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天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颈椎
  • 4篇先天
  • 4篇侧凸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手术
  • 3篇颈椎后
  • 3篇畸形
  • 3篇脊柱
  • 3篇脊柱侧
  • 3篇脊柱侧凸
  • 2篇单开门
  • 2篇影像学特点
  • 2篇融合术
  • 2篇退变
  • 2篇综合征
  • 2篇先天畸形
  • 2篇先天性
  • 2篇后路
  • 2篇脊柱融合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作者

  • 12篇夏天
  • 10篇周非非
  • 10篇孙宇
  • 10篇陈欣
  • 10篇潘胜发
  • 8篇张凤山
  • 8篇张立
  • 8篇刁垠泽
  • 6篇王少波
  • 3篇李危石
  • 1篇怀伟
  • 1篇高福强
  • 1篇张克
  • 1篇郭向阳
  • 1篇周方
  • 1篇田华
  • 1篇白鹏

传媒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单开门手术入路对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进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后正中入路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进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行经肌间隙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58例患者列为经肌间隙入路组,行传统后正中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58例患者列为后正中入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日和第2日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前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变化、颈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arthel指数和脊髓功能改善率等。结果:经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后正中入路组[(119.5±46.1)min vs.(68.1±11.4)min,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留置引流管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日和第2日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等均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2.21±0.52)d vs.(4.14±1.05)d,(1.05±0.29)d vs.(1.83±0.82)d,(5.16±1.84)d vs.(6.17±1.26)d,(116.5±76.2)mL vs.(172.6±66.2)mL,(110.5±55.3)mL vs.(226.8±70.4)mL,(50.6±35.2)mL vs.(69.0±21.8)mL,(171.6±98.5)mL vs.(377.3±125.9)mL,均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白蛋白水平降低值低于后正中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值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出院时Barthel指数与后正中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肌间隙入路组术后颈肩痛VAS低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传统后正中入路,经肌间隙入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留置引流管时间短、下地和出院时间早等优点,可以明显缩短围手术期ERAS�
陈欣林俊桂赵衍斌周非非刁垠泽潘胜发夏天王少波孙宇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气管插管和喉罩在手术室与滑雪场雪道建立人工气道时间的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手术室内和滑雪场雪道条件下,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的完成时间,探讨滑雪场雪道条件下人工气道建立的优选方法。方法:在滑雪场雪道上,以头下脚上位放置模拟人,由一名麻醉医生穿戴全套的滑雪服、头盔、雪镜、手套以及滑雪鞋,分别采用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置入(喉罩组)的方法为模拟人建立人工气道,每种方法重复5次,记录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在医院手术间内,将模拟人平放于手术床上,由同一名麻醉医生采用相同的方法完成人工气道建立,重复5次并记录时间。比较手术室内气管插管及喉罩置入的时间与滑雪场雪道完成同样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室内,气管插管操作时间长于喉罩置入操作时间[(79.8±10.4)s vs.(53.4±2.7)s,P=0.005];滑雪场雪道上气管插管操作时间长于喉罩置入操作时间[(209.2±32.7)s vs.(72.2±3.1)s,P=0.001]。滑雪场雪道上气管插管完成时间长于手术室内气管插管完成时间(t=-7.851,P=0.001)。滑雪场雪道喉罩置入完成时间长于手术室内相同操作完成时间(t=-19.391,P<0.001)。结论:滑雪场雪道条件下,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和喉罩置入均可较快完成人工气道建立,但所需时间均长于在手术室内完成相同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喉罩置入建立人工气道花费的时间短于可视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在滑雪现场救援中可能具有一定优势。
