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雪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闭锁
  • 6篇预后
  • 4篇胆道
  • 4篇胆道闭锁
  • 4篇诊治
  • 4篇术后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3篇新生儿
  • 3篇婴儿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炎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预后分析
  • 2篇早产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KASAI术...
  • 2篇出生体重

机构

  • 14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4篇任红霞
  • 14篇孙雪
  • 10篇吴晓霞
  • 10篇靳园园
  • 10篇刘文跃
  • 9篇赵宝红
  • 8篇赵亮
  • 3篇孙小兵
  • 2篇陈兰萍
  • 1篇杨佳
  • 1篇张艳莉
  • 1篇杨敏
  • 1篇段丽琼
  • 1篇张维智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4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肠闭锁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s)、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weight infant,LBWI)先天性肠闭锁(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的预后,探索提高治愈...
任红霞孙雪
胸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微创治疗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的微创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腔镜下新生儿CDH修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产前是否明确诊断、手术时机、手术时间、是否合并疝囊、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资料。结果全组30例患儿,左侧膈疝21例,右侧膈疝9例,产前检查发现CDH 8例,产前诊断率26.67%(8/30);30例均完成胸腔镜下膈疝修补术,其中9例合并疝囊;手术时间65~150 min,平均(100.8±25.8)min;术后需呼吸机辅助支持时间6~141 h,平均(44.8±36.2)h;30例手术患儿中,术后复发4例,复发率13.33%(4/30),其中3例再手术治愈,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死亡;术后院内死亡2例,总病死率为10%(3/30);一次手术治愈率为80%(24/30),总治愈率90%(27/30)。随访时间为术后10个月至6年,目前27例生长发育良好,无复发。结论胸腔镜下治疗新生儿膈疝安全、可行,重视产前评估,掌握微创技巧,可以提高患儿治愈率。
靳园园任红霞吴晓霞赵宝红刘文跃赵亮张晖孙雪郭鑫
关键词:先天性膈疝胸腔镜新生儿
腹腔镜诊治新生儿高位空肠闭锁/狭窄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新生儿高位空肠闭锁/狭窄疾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9年12月于山西省儿童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0例新生儿高位空肠闭锁/狭窄(距屈氏韧带30 cm以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采用腹腔镜手术将患儿分为腹腔镜组(n=66)和开腹组(n=24)。腹腔镜组中,27例距屈氏韧带10 cm以内的Ⅰ型闭锁/狭窄在腹腔镜下吻合完成手术,39例距屈氏韧带10~30 cm的闭锁/狭窄行单部位腹腔镜辅助下扩大戳孔提出体外手术。开腹组患儿均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喂养量达150 mL/(kg·d)]、住院天数、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7.0±24.0)min与开腹组(82.0±24.0)min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开始经口喂养时间、术后全量经口喂养时间和住院天数[(13.3±7.2)d、(19.1±8.1)d和(22.1±8.5)d]均较开腹组[(17.2±7.8)d,(23.7±10.6)d和(27.0±11.8)d]短(均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病死率(1/66 vs 2/24)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6 vs 6/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高位空肠闭锁/狭窄诊治中,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赵宝红任红霞吴晓霞靳园园刘文跃赵亮张晖郭鑫孙雪
关键词:腹腔镜新生儿
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49例新生儿胃穿孔病例。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及预后等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探讨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1)49例患儿中,男29例(59.2%),女20例(40.8%);早产儿30例(61.2%),足月儿19例(38.8%);体重(2450±700)g,范围为1010~5000 g。29例(59.2%)为低出生体重儿。11例(22.4%)有围产期不良事件;17例(34.7%)术前合并感染性休克;6例(12.2%)合并其他消化道畸形。2例(4.1%)有生后窒息复苏史,2例(4.1%)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12例(24.5%)有留置胃管或洗胃史。(2)49例患儿的发病时间为(3.8±2.0)d,47例(95.9%)于生后1周内发病,其中36例于生后≤4 d发病;25例(51.0%)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3)首发症状以单纯腹胀最常见[69.4%(34/49)],12例(24.5%)腹胀伴呕吐,39例(79.6%)患儿术前腹部立位X射线片可见膈下大量游离气体,肝脏受压下移,胃泡影减小或消失。(4)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急诊行开腹探查、胃壁一期修补术。术中见27例(55.1%)穿孔位于胃大弯,5例(10.2%)位于胃小弯,14例(28.6%)位于胃前壁,3例(6.1%)位于胃后壁。33例(67.3%)穿孔长径≥3 cm。术后3例(6.1%)发生切口感染,2例(4.1%)吻合口漏;1例术后48 h发现大量气液胸,再次手术证实为食道重复并食道穿孔。(5)49例中,35例(71.4%)的病因为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4例(8.2%)为损伤,10例(20.4%)为自发性穿孔。(6)49例中,8例(16.3%)死亡,36例(73.5%)存活,5例(10.2%)术后放弃治疗。剔除5例放弃治疗的患儿后,存活组中发病到手术时间≤12 h及穿孔长径<3 cm患儿的比例高于死亡组[61.1%(22/36)与1/8,χ^2=4.404;41.7%(15/36)与
赵宝红任红霞孙小兵吴晓霞靳园园刘文跃赵亮张晖郭鑫孙雪
关键词:胃疾病预后
