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刚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急诊
  • 5篇护理
  • 4篇急救
  • 3篇心肺
  • 3篇心肺复苏
  • 3篇血性
  • 3篇卒中
  • 3篇救护
  • 3篇救治
  • 3篇急救护理
  • 3篇急性
  • 2篇休克
  • 2篇休克早期
  • 2篇溶栓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转运
  • 2篇卒中患者
  • 2篇危重
  • 2篇危重患者

机构

  • 18篇深圳市第二人...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深圳市医学信...
  • 2篇广东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深圳市龙华区...

作者

  • 18篇彭刚刚
  • 12篇谭薇
  • 10篇陈晖
  • 9篇谢小华
  • 6篇荣慧萍
  • 3篇张继文
  • 2篇刘德红
  • 2篇郭钰滢
  • 2篇李林
  • 2篇邓哲
  • 2篇赵中江
  • 2篇姚彬
  • 2篇曾红科
  • 2篇冯永文
  • 2篇王蕾
  • 2篇梁实
  • 2篇李嘉辉
  • 1篇王春霞
  • 1篇许芸
  • 1篇罗艳华

传媒

  • 5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护理研究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在降低院内转运患者生命体征波动率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生命体征波动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835名需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常规转运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852名需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转运和护理干预措施转运,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转运中生命体征波动>20 %比例及意外情况发生率。结果:生命体征波动> 20 %比例:观察组为7.16 %小于对照组的10.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意外情况发生率:对照组10例(3例供氧中断、3例导管滑脱、2例心跳呼吸骤停、2例接收延迟),发生率为1.19 %;观察组6例(2例供氧中断、1例心跳呼吸骤停、3例接收延迟),发生率为0.7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率。
彭刚刚荣惠萍汤东三刘薇谭薇
关键词: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护理干预
社康–医院–志愿者联动培训社区居民急救能力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通过社康-医院-志愿者联动培训社区居民急救能力的模式,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及能力,以观察此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深圳某社区119名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应用社康-医院-志愿者联动培训居民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观察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培训前后急救小常识知晓率;培训前后心肺复苏操作正确率。结果:培训后,居民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急救小常识知晓率、心肺复苏操作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康-医院-志愿者联动培训社区居民急救能力的模式,可提高社区居民急救能力,能充分发挥基层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及公众组织的效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延伸及优化社康医疗服务内容。
谭薇谢小华王春霞荣慧萍魏刚李林谢有赣彭刚刚
关键词:急救能力心肺复苏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危重患者快速血糖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静脉留置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集静脉血测量快速血糖与检验科生化仪测量值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其准确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7月进入我院急诊科抢救室需建立静脉通路和生化血糖检测的危重患者6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法,应用静脉留置针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接肝素抗凝管化验生化血糖(VBG),同时用采血针中剩余的血测量留置针静脉快速血糖(IVBG),比较两者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634组数据,VBG与IVBG范围分别为:1.1-32.5 mmol/L和1.8-30.9 mmol/L,平均值分别为:(8.28±4.50)mmol/L和(8.47±4.39)mmol/L。两者相比较,标准差SD值0.41 mmol/L<0.42 mmol/L,变异系数CV值4.95%<7.5%,符合2016年中国专家共识精确度和准确度标准;两者相关系数r=0.967,大于开展床旁检验室间对比所要求的相关系数0.95;两组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采血针中剩余的血测量快速血糖与生化结果相比较精确度和准确度达到开展床旁快速血糖监测的标准,两者相关性好,而且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彭刚刚陈晖唐红梅汤东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快速血糖急诊危重患者
联合评估式急诊预检分级分诊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定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应用Logistic模型探讨急诊分级分诊各监测指标对病情级别判别的影响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7月我院500例急诊分诊病例,对比传统法监测指标(模型1)、"传统+早期预警评法(MEWS)+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模型2)两种方法建模的拟合优度,分析各指标对病情分级的临床意义。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对Ⅰ~Ⅳ级患者均有显著相关的监测指标有年龄、呼吸、NRS,其中对Ⅱ级患者有显著差异的有年龄(OR=1.053,95%CI 1.026~1.082)、呼吸(OR=1.504,95%CI 1.211~1.868)、NRS(OR=1.372,95%CI1.156~1.628);Ⅲ级患者有年龄(OR=1.037,95%CI 1.021~1.053)、呼吸(OR=1.373,95%CI 1.142~1.651)、NRS(OR=1.395,95%CI1.266~1.538);模型拟合优度比较显示,模型2拟合优度(OR=0.465)高于模型1(OR=0.387)。结论联合评估式分诊有利于优化传统预检分诊监测模式,建立更加便捷、准确、科学的监测指标模型,从而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
谢小华王蕾罗艳华李嘉辉谭薇张剑古楚旋彭刚刚黄文龙潘璐汪云云
关键词:LOGISTIC模型病情评估
辅助腹腔复苏对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肠损伤的动态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辅助腹腔复苏(APR)对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肠损伤的动态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休克组、林格液APR组和透析液APR组4组,每组再分为复苏后1、2、6h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休克组采用常规静脉复苏(回输失血+2倍失血量的生理盐水);林格液APR组和透析液APR组在常规静脉复苏基础上,分别于开始液体复苏时一次性腹腔注射100mL/kg林格液或2.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各组于相应时间点活杀动物,用紫外比色法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肠黏膜损伤评分,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小肠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mRNA表达,取剩余肠组织计算湿/干质量(W/D)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休克组复苏后1h,血浆DAO活性、小肠黏膜损伤评分、小肠组织NF—κB和HSP70的mRNA表达、肠W/D比值即明显升高,除NF—κB mRNA于复苏后2h达高峰外,余各指标均随时间逐渐升高。与休克组比较,透析液APR组复苏后1、2、6h各时间点血浆DAO活性(U/L:8.78±0.76比13.30±1.37,9.67±0.92比16.56±1.61,10.53±0.84比18.31±1.72,均P〈0.05)、小肠黏膜损伤评分(分:1.36±0.31比3.5l±0.66,2.28±0.40比4.02±0.76,2.47±0.38比4.76±0.77,均P〈0.05)、肠组织NF—κB mRNA表达(灰度值:0.658±0.062比0.765±0.067,0.945±0.077比1.158±0.096,0.761±0.062比0.912±0.082,均P〈0.05)、肠W/D比值(3.91±0.26比4.34±0.33,3.96±0.32比4.51±0.40,4.37±0.33比4.99±0.43,均P〈O.05)明显降低,肠组织HSP70 mRNA表达显著增强(灰度值:0.717±0.054比0.635±0.056,0.853±0.068比0.74
