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小儿
  • 2篇麻醉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手术
  • 1篇躁动
  • 1篇手术麻醉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恶心
  • 1篇术后恶心呕吐
  • 1篇苏醒
  • 1篇苏醒期躁动
  • 1篇呕吐
  • 1篇七氟醚
  • 1篇七氟烷
  • 1篇七氟烷麻醉
  • 1篇切割术
  • 1篇小儿斜视
  • 1篇小儿斜视手术
  • 1篇小儿眼科

机构

  • 3篇沈阳何氏眼科...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赵明春
  • 1篇王卓实
  • 1篇王越
  • 1篇杜浩
  • 1篇何伟
  • 1篇王思思
  • 1篇陈丽宇
  • 1篇李丽娟
  • 1篇杜金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丙泊酚在消除小儿斜视手术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消除小儿斜视手术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斜视消除术病例11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分别给予丙泊酚1.5mg/kg及生理盐水静点。分别记录PACU停留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躁动采用5分躁动分级法评分。结果 PACU停留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躁动情况P组明显弱于N组(P<0.05),N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现象并有1例患儿发生静脉留置针脱落。结论小儿斜视手术麻醉中停用七氟烷后给予单次剂量1.5mg/kg的丙泊酚能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使麻醉更趋平稳,而并不会延长患儿麻醉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
赵明春王卓实杜浩陈丽宇王思思王越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
昂丹司琼+阿托品+液体治疗量预防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阿托品+液体治疗量预防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有玻璃体切割术手术指征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昂丹司琼组、阿托品组、液体治疗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法及用药一致,昂丹司琼组手术结束前仅单一给予昂丹司琼静脉推注;阿托品组手术结束前给予阿托品+昂丹司琼静脉推注;液体治疗组手术结束前给予阿托品+昂丹司琼+液体治疗量。比较三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昂丹司琼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8.3%(29/60),其中术毕即刻、术后1~6 h、术后6~12 h、术后12~24 h发生恶心呕吐10例(16.7%)、8例(13.3%)、6例(10.0%)、5例(8.3%);阿托品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0%(18/60),其中术毕即刻、术后1~6 h、术后6~12 h、术后12~24 h发生恶心呕吐6例(10.0%)、5例(8.3%)、3例(5.0%)、4例(6.7%);液体治疗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5.0%(9/60),其中术毕即刻、术后1~6 h、术后6~12 h、术后12~24 h发生恶心呕吐4例(6.7%)、3例(5.0%)、1例(1.7%)、1例(1.7%)。昂丹司琼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阿托品组和液体治疗组,阿托品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液体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阿托品及液体治疗用于眼科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效果更加显著,更能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赵明春杜金何伟
关键词:阿托品昂丹司琼玻璃体切割术后恶心呕吐
喉罩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喉罩在小儿眼科手术麻醉中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区别。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方式,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级别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呛咳、呼吸困难、术后声嘶和术后肺炎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送返病房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喉罩麻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术后的不良反应数量,且送返病房时间相对较短。
赵明春李丽娟杨华
关键词:小儿眼科手术麻醉喉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