胆道闭锁Kasai术后相关预后因素分析和对策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Kasai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了解我省BA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行腹腔镜探查、胆道造影确诊胆道闭锁后行Kasai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91例患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患儿自体肝存活率。各亚组之间自体肝存活率的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患儿6个月、1年、2年的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76.9%(70/91)、48.3%(44/91)、36.3%(33/91)。按手术日龄将患儿分为:〈60d(34例)、60-90(含60)d(47例)、90~120(含90)d(8例)和≥120d(2例)组,各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55.8%o(19/34)、44.7%(21/47)、12.5%(1/8)和0(P=0.047)。男、女童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36.4%(16/44)和46.8%(2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有胆管炎发作组(67例)与无胆管炎发作组(24例)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31.3%(21/67)和62.5%(15/24)(P=0.011);黄疸消退明显组(61例)和黄疸消退不明显组(30例)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50.8%(31/61)和23.3%(7/30)(P=0.012);肝功能恢复良好组(53例)和肝功能恢复较差组(38例)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56.6%(30/53)和21.1%(8/38)(P=0.01);Ⅰ型、Ⅱ型、Ⅲ型闭锁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77.8%(719)、66.7%(4/6)和31.6%(24/76)(P=0.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日龄、有无胆管炎发作、黄疸消退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及胆道闭锁分型为影响Kasai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手术日龄、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情况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提高民众对胆道闭锁的认知水平,加强术后随访评
孙雪任红霞吴晓霞赵宝红靳园园赵亮刘文跃段丽琼陈兰萍
关键词:胆道闭锁预后
一例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胎粪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胎粪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胎粪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诊治情况。结果患儿,男,生后因"濒死儿"于某三甲医院行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后转入我中心继续治疗。入院后给予保暖、重症监护、呼吸机支持、强心、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入院第12天开始肠内营养,入院第21天患儿出现腹胀,留置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液渐由白色转为黄绿色。患儿出生后始终无自主排便,腹胀持续加重,采用灌肠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多次行床旁腹部卧位X线片提示肠梗阻且无缓解,于入院第33天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远端胎粪淤积,考虑胎粪性肠梗阻,行双口造口术。术后2周开始肠内营养,20 d后体重增至0.83 kg,术后40 d患儿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超早产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合并简单型胎粪性肠梗阻不易诊断,难与肠神经细胞发育不良症、全结肠型巨结肠等疾病鉴别,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肠造口不失为一种解除梗阻的快速手段;超早产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围手术期管理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刘文跃张维智孙雪任红霞
关键词:胎粪性肠梗阻超低出生体重儿
6个月以内婴儿子宫阴道积液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6个月以内婴儿子宫阴道积液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例子宫阴道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 6例患儿年龄2d至6个月,平均年龄57 d.6例中2例患儿合并尿生殖窦畸形,1例合并泄殖腔畸形,1例合并Muckusick-Kaufman综合征,1例合并阴道斜隔综合征,1例单纯处女膜闭锁.3例伴发单侧肾积水,1例伴发双侧肾积水及球形结肠,1例双手双足多(并)指、趾、先心病,1例伴发双子宫、双阴道、阴道斜膈综合征并肾囊性变.6例患儿均行腹部、盆腔彩超检查,5例行腹部CT或MRI检查和生殖道造影检查,3例行膀胱镜检查,4例行腹腔镜探查.6例均行子宫阴道积液引流,其中1例行处女膜切开引流术,1例行阴道斜隔切除积液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下积液引流(1例同时行肠造瘘术).6例子宫阴道积液患儿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至3年,均未复发.结论 婴儿子宫阴道积液临床罕见,常是泄殖腔畸形或泌尿生殖窦畸形的一种表现,或某些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临床常表现为腹胀、排便排尿困难、盆腔肿物、会阴部异常等,极易误诊、漏诊;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彩超、CT/MRI、造影、术中内镜检查等均有助于正确诊断.全面、正确认识该病以及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对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任红霞张艳莉孙小兵吴晓霞赵宝红靳园园杨敏段利琼孙雪陈兰萍
关键词:婴儿
