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世军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1篇血小板
  • 1篇右半结肠
  • 1篇右半结肠癌
  • 1篇远端
  • 1篇远端胃
  • 1篇远端胃大部切...
  • 1篇远端胃大部切...
  • 1篇诊断与外科治...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甲状腺...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十二指肠
  • 1篇脾破裂
  • 1篇切除

机构

  • 7篇郑州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陈世军
  • 3篇裴晓东
  • 1篇吕广卫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诊疗方法,分析外科治疗原则。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47例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体征观察、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及术中探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判断肿瘤组织侵犯十二指肠的具体情况。基于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恰当、合理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恢复效果。结果47例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经临床诊断后,检出十二指肠受侵38例。手术治疗期间,经术中探查发现,在十二指肠受侵的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患者中,Ⅰ型患者28例,采用十二指肠肠壁浆肌层切除术进行治疗;Ⅱ型患者10例,采用空肠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空肠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或右半结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治疗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60%,并发症发生率为27.66%。结论基于局部晚期右半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诊断结果,明确外科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陈世军
关键词:十二指肠外科治疗
黄芩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2021年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40、80、16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分别给予0、20、40、80、160μmol·L^(-1)黄芩素干预;采用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的转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型钙黏蛋白(CDH1)、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的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中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pcDNA3.1载体构建MALAT1过表达载体,转染至对数生长期MDA-MB-231细胞,将pcDNA3.1-MALAT1过表达MDA-MB-2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0、40、80、16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分别给予0、20、40、80、160μmol·L^(-1)黄芩素干预,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DH1、SNAIL、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20、4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转移率、侵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16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细胞转移率、侵袭率低于对照组(P<0.05)。80、16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细胞转移率低于2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P<0.05),16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细胞转移率低于8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P<0.05);其余各剂量组之间细胞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细胞侵袭率低于20、4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P<0.05);其余各剂量黄芩素处理组之间细胞侵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细胞中CDH1、vimentin和SNAIL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μmol·L^(-1)黄芩素处理组细胞中SNAIL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CDH1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
裴晓东孙占勇陈世军
关键词:黄芩素乳腺癌
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在腹腔镜下的诊断和治疗。结果 86例均于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并治疗。其中30例出血停止,25例腹腔镜下止血成功,10例腹腔镜下行脾脏切除术。5例行肝修补术,16例行中转开腹,70例避免了剖腹手术,占81.4%。结论腹腔镜可用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可作为诊断的进一步补充、降低阴性开腹率,避免开腹盲目性,且有利于指导开腹手术。
吕广卫陈世军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腹腔镜回顾性分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124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术前NLR及PLR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按NLR及P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NLR、PLR组和高NLR、PLR组,对上述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及多灶性肿瘤患者PL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PTC患者的N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患者肿瘤标本重量轻于高NLR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高NL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PLR组患者年龄小于高PLR组,肿瘤标本重量轻于高PLR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高PL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NLR水平不同,肿瘤标本重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患者PLR水平不同,年龄、肿瘤标本重量及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差异,提示上述指标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转移的预测指标。
裴晓东孙占勇陈世军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
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3-01~2017-01收治的120例早期胃癌行腹腔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法分为3组,即Billroth吻合组48例、Roux-en-Y吻合组40例及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32例,比较3组术后恢复、短期并发症及预后效果。结果:Roux-en-Y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消化道重建时间长于Billroth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胃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3.75%、45.0%、3.13%,残胃炎发生率分别为54.17%、40.0%、9.37%,胆汁反流45.83%、7.50%、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选择Roux-en-Y吻合术及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能够减少术后胆汁反流、残胃炎等发生,与Roux-en-Y吻合术相比,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能减少术后胃潴留发生,临床可根据患者手术情况,选择适宜重建方式,其中非离断Roux-en-Y吻合术不失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陈世军
关键词:ROUX-EN-Y吻合术
腹腔镜辅助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2018-09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癌D_(2)根治术治疗的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分为腔镜辅助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3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术后临床指标。统计2 a无病生存率。结果腹腔镜辅助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手术组,术后排气、进食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和2 a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 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数和2 a无病生存率相当;虽然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但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陈世军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进展期胃癌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腹腔镜保脾术对交通意外致脾破裂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腹腔镜保脾术对交通意外致脾破裂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交通意外致脾破裂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保脾术治疗,观察组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及3个月血常规、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IgM、IgG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2%,对照组为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血IgM与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脾动脉栓塞与腹腔镜保脾手术对交通意外致脾破裂患者疗效相当,均可稳定患者血常规、血沉及免疫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手术时间、卧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裴晓东孙占勇陈世军
关键词:交通意外脾破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