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淑玲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衰
  • 2篇预后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1篇胆红素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再灌注

机构

  • 6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吕明义
  • 6篇邓淑玲
  • 5篇龙晓凤
  • 1篇邱永升
  • 1篇王丽丹
  • 1篇刘海梅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衰程度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均给予利尿药、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药等常规治疗;另选取同期12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比较观察组中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患者的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5-(OH)D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hs-CR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血清25-(OH)D3水平下降,hs-CRP及NT-proBN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25-(OH)D3、hs-CRP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发生MACE患者24例,未发生MACE患者96例;发生MACE患者的血清25-(OH)D3(10.12±1.69)μg/L低于未发生MACE患者的(14.58±2.13)μg/L,hs-CRP(19.38±2.94)mg/L及NT-proBNP(1659.14±326.81)pg/ml均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的(16.29±2.78)mg/L、(1367.28±246.9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邓淑玲吕明义
关键词:预后
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AMI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的80例同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随访结果,若患者在PCI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均纳入为事件组(23例),其余患者作为非事件组(57例)。分别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BIL(14.13±1.54)μmol/L、DBIL(2.96±1.38)μmol/L和IBIL(10.67±1.6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7.03±1.87)、(4.08±0.27)、(13.89±1.92)μmol/L,血清C反应蛋白(13.21±2.55)mg/L高于对照组的(1.99±1.32)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患者血清TBIL(13.58±1.57)μmol/L、DBIL(2.01±1.98)μmol/L和IBIL(9.36±2.65)μmol/L均低于非事件组的(14.61±2.15)、(2.99±1.84)、(10.81±2.57)μmol/L,血清C反应蛋白(14.42±2.97)mg/L高于非事件组的(11.33±2.8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和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时,可增加AMI的患病率。AMI患者在进行PCI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血清胆红素浓度的降低和C反应蛋白浓度的升高可以增加PCI术后的AMI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邓淑玲吕明义龙晓凤
关键词:胆红素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MICU患者痰中检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住院患者痰液中检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致病性,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入住MICU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共分离出24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均取自患者痰液;采用K-B纸片法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采用病例流行病学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采用χ2检验。结果 24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敏感率,最高为阿米卡星62.50%,其次为二甲胺四环素50.00%、庆大霉素20.83%、头孢吡肟16.67%等,对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头孢哌酮等敏感率均较低;同源性分析显示,A基因型10株、B基因型4株、J基因型3株,其他基因型分别为C、D、E、F、G、H、I基因型各1株;A基因型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比率为62.50%,明显高于B型肺部感染率的25.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A基因型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致病性最强,应加强对其进行预防与控制。
王丽丹龙晓凤刘海梅吕明义邓淑玲
关键词: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耐药率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预处理后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180 min,建立心肌I/R模型,并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单独I/R组)、以3个不同浓度即1、10、100 nmol/(kg·ml)的BDNF行预处理后的心肌I/R分为3个组即心肌I/R 1组、心肌I/R 2组和心肌I/R 3组。在I/R结束后,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dp/dt max);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和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利用依文思蓝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比;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总酪氨酸激酶受体B(Total-Trk B)和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B(p-Trk B)水平。结果:与单独I/R组相比,心肌I/R 3个组中大鼠的LVSP、±dp/dt max均逐渐回升,而LVEDP逐渐下降;LDH、肌酸激酶漏出量和MDA含量逐渐下降,而SOD活性逐渐回升;心肌梗死面积占缺血危险区面积比由(47.54±6.35)%逐渐下降至(28.68±4.56)%;心肌细胞凋亡率由(37.89±5.46)%逐渐下降至(10.24±3.05)%,p-Trk B/Total-Trk B水平也随之由(0.16±0.03)逐渐上升至(0.42±0.03)。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预处理能够维持大鼠心肌I/R损伤后的心肌状态及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其受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并通过激活Trk B受体磷酸化发挥作用,表明BDNF预处理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其I/R损伤。
吕明义邓淑玲龙晓凤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心肌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
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110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氧化歧化酶(SOD)水平、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血红蛋白(Hb)水平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TnI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LVEDD和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LVEF(50.95±6.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62±3.95)%,而LVEDD(50.21±3.63)mm和LVESD(40.54±3.03)mm均低于对照组的(57.52±4.22)、(45.66±3.3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水平、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均较治疗前升高, FF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合并贫血患者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和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邓淑玲吕明义龙晓凤
关键词: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贫血心功能
木犀草素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0 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0 mg/kg)及尼莫地平组(15 mg/kg),灌胃给药,共7 d。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比较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测定各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含量及磷酸化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p-JAK2)、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蛋白表达等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脑组织TNF-α、IL-6、IL-1β、Bax、Caspase-3含量及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而脑组织Bcl-2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CAO组比较,木犀草素低、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脑组织TNF-α、IL-6、IL-1β、Bax、Caspase-3含量及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脑组织Bcl-2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木犀草素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该作用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进而减弱炎症反应及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吕明义邓淑玲郭文晏邱永升龙晓凤
关键词:木犀草素再灌注损伤脑缺血JANUS激酶2STAT3转录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