白鹏怀伟夏天杨钟玮郭向阳周方
关键词:手术室气管插管喉罩
大腿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2年
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小腿及前臂,发生于大腿部位的临床上少见,但却对于患者局部肢体功能与生命有着严重威胁,需要临床上医生早期诊断、迅速处理,以保留患肢功能,挽救患者生命,避免出现永久性功能损害。笔者于2011年6月收治大腿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报告如下。
高福强夏天田华张克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大腿急性
3D打印定制钛合金融合器在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时应用3D打印定制钛合金融合器填充椎间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2019年7月~2020年1月,应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凹侧撑开、3D打印定制钛合金融合器填充椎间隙治疗7例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6~15岁(9.0±3.0岁)。5例主要骨性畸形为Klippel-Feil综合征,1例为寰椎左侧侧块发育不良,1例为C4节段右侧半椎体。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并发症,观察患者外观和影像学矫形效果。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例患者行单侧单处撑开,1例患者接受单侧双节段撑开。手术时间326~756min(502.4±149.8min),术中失血量100~600ml(341.4±205.0ml)。椎体间隙使用融合器高度为5~10mm(8.0±1.8mm),小关节间隙使用融合器高度7~12mm(9.5±1.9mm)。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功能障碍,均表现为单侧C5神经根功能障碍,其中2例为凹侧,给予营养神经及功能锻炼治疗,2~6周肌力自行恢复;1例在凸侧,经术后CT检查发现螺钉位置不佳,行翻修手术调整螺钉位置后肌力恢复。随访7~13个月(10.6±2.5个月),末次随访时斜颈得到明显纠正,动力位X线片及CT检查示3D打印定制钛合金融合器与软骨下皮质骨之间接触紧密,未见透亮带,未见融合器位移和下沉;内固定位置均良好,无松动和移位,无假关节形成;畸形矫正率为64.45%。结论:应用凹侧撑开技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时采用3D打印定制钛合金融合器填充椎间隙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短期临床随访结果满意。
夏天孙宇赵衍斌陈欣周非非刁垠泽潘胜发
关键词:3D打印
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先天性颈椎侧凸分型(PUTH-CCS分型)方法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提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先天性颈椎侧凸分型(PUTH-CCS分型)方法,探讨其对先天性颈椎侧凸手术策略制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根据颈椎侧凸节段中责任畸形椎的形态、责任畸形椎所在区域及其与邻近椎骨的关系,提出分型方法。回顾200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患者57例,分析每例患者的术前CT影像学资料以及采用的手术策略并总结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以上3个要素进行整合,从而建立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解剖学特征与手术策略制定之间的联系。结果:根据畸形椎骨形态,将半椎骨畸形、楔形椎畸形和不对称的蝴蝶椎畸形分别记录为Ⅰ、Ⅱ、Ⅲ型;根据畸形椎骨所在区域,将颅颈交界区(O~C2)、下颈椎区域(C2~C6)以及颈胸交界区(C6~T2)分别记录为a、b、c型;根据畸形椎骨与上下相邻椎骨的关系,按照完全分节、半分节和未分节依次记录为F、S、N。当半分节椎与上相邻椎融合时记录为SU,与下相邻椎融合时记录为SL。在凸侧切除术中,Ⅰ型采用完全切除术,Ⅱ型和Ⅲ型采用部分切除术;F型采用从椎间盘间隙进行手术操作,S型和N型需要先在阻滞椎之间截骨、再切除椎骨的楔形部分。在凹侧撑开术中,F型和SU型可在畸形椎所在间隙凹侧撑开;N型和SL型可在下方相邻椎间隙内凹侧撑开。在两种术式中,a型采用单纯后入路的手术方式,b型和c型采用前-后-前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在下颈椎区域,多采用短节段固定;在颅颈、颈胸交界区,多采用长节段固定。结论:PUTH-CCS分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各畸形椎的临床特点,指导不同分型的畸形椎的手术治疗方式,为今后手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手术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孙宇曹硕周非非陈欣刁垠泽赵衍斌夏天潘胜发张立张凤山王少波李危石
关键词:影像学特征脊柱侧凸矫形术
