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卫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胁迫
  • 3篇古菌
  • 3篇纯化
  • 2篇蛋白
  • 2篇异构酶
  • 2篇中华绒螯
  • 2篇中华绒螯蟹
  • 2篇绒螯蟹
  • 2篇子机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2篇二硫键
  • 2篇二硫键异构酶
  • 2篇分子
  • 2篇分子机制
  • 1篇蛋白质
  • 1篇雄性生殖
  • 1篇雄性生殖系统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研究生培养

机构

  • 15篇浙江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城市...
  • 1篇天津市水产养...
  • 1篇浙江大学舟山...

作者

  • 15篇杨卫军
  • 4篇杨劲树
  • 3篇丁霞
  • 3篇闵航
  • 2篇王雪惠
  • 2篇杨帆
  • 2篇孙金生
  • 1篇张进杰
  • 1篇杨万喜
  • 1篇马文明
  • 1篇孙妍
  • 1篇王国强
  • 1篇钱叶青
  • 1篇彭晓珏
  • 1篇傅承新
  • 1篇唐建军
  • 1篇徐志南
  • 1篇乔守怡
  • 1篇褚建君
  • 1篇阮红

传媒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多肽激素的分离纯化及活性鉴定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P-HPLC),首次分离、纯化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眼柄神经多肽激素,获得了高血糖激素(crustacean hyperglycemic hormone,CHH)纯品。初步的生理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该激素有显著的升血糖作用,能使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在30min内升到最高值,为(56.14±10.58)mg.100mL-1(n=4),比正常水平增加了(2.87±0.73)倍,被确定为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CHH)。CHH在窦腺(sinus gland,SG)中的含量最丰富,占SG粗提物蛋白总量的(12.26±2.57)%,占SG激素总量的(52.90±11.09)%。生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蟹眼柄CHH的分子量为5.1kD,显著低于已知甲壳动物CHH的分子量。研究结果也为进一步研究河蟹神经多肽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及调控机制等奠定了基础。
王雪惠孙金生杨卫军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窦腺分离纯化
嗜热自养甲烷杆菌DX01抗胁迫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010年
从中国广东温泉分离得到一株嗜热自养甲烷杆菌DX01(Methanothermobacter marburgensis DX01)。分析嗜热自养甲烷杆菌DX01在不同生长温度的细胞全蛋白质图谱,分离得到一个抗胁迫相关蛋白质---甲基辅酶M还原酶I,它在70℃时上调表达,以此帮助宿主抵抗高温引发的胁迫影响。PCR克隆了甲基辅酶M还原酶I的基因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甲基辅酶M还原酶I在不同的产甲烷菌株中保守性很高,M.marburgen-sis DX01与M.thermoautotrophicus和M.marburgensis Marburg的序列相似度分别是97.6%和99.2%。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甲基辅酶M还原酶I在不同培养温度下的MCR I mRNA表达量有显著的差异,MCR I mRNA表达量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嗜热自养甲烷杆菌DX01菌株的抗胁迫相关蛋白质(甲基辅酶M还原酶I)的分离为研究极端古菌适应极端环境提供了新线索。
丁霞闵航杨卫军
关键词:古菌胁迫
生命科学研究生培养的“五字真经”——以生态学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着重就科学素养养成的实验研究系统训练的五个环节入手,以生态学科为例,介绍了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中科学素养养成的五个方面,即文献阅读、论文设计思考、实验环节训练、口头陈述训练和科学论文撰写,简称"五字真经",同时探讨了学生灵性品质(聪明)和坚忍品质(吃苦耐劳)及良好的实验室氛围在研究生学业成长中的作用。
唐建军陈欣杨卫军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mtPDI外源基因表达体系的构建及耐热性被引量:2
2010年
二硫键异构酶(PDI)是1种重要的蛋白折叠酶,它催化蛋白二硫键的形成和错误配对二硫键的重排,并有抑制错误折叠蛋白聚集的分子伴侣活性。为了研究嗜热自养甲烷杆菌二硫键异构酶(mtPDI)的功能,克隆了mtP-DI基因的ORF区,构建了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mtPDI。将质粒pET-28a(+)-mtPDI和pSJS1240共转化E.coliBL21(DE3)构建E.coli(pSJS1240,pET-28a-mtPDI)过表达系统,实现了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另外,进行了mtPDI对大肠杆菌的热耐受性研究,E.coli(pET-28a-mtPDI)在30℃和IPTG诱导30 min后,在51℃热刺激60 min后能够提高E.coli的生存率。这一结果表明mtPDI在热损伤保护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上述实验结果为嗜热自养甲烷杆菌的二硫键异构酶的抗胁迫机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丁霞闵航杨卫军
关键词:古菌二硫键异构酶纯化热耐受性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过量表达有效提高谷氨酸棒杆菌中L-谷氨酰胺产量被引量:1
