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友病并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2 2015年 血友病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可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前者表现为凝血因子Ⅷ(FⅧ)缺乏,后者表现为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均由相应的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引起[1]。血友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上很少见,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51岁,主因'黑便3 d'入院。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色稀便,每次100~200 m L, 高瑞萍 王海 郭建阳 安钰关键词:血友病 消化道出血 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LPS和SCFAs的变化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脂多糖(LPS)和短链脂肪酸(SCFAs)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收集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采用鲎试剂法分析外周血LPS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s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ɑ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表明肠菌组成丰度明显改变。肠道菌群主坐标分析(PCoA)与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在健康对照组与结直肠癌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肠道菌群β多样性在该疾病状态下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在门水平上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显著增加(P<0.05),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显著增加的有肠杆菌(Enterobacteriaceae)、变形菌门(Prevotell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丹参科(Tannerellaceae)、脱硫弧菌科(Desulfovibrionaceae)、球菌科(Coriobacteriaceae)、巴内塞科(Barnesiellaceae),显著减少的菌有红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拉氏菌科(Lachnospiraceae)。此外,肠道菌群来源的血浆LPS在结直肠癌中显著升高(P<0.05),而SCFAs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却显著下降(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LPS和SCFAs有显著改变。 李旭照 王海 白槟 马立旭 赵建宁 王宁萍关键词: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脂多糖 短链脂肪酸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食管鳞癌临床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行手术治疗和初诊时伴有其他脏器器官转移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学以及术前1周内血常规结果,计算NLR、PLR、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SII)。结果 T1~T2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3. 39±1. 65×10~9/L)、PLR值126. 98±51. 5、SⅡ值474. 92±518. 54,明显低于处于T3及以上分期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的(4. 53±2. 45)×10~9/L、PLR值160. 12±103. 61和SⅡ901. 13±1 353(P <0. 05)。N0~N1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 82±0. 61)×10~9/L、NLR值2. 58±4. 22明显高于处于N2以上分期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1. 38±0. 44)×10~9/L]和NLR值(3. 93±3. 15)(P <0. 05)。N0~N1期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的[(3. 47±1. 69)×10~9/L)]、SⅡ值448. 8±498. 5,明显低于处于N2以上分期患者,与是否伴有其他脏器转移无关。结论术前外周血NLR、PLR、SⅡ值对食管鳞癌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SⅡ值越高,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均提示食管鳞癌病程进展越晚,预后越差。 陈仙梅 王铁武 郭建阳 曹贞子 王海 于晓兵 刘建芳关键词:食管鳞癌 大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各种原因行内窥镜检查被诊断为大肠腺瘤性息肉510例患者的资料,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或结直肠癌(CRC)复发者进行临床和组织学危险因素检查。结果共有190例(37.1%)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其中127例(66.3%)有息肉复发。息肉数量(1~2个,≥3个,1~3个,≥4个)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性别、家族史、结肠恶性肿瘤、吸烟、饮酒、息肉大小(<10 mm,≥10 mm)或息肉的组织学类型晚期直接无相关性(P>0.05)。在基础结肠镜检查中,有130例被确诊为CRC的患者,息肉数目(1~2个)和息肉大小(≥10 mm)、贫血、高沉积率(>25%)和CRC具有较强相关性。CRC的发展与晚期组织学类型、贫血伴红细胞沉降率高、息肉大小(<10 mm,≥10 mm)和息肉数目(<3个,≥3个)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左侧结肠息肉患者发生大肠息肉复发的风险较高,患有进展组织学、息肉>10 mm或多于3个息肉的患者发生CRC的风险增加。 安钰 于晓兵 李宏亮 王海 高瑞萍 李杨关键词:大肠腺瘤性息肉 复发 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策略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策略应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3例导丝进入胰管的困难性胆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根据不同胆管插管方法分为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和胰管支架组。分析各组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ERCP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3组总体插管成功率为96.8%。双导丝组、胰管预切开组及胰管支架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70.7±28.6)、(116.6±43.2)和(129.1±88.2)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总体发生率为39.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ERCP术后胰腺炎(PEP)总发生率为21.3%,胰管预切开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ERCP出血发生率为6.6%。未发生重症胰腺炎和十二指肠穿孔病例。结论导丝进入胰管后依次采用双导丝法、胰管预切开法和胰管支架法选择性胆管插管,上述方法插管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行。 张多强 刘明奇 辛国军 王海 杨勇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依达拉奉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粉针治疗脑梗死后出血的相关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脑梗死后出血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粉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10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予以单独依达拉奉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粉针联合治疗作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4天后治疗组NDS和ADL评分较用药前有好转,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梗死后出血实施依达拉奉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粉针治疗,有效降低机体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促进其良好预后。 曲传勇 王海 高永英 王艳蓉 陈思关键词:脑梗死后出血 依达拉奉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胃镜联合导尿管巧取食管枣核异物3例 被引量:1 2017年 上消化道异物按异物滞留的部位可分为食管内异物、胃内异物及十二指肠异物,其中食管内的异物,特别是嵌顿异物系消化科急症,因可引起消化道梗阻、黏膜损伤、出血、穿孔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纵膈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经确诊,需尽快取出。据统计,位于上消化道的异物多数可经内镜取出,但嵌顿较重、内镜难于取出的病例需经外科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造成的创伤大,且费用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及设备器械的不断发展,电子胃镜在取食管异物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总结我院端午节后食管入口枣核嵌顿胃镜取出的方法及体会。现报道如下。 高瑞萍 王海 郭建阳 安钰 丁晓玲关键词:胃镜术 导尿管 胃癌患者血清PG、G-17、IL-6、IL-23、IL-17、TNF-α的检测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PGⅠ、PGⅡ)、胃泌素-17(G-17)、白介素(IL)-6、IL-23、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122例为观察组,100例体检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进行平行对照研究。PGⅠ、PGⅡ、G-17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检测法,IL-6、IL-23、IL-17、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比较两组血清PGⅠ、PGⅡ、G-17、IL-6、IL-23、IL-17、TNF-α水平,观察组TNM肿瘤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各血清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进展(Ⅲ~Ⅳ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GⅠ低于对照组,血清PGⅡ、G-17、IL-6、IL-23、IL-17、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患者TNMⅠ~Ⅱ期血清PGⅠ高于TNMⅢ~Ⅳ期,血清PGⅡ、G-17、IL-6、IL-23、IL-17、TNF-α水平均低于TNMⅢ~Ⅳ期(P<0.05)。单项血清检查中PGⅠ预测胃癌进展AUC较高,为0.976,但各血清指标联合检测预测胃癌进展(Ⅲ~Ⅳ期)的AUC更高,为0.984,特异度98.90%,灵敏度92.60%。结论胃癌患者PGⅡ、G-17、IL-6、IL-23、IL-17、TNF-α水平呈现高表达,PGⅠ水平呈低表达,不同TNM分期差异显著,可预测胃癌进展,以联合检测效用最高。 安钰 李扬 王海 苏成东 高瑞萍 于晓兵关键词: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