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对颈后肌群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对颈后肌群形态及组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后纵韧带骨化症,并接受颈后路C3-7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颈椎曲度、活动度、颈部功能评分等临床指标及术后24个月相应临床指标,并在MRI上测量术前、术后24个月颈后部肌肉形态及组成。应用t检验,对比手术前、后颈后部肌群形态、成分变化。结果:16例患者入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94±7.07岁,其中局灶型后纵韧带骨化症6例,节段型5例,连续型5例。患者接受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患者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无显著变化,患者术前颈椎活动度平均40.33°±12.03°,术后为27.09°±11.09°,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手术前后,C3/4节段椎旁肌功能截面积(FCSA)及脂肪浸润(FI)存在显著差异(P<0.05),头夹肌FI存在显著差异(P<0.05)。C4/5及C5/6节段椎旁肌及头夹肌FCSA及FI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C6/7水平椎旁肌FCSA及FI存在显著差异(P<0.05),头夹肌在截面积(CSA)、FCSA及FI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术后左、右侧颈后部肌肉形态及成分,C3/4节段椎旁肌FI及头夹肌CSA右侧显著大于左侧;C4/5节段右侧头夹肌FI显著小于左侧;C5/6节段右侧椎旁肌CSA及FCSA显著大于左侧;C6/7节段椎旁肌FI右侧显著小于左侧。结论: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颈椎后路手术会显著增加颈椎后方椎旁肌及头夹肌脂肪浸润,缩小功能横截面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减少单侧肌肉的萎缩及脂肪浸润。
夏天孙宇王少波张凤山张立潘胜发刁垠泽周非非陈欣赵衍斌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脂肪浸润
颈椎后路手术后有症状硬膜外血肿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后有症状硬膜外血肿(symptomatic epidural hematoma,SEH)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硬膜外血肿提供依据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或椎板切除术的患者(除外骨折、脱位、感染及肿瘤),找出术后发生SEH的患者(SEH组),并从相同时间段内未发生SEH的患者中按照1∶4的比例随机抽取对照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是否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有无外伤、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活化时间(APTT)、国际标准比值(INR)、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钙、手术节段数、内固定节段数、是否行椎板切除、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等可能对SEH发生有影响的因素。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与SEH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共有3859例患者接受颈椎后路手术,其中19例患者术后发生SEH,发生率为0.49%。术后出现血肿中位时间为120min(30min^15d)。2例患者以躯体或四肢麻木为首发症状,17例患者首要表现为四肢肌力明显下降,后随时间推移,所有患者均出现肌力下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3例,D级2例。出现临床症状后,7例患者接受MRI检查,明确诊断为SEH,另12例患者通过临床症状确诊。19例均接受急诊手术探查、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肌力均有恢复,所有患者经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恢复至少1级。两组比较,合并OPLL比例、手术节段数、内固定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数和合并OPLL与术后SEH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手术节段数以及合并OPLL是颈椎�
夏天孙宇王少波张立张凤山潘胜发陈欣周非非赵衍斌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颈椎后路手术
钩椎关节退变与单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关系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术前钩椎关节的退变程度与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后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ACDR并获得最低5年随访的患者70例,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龄25~62(42±8)岁。术前颈椎正位X线片用于评价钩椎关节退变情况,侧位X线片用于评价椎间隙退变情况。术后5年随访时侧位和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评价异位骨化情况。采用我们提出的分级方法评价术前钩椎关节退变情况,采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和McAfee分级评价椎间隙退变情况和异位骨化情况。统计不同患者术前术后情况并进行相关系数检验。根据假体的不同类型和术后异位骨化发生部位,明确二者之间有无关系。结果70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2~74(62.7±4.8)个月,手术方式均为单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前钩椎关节退变程度与术后异位骨化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585(P<0.01)。术前Kellgren&Lawrence椎间隙退变与术后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557(P<0.01)。术前Kellgren&Lawrence椎间隙退变分级和术前钩椎关节退变分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727(P<0.01)。结论术前钩椎关节退变程度与术后异位骨化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
