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抗凝因子蛋白C的抗原和活性检测及其临床评价(综述)被引量:1
- 1989年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发病率为1/16000,在中青年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占5~8%.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成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出血性脑梗塞和动脉血栓形成.此症临床难以确诊,因而实验室诊断至关重要.本文就国外对蛋白C缺陷症的实验研究近况作一扼要介绍.
- 何旭华王振生
- 关键词:蛋白抗原活性检测
- 全文增补中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前状态的研究徐根波,王振生,李翠琴,何旭华,沈良华,张克奇,徐潍生,张家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存在止血功能异常。我们结合临床与免疫指标改变,探讨免疫异常与凝血障碍的内在联系。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60人,男性25人,女...
- 徐根波王振生李翠琴何旭华沈良华张克奇徐潍生张家敬
- 关键词:SLE红斑狼疮血栓前状态
- 抗凝因子蛋白C在肿瘤患者中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89年
- 蛋白C(PC)是新近发现的血浆抗凝因子,在高凝状态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C在体内被血栓调节蛋白(TM)和凝血酶活化后形成活化型PC(APC)介导因子Ⅴa/Ⅷa的灭活并促使血管内皮释放纤溶酶原活化素(PA),发挥抗凝血和促纤溶作用。同时,PC虽不是一种时相反应蛋白,但机体在某些病理状态时可发生显著变化,故可用于临床诊断疾病、观察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国内对PC活性在人群中的分布、正常值及其在各疾病中的病理意义尚缺乏报道。为此。
- 何旭华王振生李翠琴徐根波徐潍生陈宗凡杨骅周明山郑树
- 关键词:蛋白肿瘤凝血酶抗凝因子
- 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物化学及病理生理学
- 1989年
- 血栓调节蛋白是分布于血管内皮表面的质膜蛋白,其理化性质极稳定。在体内参与血液凝固和纤溶过程的调节,通过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改变后者作用的特异性,加速抗凝因子蛋白C的活化,并且抑制血小板在微循环中的聚集释放反应。它有较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可作为蛋白C体外活性检测的工具酶,用于临床各疾病中高凝状态的观察。在某些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中,血栓调节蛋白可作为特异性的表面标志物,指导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 何旭华沈蕾
-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生物化学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