邓哲曾红科梁实赵中江冯永文刘德红姚彬黄皓彭刚刚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核转录因子-ΚB热休克蛋白70小肠损伤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9
2020年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1日~2018年8月31日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差异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干预组遵从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院前延迟时间、预后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满意度,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院前延迟时间<2 h的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而院前延迟时间>5 h的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情稳定出院率、转入专科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48 h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d,干预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可知,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未使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及意识障碍(P<0.05)。结论: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可显著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院前延迟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提高满意度。
皮玲丽李丹卉谭薇陈晖张继文彭刚刚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院前急诊院前延迟
双人法心肺复苏培训模式在院内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双人法成人心肺复苏培训模式在院内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对新入职一年内156名护士两两自由分为78组,采用视频教学和自学方法结合高级模拟人进行单人法和双人法CPR培训,一周后对每组进行单人法和交换AB角双人法CPR操作考核,对每组按压成功次数、通气成功次数、开始除颤时间、中断按压时间及满意度进行记录,两种方法考核结果进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两种培训方法均值相比较,按压成功次数,双人法(113.41±39.13)次,单人法(114.08±38.40)次,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气成功次数,双人法(6.50±3.21)次,单人法(6.82±2.55)次,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始除颤时间(s),双人法(83.65±13.43)次,单人法(92.27±14.40)次,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断按压时间(s),双人法(7.98±4.32)次,单人法(35.13±12.25)次,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培训者认为双人法培训模式好。结论两种培训方法,按压和通气质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成功次数总体均偏低,需加强对新入职护士CPR技能培训;双人法CPR开始除颤时间更快,中断按压时间更短,有助于提高复苏质量;94%新入职护士认为双人法CPR更加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许芸彭刚刚谢小华
测压表间断测压致气囊内压力偏差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不同目标压力下,运用手持测压表间断测量人工气道气囊内压力,分析测量值与实际值偏差大小及规律,为手持测压表正确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的实验方法,比较传统测压法与改良测压法测量值与实际值偏差大小及规律。传统测压法通过气管插管模型模拟人工气道实验,在不同目标压力30、28、26 cmH_(2)O,分别用手持测压表间断测量气管导管套囊内压力,分别为传统测压1组、传统测压2组和传统测压3组,快速分离测压表和气囊单向阀,然后再次连接测压表与气囊单向阀,得出每组测量值与损失值,每组重复120次。改良测压法在气囊压力30 cmH_(2)O时,在测压表上连接一个医用三通,三通开关调至45°,充气至30 cmH_(2)O后,连接气囊与三通,转动三通使测压表与气囊连接,得出测压值和损失值,重复操作120次,记为改良测压组。结果传统测压1组、传统测压2组、传统测压3组测量值分别为(23.27±0.88)、(21.15±0.83)、(17.63±1.28)cmH_(2)O,三组目标压力与测量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测压1组与传统测压2组压力损失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测压1组压力损失值小于传统测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测压2组压力损失值小于传统测压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测压组压力损失值小于传统测压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测压组测量值为(29.48±0.45)cmH_(2)O,在目标压力范围内。结论传统手持测压表间断测量气囊内压力,压力损失明显;运用改良后三通测量气囊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压力损失。
彭刚刚潘璐陈柳明刘薇陈晖
关键词:气囊压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院前转运中所关注的问题调查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院前转运过程中关注的问题,采取措施提高转运效率。方法对2020年1月21日—2020年2月9日经医院成功转运的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访谈,总结患者转运过程中关心的问题。结果4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院前转运中关心的问题包括:“入院后是否会相互传染”,占89.36%(42/47);“我是怎么被传染的”,占85.11%(40/47);“家人会不会被传染”,占65.96%(31/47);“疾病能否被治愈”,占53.19%(25/47);“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占48.94%(23/47);“可以带哪些东西入院和费用”,占29.79%(14/47)。结论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转运过程中关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主动采取干预,以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转运效率。
彭刚刚谭薇陈安邦陈晖焦龙
关键词:院前转运以问题为导向不良情绪
聚乙二醇4000对大鼠创伤性休克早期继发肠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4000(PEG4000)对大鼠创伤性休克早期继发肠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休克组、常规复苏组和减阻剂组(静脉输入50μgPEG4000),复苏后2h检测血浆D-乳酸(D—L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肠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计算各组小肠黏膜Chiu’s评分及肠组织湿/干重(W/D)比值。结果与常规复苏组比较,减阻剂组血浆D—LA和TNF-α含量、肠组织ICAM-1和MDA含量、Chiu’s评分及肠组织W/D比值均明显降低,而肠组织SOD含量和DAO活性则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PEG4000可减轻创伤性休克大鼠早期肠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肠组织ICAM-1和TNF-α表达,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邓哲曾红科冯永文赵中江梁实刘德红姚彬孙冀武彭刚刚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