曹硕潘胜发孙宇赵衍斌周非非陈欣刁垠泽夏天张凤山张立
关键词:异位骨化
多发颈椎不连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与外科诊疗策略
2021年
目的:分析多发颈椎不连综合征(multilevel cervical disconnection syndrome,MCDS)的影像学特点及外科诊疗策略。方法:2004年3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MCDS患者共7例,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5~46岁(中位年龄12岁)。7例MCDS患者中,平均椎体发育不良节段数3.6±1.3个节段,平均椎弓不连节段数5.7±1.5个节段,局部后凸角平均-92.2°±20.2°,C2-7 Cobb角平均-68.6°±31.0°,T1倾斜角(T1 slope,T1S)平均-12.5°±12.5°,后凸顶点位于C4节段1例,C5节段5例,T1节段1例;术前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mJOA评分)8.5~14分(平均12.6±2.1分),其中1例患者伴有吞咽困难。记录患者预矫形方式及手术方式,入院时、预矫形后、术后及末次随访影像学参数,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结果:1例术前接受颅骨牵引,3例接受平衡悬吊牵引,3例接受联合牵引,经术前牵引预矫形后,局部后凸角矫正率为60.8%。1例接受手术松解、Halo-vest外固定治疗,1例接受前路矫形内固定手术,1例接受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4例接受前-后联合手术治疗,手术固定6.0±2.1个节段,2例患者出现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接受翻修手术。术后随访时间6~84个月(41.2±32.0个月),末次随访局部后凸角平均-27.9°±11.6°,矫正率69.7%,C2-7 Cobb角平均-13.3°±28.4°,T1S平均4.9°±17.9°;术后mJOA评分10.5~17分(15.7±2.3分),改善率78.3%。对比手术前后临床及影像学指标,mJOA评分、C2-7后凸角、局部后凸角及T1S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CDS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前方椎体发育不良伴多节段椎弓不连,继发严重后凸畸形。治疗策略可采取术前牵引预矫形并前路多节段椎体切除重建、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
夏天孙宇潘胜发周非非刁垠泽陈欣赵衍斌张凤山张立王少波
凹侧撑开术或凸侧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颈胸段侧凸畸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对比凹侧撑开与凸侧切除治疗先天性颈胸段侧凸畸形的技术差异,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先天性颈胸段侧凸畸形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为(12.5±4.5)岁(范围6~20岁)。C_(7)楔形椎1例,T_(1)半椎体及不对称蝶形4例,T_(2)半椎体2例,T_(1-2)后方小关节融合、椎板楔形变1例,均有不同程节段融合。2015年前采用凸侧切除技术(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半椎体切除、环形截骨矫形术)治疗4例;2015年后采用凹侧撑开技术(一期前后联合入路行松解、椎间隙和关节突间隙撑开、cage置入融合术)治疗4例,其中2例患者行双节段凹侧撑开。记录围手术期神经、血管损伤及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结构弯Cobb角、头尾侧代偿弯Cobb角、下颌倾斜角、颈部倾斜角、肩平衡角及头部偏移距离。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凸侧切除组单椎手术时间(201±100)min(范围113~300 min),单椎术中出血量(294±153)ml(范围100~450 ml),住院时间(14±3)d(范围11~18 d),随访时间(51±11)个月(范围36~60个月)。凹侧撑开组单椎手术时间(117±14)min(范围101~129 min),单椎术中出血量(119±36)ml(范围85~167 ml),住院时间(17±3)d(范围14~20 d),随访时间(28±21)个月(范围12~60个月)。凸侧切除组单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较凹侧撑开组明显增加(t=1.66,P<0.001;t=2.22,P=0.041)。凸侧切除组结构弯Cobb角术前45.1°±21.0°,术后22.7°±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3,P=0.038),矫正率54.8%±30.9%;头侧代偿弯Cobb角术前22.1°±8.2°,术后8.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1,P=0.049),矫正率66.8%±15.1%;下颌倾斜角术前7.8°±3.1°,术后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P=0.018),矫正率51.0%±29.7%。凹侧撑开组结构弯Cobb角术前32.2°±27.2°,术后16.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P=0.024),矫正率59.
曹硕陈欣周非非赵衍斌刁垠泽潘胜发张凤山张立夏天李危石孙宇
关键词:胸椎先天畸形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