相关(r=-0.401,-0.429,P<0.01)。结论7日龄小鸡右眼佩戴+10D/-10D镜片1,3,5,7 d,可诱导出相应的屈光不正,并伴有眼轴向参数的相应改变。相对于佩戴-10D镜片眼来说,佩戴+10D镜片眼屈光度及眼轴向参数改变更快达到峰值。
王剑超穆廷魁李婷刘子瑶姚亮胡笳史强
关键词:屈光度眼轴
贝伐单抗抑制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及淋巴管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 观察角膜缝线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生成情况及贝伐单抗(bevacizumab)结膜下注射对其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55只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3只大鼠6只眼,不缝线),生理盐水组(26只大鼠26只眼,角膜缝线后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05 ml)及贝伐单抗组(26只大鼠26只眼,角膜缝线后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0.05 ml)。分别于术后第4,7,10,14天测量术眼角膜新生血管面积,HE染色检测角膜炎症反应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及CD31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角膜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形成情况。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贝伐单抗组术后角膜新生血管面积明显较小(P<0.05)。大鼠角膜缝线后VEGF-C及CD31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ntergral optical density,IOD),贝伐单抗组较生理盐水组降低(P<0.01);大鼠角膜缝线后VEGF-C及CD31蛋白表达的IOD值在术后14 d时,贝伐单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贝伐单抗组角膜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出现较晚,淋巴管密度较低。结论 贝伐单抗能够减少大鼠角膜缝线后早期新生血管及淋巴管形成,其抑制淋巴管形成的机制可能是阻断VEGF-C/VEGFR-3信号传导通路。
王剑超穆廷魁胡笳刘子瑶姚亮秦莉
关键词:贝伐单抗角膜缝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新生淋巴管
PI3K/Akt/Bcl-2信号通路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姚亮
关键词:翼状胬肉PI3KPAKTBCL-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