2008年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13032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大小为1434bp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A.以大肠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穿梭质粒pXMJ19为载体,将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C.glutamicum Res167,获得重组菌株C.glutamicum Res167/pXMJ19-glnA.在摇瓶发酵水平上,通过IPTG诱导glnA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了发酵液中的L-谷氨酰胺含量.结果显示,与未经诱导的对照菌相比,诱导后的重组菌发酵液中的L-谷氨酰胺产量提高了1.8倍,最高产量达1.54g·L-1.
郑强阮红徐志南杨卫军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L-谷氨酰胺
中华绒螯蟹蜕皮抑制激素基因全长cDNA克隆和重组表达被引量:8
2011年
根据实验室分离自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一种蜕皮抑制激素(Molting-inhibiting hormone,MIH)N端氨基酸测序结果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ACE方法,首次从中华绒螯蟹眼柄中克隆到蜕皮抑制激素基因全长cDNA(Es-MIH,GenBank登录号:DQ341280),该基因全长为1457 bp,开放阅读框为330 bp,编码110个氨基酸(含有35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其成熟肽包含C7-C44、C24-C40和C27-C53三个二硫键,有典型的CHH家族结构域。该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地蟹(Gecarcinus lateralis)MIH同源性最高,达到了85%。Northern杂交和半定量RT-PCR显示蜕皮间期成体蟹仅在眼柄中有MIH基因表达,提示该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组织特异性。利用pCR T7/NT TOPO TA系统重组表达MIH成熟肽,纯化的重组蛋白得率为0.3 g/L,纯化产物经质谱鉴定为中华绒螯蟹MIH。研究解决了CHH家族神经肽在机体中的表达量少,直接纯化较难的问题,为深入研究MIH的作用机制和在生产上控制中华绒螯蟹蜕皮和生长奠定了基础。
孙妍张亦陈刘逸尘王雪惠王宇凡耿绪云孙金生杨卫军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纯化
嗜热自养甲烷杆菌的抗逆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为揭示嗜热厌氧古菌适应极端环境的分子机理,分别在不同温度(50℃,60℃,65℃和70℃)培养嗜热自养甲烷杆菌,利用Real-time RT-PCR研究其二硫键异构酶(mtPDI)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tPDI mRNA在上述情况下都有表达,但当温度偏离菌体最适生长温度(65℃),表达量会提高,在50℃和70℃时达到最大.mtPDI mRNA的表达量在50℃下培养时是最适生长温度(65℃)时的10.3倍,在60℃培养时是最适生长温度(65℃)时的2.7倍,在70℃培养时是最适生长温度(65℃)时的9.3倍.说明mtPDI的表达与温度相关,当偏离最适生长温度时mtPDI mRNA表达上调,以帮助体内蛋白质正确折叠.研究表明mtPDI具有协助嗜热自养甲烷杆菌抵抗外界逆境胁迫的作用.
丁霞彭晓珏闵航杨卫军
关键词:古菌二硫键异构酶胁迫
深海大型生物共生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共生是深海环境特别是还原性环境(如深海热液口、冷泉口、鲸落等)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形式。不同于地表和浅海生物的光合共生微生物,或以肠道微生物为代表的异养共生微生物,由于深海还原环境远离太阳光、富含来自地壳内部的还原性物质,...
杨劲树刘晓丽杨卫军
关键词:深海共生微生物
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6
2014年
以天目山、千岛湖和朱家尖等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背景,阐明野外实习是生物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科学素养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的教学理念;论述"开设野外生物学课程"和"增加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索"面向全国生物学理科基地开放实习"、"与国际一流大学和海峡两岸大学联合开设野外生物学课程"和"以问题为先导的课程性与研究型实习"的教学手段,构建新型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体系。
王国强丁平傅承新杨万喜于明坚杨卫军徐驰褚建君张雪洪乔守怡
关键词:生物学野外实习野外实习基地
浙江省转基因大豆、玉米和番茄的检测调查被引量:1
2009年
食品安全与其原料息息相关,为给政府监管提供依据,同时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转基因作物是目前食品安全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从大豆、玉米和番茄中提取到高质量的DNA,在分别对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玉米内标基因IVR和番茄内标基因PG进行扩增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稳定的定性PCR反应体系,对CaMV35S启动子基因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浙江省市场上大豆转基因阳性机率占57%,玉米和番茄转基因阳性机率各占43%。
张佩华张进杰杨卫军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DNA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