胆道闭锁患儿Kasai手术后频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Kasai手术后频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因BA行Kasai手术后合并胆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儿6个月内胆管炎发作次数是否≥3次分为频发胆管炎组和偶发胆管炎组,比较两组性别分布、术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行Kasai手术年龄、肝纤维化分级、术前及术后2周肝功能指标和早期胆管炎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频发胆管炎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黄疸清除(jaundice clearance,JC)率及自体肝生存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因BA行Kasai手术后发生胆管炎患儿,其中频发胆管炎组20例,偶发胆管炎组40例,两组患儿性别、术前BMI指数、术前CMV感染、Kasai手术年龄和肝纤维化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胆管炎组术前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偶发胆管炎组(Z=-2.070,P<0.05)。两组患儿术前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169.47±93.53)比(173.96±96.2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242.50(169.68,296.13)比244.50(148.50,297.00)U/L]、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572.00(310.75,895.75)比388.00(245.50,695.25)U/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219.61±73.08)比(207.38±58.63)μmol/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122.70(104.50,163.25)比116.70(81.42,158.35)μmol/L]和白蛋白(albumin,Alb)[(36.27±2.91)比(37.88±4.90)g/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周ALT[(211.23±144.87)比(229.87±104.76)U/L]、AST[162.50(108.17,225.75)比196.50(160.75,235.43)U/L]、GGT[(742.85±438.09)比(584.05±385.31)U/L]、TBIL[136.20(86.05,190.23)比145.50(95.73,213.90)μmol/L]、DBIL[79.85(60.88,122.83)比90.00(61.30,129.30)μmol/L]和Alb[(37.92±5.55)比(39.22±4.55)g/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发胆管�
吴晓霞刘文跃孙雪靳园园任红霞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管炎预后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技术应用于小儿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肛门闭锁并直肠前庭瘘患儿随机分为ERAS组和非ERAS组,其中ERAS组25例,非ERAS组25例。ERAS组采用手术日清晨清洁灌肠1次,术前2 h口服12.6%碳水化合物液体,术中保温、目标导向性补液,术后不留置尿管及术后镇痛等措施;非ERAS组采用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案。两组均采用经肛穴肛门成形术,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开始时血糖、术后24 h血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率。结果两组患儿术前平均年龄、体重、WBC、CRP、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入院时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和非ERAS组患儿麻醉开始时血糖分别为(4.92±0.50)mmol/L和(4.53±0.42)mmol/L;术后24 h血糖分别为(5.03±0.66)mmol/L和(5.96±1.18)mmol/L,WBC分别为(9.97±3.24)×10^(9)/L和(8.28±3.51)×10^(9)/L,CRP分别为(3.63±4.00)mg/L和(9.03±15.77)mg/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为(12.10±6.40)h和(14.00±9.30)h;术中输液量分别为(83.10±32.20)mL和(136.10±68.40)mL;术后静脉输液时间分别为(4.68±1.25)d和(6.60±1.68)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12±1.56)d和(10.56±3.58)d;住院费用分别为(13314.34±2856.86)元和(16088.69±3282.34)元;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12%)和6例(24%);两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88%(22/25)和60%(15/25),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患儿。两组患儿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24 h WBC、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ERAS组麻醉开始时血糖降低,术后24 h血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
刘文跃吴晓霞赵宝红靳园园赵亮孙雪张晖任红霞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肛门闭锁直肠瘘
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疗效的探讨
2023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分析食管狭窄程度与扩张压力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其中男11例,女14例,首次扩张年龄为(54.10±25.93)d,体重(4.35±0.86)kg。收集患儿首次球囊扩张时吻合口狭窄段的管直径和长度,以及使用外径φ8 mm球囊完全充盈情况下进行扩张时,所记录的扩张压力及总扩张次数。依据狭窄直径将患儿分成≤3 mm组与>3 mm组,其中≤3 mm组11例,>3 mm组14例;依据狭窄长度,将患儿分为≤5 mm组与>5 mm组,其中≤5 mm组18例,>5 mm组7例。参照Stooler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25例患儿共进行了104次球囊扩张术,扩张1次的3例,扩张2~5次15例,扩张5次以上7例。1例扩张时发生穿孔,保守治愈,其余吻合口狭窄均得到减轻或治愈,最终全部治愈。φ8 mm球囊完全充盈时容积0.6 ml,各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狭窄直径≤3 mm组与>3 mm组扩张时的压力分别为(332±33)kPa、(252±21)kPa,扩张次数分别为(6.30±2.21)次、(2.47±1.06)次,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狭窄长度≤5 mm组与>5 mm组扩张时的压力分别为(365±33)kPa、(268±38)kPa,扩张次数分别为(6.90±2.22)次、(3.06±1.66)次,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胃镜下球囊扩张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良好,狭窄程度显著影响扩张压力和次数,狭窄程度越大,扩张压力越高、扩张次数越多。
赵亮赵宝红吴晓霞靳园园刘文跃张晖孙雪郭鑫李伟任红霞
关键词:食管闭锁吻合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