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导灵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密度泛函
  • 4篇密度泛函理论
  • 4篇泛函
  • 4篇泛函理论
  • 1篇第一超极化率
  • 1篇电子结构
  • 1篇普萘洛尔
  • 1篇重元素
  • 1篇子结构
  • 1篇羟基自由基
  • 1篇相对论
  • 1篇相对论效应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环蕃
  • 1篇极化率
  • 1篇降解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降解
  • 1篇光学
  • 1篇光学开关

机构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彭导灵
  • 3篇顾凤龙
  • 2篇彭亮
  • 1篇吴倩

传媒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O、CO+H在Ni(111)表面的吸附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CO以及CO+H体系在金属Ni(111)表面的吸附行为.采用二维平板周期性结构模型来模拟金属Ni(111)表面,消除了团簇结构模型不能考虑体系边界效应的影响,更接近于真实金属表面.对CO在Ni(111)表面的吸附过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CO在不同的表面活性位吸附后C—O键不同程度被削弱;通过对吸附能以及吸附后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分析,发现顶位(top)、桥位(bridge)、六方密堆积三重穴位(hcp)和面心立方三重穴位(fcc)都以C端靠近表面的垂直吸附为稳定状态,均为非解离吸附,其中fcc与hcp两空穴位吸附性质几乎相同,为CO的最佳活性位.研究CO与氢(H)在Ni(111)表面的吸附过程的结果表明:部分CO通过双基端加H生成中间物种—OCH和—COH,C—O键很大程度被削弱,较不加H吸附时的C—O键更容易在活性位断裂,因而以金属Ni(111)表面做催化剂的情况下H的加入有助于CO的解离.
桂岚岚彭亮彭导灵顾凤龙
关键词:密度泛函费托合成
环蕃分子及其衍生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2022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环蕃分子及其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探讨了将其作为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当不施加外电场时,该新型分子和设计的衍生物分子均为中心对称结构,其非线性光学响应性质中的第一超极化率为零,对应于分子开关中的“关”状态;而在恰当的外电场强度下,转变为非中心对称结构,并具有很大的第一超极化率,对应于分子开关中的“开”状态。在电场强度小于1.39×10^(10) V/m时,环蕃分子及其衍生物均表现出很好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稳定性,虽然衍生物分子存在一个因对称性变化导致的较小的结构参数的突变,但不影响分子总体结构的稳定性。该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环蕃分子及其衍生物均可以作为非线性光学开关材料,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吴倩彭导灵顾凤龙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性质第一超极化率密度泛函理论
新一代相对论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与应用
本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相对论电子结构理论、相对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和双值群对称性,在每一方向上都取得较好进展,简述如下: (1)发展了新一代相对论量子化学方法相对论量子化学方法包括四分量全相对论和二分量准相对论...
彭导灵
关键词:重元素相对论效应密度泛函理论电子结构
文献传递
光催化降解普萘洛尔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普萘洛尔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有效的去除普萘洛尔在环境中的残留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并使用PCM溶剂化模型模拟了芬顿溶液中,光催化降解普萘洛尔的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普萘洛尔的降解过程是羟基自由基加成在其萘环的不同碳位置上,再进行夺氢或者是C—O键断裂的反应,最后生成稳定的萘酚、对二萘酚、1,4-二萘酚和1,6-二萘酚,生成的主要产物与实验吻合,并从理论角度预测,实验中没有检测到的生成1,4-二奈酚的反应路径在理论上是可以发生的.
阮沁沁彭亮彭导灵顾凤龙
关键词:普萘洛尔羟基自由基光催化降解密度泛函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