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淋巴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淋巴瘤
  • 2篇金淋巴瘤
  • 2篇抗体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阳性
  • 1篇乙型
  • 1篇乙型病毒
  • 1篇乙型病毒性肝...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因素分析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合并
  • 1篇神经系

机构

  • 6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屈谦
  • 5篇唐加明
  • 4篇陈安薇
  • 3篇梁国华
  • 2篇罗冰
  • 1篇秦自科
  • 1篇冯琳
  • 1篇陈雪梅
  • 1篇张建瑜
  • 1篇彭文明
  • 1篇黄凯清
  • 1篇张治
  • 1篇陈小玲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199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核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进行的ANA检测的71例ITP患者临床资料。71例ITP患者中,ANA阳性20例(28.2%)。42例ITP患者接受了初治方案为泼尼松1mg/(kg·d)的治疗,其中12例ANA阳性(ANA阳性组)。结果治疗第7天,ANA阳性组平均血小板计数增加(16.5±14.0)×10^9/L,ANA阴性组增加(42.7±15.2)×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ANA阳性组平均血小板计数增加(43.1±8.1)×10^9/L,ANA阴性组增加(64.2±14.8)×10^9/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年龄、性别、骨髓巨核细胞数和红细胞沉降率进行调整后,ANA阳性组与ANA阴性组之间血小板计数增加值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A阳性的ITP患者可能对泼尼松治疗反应差。
唐加明陈安薇梁国华屈谦陈雪梅
关键词:抗核抗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泼尼松
乙型病毒性肝炎致淋巴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一例
2007年
患者,男,61岁。乏力、纳差、消瘦20d,于2006年8月22日入院。20d前无诱因开始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无发热、无盗汗及骨骼疼痛,二便颜色未见异常,起病以来体重下降10kg。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查体:体温正常,皮肤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两侧颌下共触及3个0.5cmX1.0cm大小淋巴结,双侧腹股沟均触及1个0.5cmX0.8em大小淋巴结,质地中等,移动度好,无压痛。巩膜轻度黄染。甲状腺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唐加明陈安薇梁国华屈谦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类白血病反应淋巴细胞型骨骼疼痛体重下降体温正常
双抗原ELISA检测结核抗体被引量:7
1992年
双抗原(人型PPD和牛型PPD)分别包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60例肺结核和73例非结核及健康献血员的血清结核抗体。其结果用个体判别法判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1.7%和98.6%,与单个抗原比较有显著意义,且假阳性和假阴性亦明显降低。
屈谦陈小玲张治
关键词:抗体ELISA结核抗体
骨髓检查在289例原因不明发热诊断中的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检查对发热患者诊断的作用。方法对发热病因待查患者2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9例发热患者,诊断急性白血病4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41例,感染性疾病177例(其中有特异性骨髓象改变者45例),正常骨髓象27例。结论通过骨髓检查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明确诊断。
罗冰屈谦冯琳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骨髓检查
重度血小板减少对妊娠合并狼疮患者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度血小板减少症(sever thrombocytopenia,STP)对狼疮合并妊娠患者妊娠结局、产科并发症影响。方法对2006至2011年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SLE性ST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妊娠合并狼疮患者中,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于40×10^9/L)11例(中位数为28×10^9/L,范围为5.38×10^9/LoSTP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常常合并多脏器损害。该组病例中4例胎儿丢失(包括治疗性引产3例、治疗性流产1例),余7例活产,其中早产儿5例,低体重儿4例,新生儿体重中位数为2212g。结论SLE相关的STP患者全身系统性病变严重,经过及时处理,在严密的围产期监测下,注意防治妊娠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张建瑜屈谦唐加明罗冰黄凯清
关键词: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
10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NHL患者入院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间108倒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随访资料,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生存概率进行评估,进一步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5:1,中位年龄48岁。治疗前,61.1%的患者为Ann ArborⅠ~Ⅱ期,ECOG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评分0-1的患者约占总数的93%,乳酸脱氢酶升高见于19.2%的患者,80.6%的患者属于IPI低危组。入院时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ALC≤1×10^9/L)见于35.2%的患者,29.6%的患者有贫血(Hb≤110g/L),26.9%的患者伴有B症状。ALC〉1×10^9/L患者70例,平均Hb为129.2±17.5g/L,而ALC≤1×10^9/L患者38例,平均Hb为98.1±20.6g/L(P〈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年,中位生存时间2.3年,2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2%和39.6%。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ALC≤1×10^7L、Hb≤110g/L、B症状及国际预后指数(IPI)≥2是NHL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ALC≤1×10^9/L、B症状及IPI≥2是NHL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B症状是独立于国际预后指数之外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指标。临床上,根据IPI及简单的临床参数ALC和B症状判断NHL预后.对实施个体化治疗可能具有更大实用价值。
唐加明陈安薇彭文明秦自科梁国华屈谦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
霍奇金淋巴瘤并发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1例被引量:1
2007年
唐加明陈安薇屈谦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副肿瘤综合征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