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曦

作品数:62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专利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抗震
  • 14篇隔震
  • 11篇支座
  • 11篇屈服点
  • 11篇屈曲
  • 10篇抗震性
  • 10篇抗震性能
  • 10篇隔震支座
  • 9篇地震
  • 9篇屈曲约束
  • 9篇阻尼
  • 9篇阻尼器
  • 9篇耗能
  • 8篇屈曲约束支撑
  • 8篇建筑
  • 7篇软钢
  • 7篇金属阻尼器
  • 6篇地震作用
  • 6篇支墩
  • 6篇减震

机构

  • 55篇北京市建筑设...
  • 10篇北京建筑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工...
  • 3篇东南大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建工建筑...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北京市建设工...
  • 1篇中土大地国际...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苏州柯利达装...

作者

  • 55篇陈曦
  • 38篇苗启松
  • 36篇閤东东
  • 14篇刘长东
  • 12篇周忠发
  • 10篇陈晗
  • 7篇李文峰
  • 7篇卜龙瑰
  • 6篇周笋
  • 6篇李培
  • 4篇王涛
  • 3篇解琳琳
  • 3篇李爱群
  • 3篇种迅
  • 3篇潘鹏
  • 3篇郭峰
  • 3篇韩龙勇
  • 2篇王海深
  • 2篇曾德民
  • 2篇甄伟

传媒

  • 7篇建筑结构
  • 6篇工程力学
  • 3篇建设科技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城市与减灾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14篇2022
  • 12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带可提离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带可提离装置的摩擦摆隔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支座下滑动板、上滑动板和铰接滑块,上滑动板的侧壁中部外侧设有一圈水平的上连接环板,上连接环板上开有一圈等距离间隔设置的上连接环板螺栓孔,上滑动板的上侧表面中部整体下凹形成限位...
陈曦閤东东苗启松解琳琳刘长东苏宇坤周忠发
文献传递
含减震外挂墙板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协同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提出的一种围护-主体协同减震装配式结构新体系,即含减震外挂墙板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开展了抗震性能研究。基于试验提出了适用于该类结构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通过一栋RC框架结构明确了该类结构的协同减震机理;基于28个案例揭示了刚度比和屈服力比对其减震机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可较好模拟该类结构的损伤演化模式和受力特征;减震外挂墙板中所配置的U型阻尼器可先于主体结构屈服耗能,有效控制结构响应,显著降低梁柱构件损伤程度,但不改变主体结构的损伤演化模式;随着关键设计参数(刚度比和屈服力比)的增大,结构层间位移角减震率和阻尼器耗能占比整体逐渐增大,当关键设计参数达到一定值后,两者趋于稳定。研究成果可为主体和围护协同一体化工作的高性能结构体系研发提供参考。
种迅侯林兵解琳琳王心宇陈曦
一种分阶段屈服型软钢阻尼器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分阶段屈服型软钢阻尼器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连接底座和耗能件,连接底座包括两个底座,所述耗能件位于两个底座之间,耗能件包括第一屈服件和第二屈服件,第一屈服件共分设两部分,分别位于本体的纵向两侧并对称设置,每部分均包括第一...
閤东东苗启松王涛周笋李培陈曦解琳琳周忠发赵帆
砌体结构房屋加固足尺实验模型数值模拟
对采用外套预制结构加固的砌体结构足尺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加固效果良好,加固后原砌体结构的地震响应大大减小。外套结构采用了预制装配技术,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片、阳台楼板等。其中,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片之间采...
閤东东陈曦苗启松李文峰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数值模拟
一种受拉自保护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构造
一种受拉自保护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构造,包括上支墩、下支墩和连接在上支墩与下支墩之间的隔震支座,隔震支座包括支座主体、上盖板以及下盖板,上盖板与支座主体固定连接,上盖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限位座,限位座的外部套有限位套,...
苗启松閤东东卜龙瑰陈曦解琳琳韩龙勇郭峰
文献传递
一种分阶段屈服免断裂约束耗能支撑装置
一种分阶段屈服免断裂约束耗能支撑装置,包括核心单元、外约束单元和两端的连接单元,核心单元包括第一屈服钢板和第二屈服钢板,第一屈服钢板的厚度小于第二屈服钢板的厚度,第一核心段的长度长于第二核心段的长度,外约束单元包括夹持钢...
閤东东苗启松王涛周笋李培陈曦解琳琳熊琛周忠发赵帆
文献传递
一种带可提离装置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带可提离装置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带可提离装置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包括支座盖板、支座柱体、支座底板和可提离装置,可提离装置为钢环,钢环为定截面环,其横截面形状为Z型,包括卡固环板、连接环板和限位环板,连接环板...
閤东东陈曦苗启松解琳琳周忠发卜龙瑰刘长东苏宇坤
文献传递
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传统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薄弱层控制难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结构最大层间变形控制和薄弱层控制双重需求的并联式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相比于已有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具有刚度和耗能能力利用率高的优点。基于某钢框架-支撑原型结构,设计了2个传统屈曲约束支撑案例和3个新型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案例,通过对比各案例的关键地震响应,明确了新型支撑的结构最大变形控制效果和薄弱层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相比于屈曲约束支撑,新型支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峰值可降低6.2%~21.6%;表征薄弱层损伤集中程度的层间位移角集中系数分别由1.54和1.51最低降至1.29,绝大部分楼层具有了相近的位移角,且小于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表明新型支撑引导了薄弱层的迁移,显著减轻了结构变形损伤集中问题。本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钢框架-支撑结构的地震响应控制提供参考。
閤东东閤东东刘谦敏苗启松苗启松陈曦
一种带可提离装置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一种带可提离装置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带可提离装置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包括支座盖板、支座柱体、支座底板和可提离装置,可提离装置为钢环,钢环为定截面环,其横截面形状为Z型,包括卡固环板、连接环板和限位环板,连接环板竖向设置,连...
閤东东陈曦苗启松解琳琳周忠发卜龙瑰刘长东苏宇坤
文献传递
一种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
一种双屈服点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本体,本体包括核心单元、外约束单元、无粘结滑动机制单元和两端的连接单元,核心单元包括分阶段屈服组合板,分阶段屈服组合板包括第一屈服钢板和第二屈服钢板,外约束单元包括外套钢管和填充料,无粘结滑...
苗启松閤东东刘谦敏程俊飞陈曦赵帆卢筱苏宇坤展兴鹏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