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29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税费
  • 3篇税费改革
  • 3篇农村
  • 3篇乡村
  • 2篇债务
  • 2篇农村税费
  • 2篇农村税费改革
  • 1篇选举
  • 1篇选民
  • 1篇支农
  • 1篇支农资金
  • 1篇秩序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城乡
  • 1篇统筹城乡发展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机构

  • 5篇荆门职业技术...
  • 5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陈涛
  • 4篇贺雪峰
  • 3篇王习明
  • 1篇罗兴佐
  • 1篇杨嬛

传媒

  • 3篇荆门职业技术...
  • 1篇调研世界
  • 1篇中州学刊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知识经济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生产要素整合视角下资本下乡的路径转变——基于山东东平县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资本下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当前以政府资本支持和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实现的是"资本主导的外生型要素整合"。这一路径促进了农业发展,但也给农民和农村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上的负面效应。因此要发挥土地在要素整合中的主导作用,转向"土地主导的内生型要素整合"新路径,用土地要素引导资本有序进入乡村,将农民在资本下乡中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山东东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案例从实践上证实了这一新路径的可行性。为此,需要从鼓励和引导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协调和整合使用农业发展相关项目资金,搭建类似"农超对接"的合作社—企业对接平台等方面推动资本下乡路径转变,实现农业生产要素整合的"土地主导",加强农民利益保护,实现农业、农民、农村同步发展。
杨嬛陈涛
关键词:资本下乡土地股份合作社
略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被引量:3
2009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全国范围内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与创新实践,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遗憾。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与基本原则入手,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就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与解决思路。
陈涛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法
村级债务和农村税费改革——兼论县乡村财税体制改革被引量:18
2004年
 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是税改前财税制度不合理,农村税费改革使村级债务问题进一步凸显,直接妨碍农村税费改革目标的实现,村级债务的化解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化解村级债务的应急之策是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清理和处理已经形成的债权债务;治本之策是运用制度创新来调整县乡村财税体制、增加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和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王习明贺雪峰陈涛
关键词:村级债务农村税费改革财政支农资金
论转型时期的乡村秩序被引量:2
1999年
该文通过对中国现代化史上两个转型时期的对比考察,讨论了影响当前乡村社会秩序的诸种因素,认为在当前的乡村社会中存在着结构性的紧张关系。缘于此,该文认为,在乡村社会改造方案的设计上,要多在细节和具体措施上做文章,而应力避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态度。
贺雪峰陈涛
关键词:乡村秩序
选举与权力资源再分配——袁村村委会换届选举观察报告
2000年
陈涛贺雪峰
关键词:村委会换届选举权力资源民政厅选民村民小组
全文增补中
农村税费改革和乡村治理被引量:4
2005年
 农村税费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村家庭承包之后的乡村治理中出现的农民负担过重、干群矛盾激化等突出问题,中央在试点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它并不是单纯的"费改税"或减轻农民经济负担问题,于是,开始了旨在调整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的综合改革。它为乡村治理的改善提供了机遇,也引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把握机遇和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是进行县乡村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当务之急是合理分担改革成本和妥善化解乡村债务。
陈涛王习明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统筹城乡发展乡村债务乡村治理干群矛盾
乡村水利与农地制度创新——以荆门市“划片承包”调查为例被引量:83
2003年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农村普遍出现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尤其能否解决乡村水利中存在的问题 ,成为目前能否保持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一个关键。本文通过湖北荆门农民自发创造的“划片承包"办法的调查 ,认为在当前以承包为基础的细碎耕地上 ,农户不可能独立解决农田水利的供给。以重新调整农地为基础的“划片承包"在解决农田小水利方面因为重构了责任制 ,而可以有效解决农田水利的某些超越农户层次的问题。作为一个理论性的总结 ,我们认为 ,在村庄公共物品的提供中 ,能否通过各种办法将搭便车者边缘化 ,是这个体制是否有效的关键。边缘化的办法不仅可以是经济的 ,而且可以是文化的、社会的乃至政治性的。
贺雪峰罗兴佐陈涛王习明
关键词:乡村水利农地制度税费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