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清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5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汉字
  • 2篇遗址
  • 2篇诗经
  • 2篇农业
  • 2篇农业工具
  • 2篇文化
  • 2篇五谷
  • 2篇古代农业
  • 2篇补释
  • 2篇出土
  • 1篇东汉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新释
  • 1篇学术价值
  • 1篇学术史
  • 1篇学术史研究
  • 1篇研究述论
  • 1篇宇宙观
  • 1篇商代

机构

  • 8篇南阳师范学院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3篇安徽大学

作者

  • 15篇牛清波
  • 2篇牛振
  • 1篇高艳利

传媒

  • 3篇中原文物
  • 2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文艺评论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南都学坛(南...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现代语文(下...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第二届全国博...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阳出土的东汉周世雅买地券补论
2022年
南阳地区新近出土的东汉建宁四年(171)周世雅买地券是中原地区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两件汉代买地券之一,券文共174字,保存完整,价值重大。已有研究在文字释读和文意理解等方面存在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兹在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考释券文字形,疏解券文文意,为汉代历史、文字及思想文化研究提供借鉴。
牛清波高艳利
关键词:东汉买地券
从刻画符号看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重要出土材料.通过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认为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背景.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
牛清波
关键词:汉字区域文化
从“五谷”、“六畜”、“农业工具”看古代农业文明
2010年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到现在并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意文字,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通过对"五谷"、"六畜"、"农业生产工具"所属代表性汉字的分析,我们可以远望到我国古代农业文明。
牛清波牛振
关键词:汉字五谷农业工具古代农业
清华简《耆夜》研究述论被引量:1
2017年
清华简中的经、史类文献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学术史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耆夜》是清华简中的一篇重要文献,共14支简,简长45厘米,简背有次序编号,末简背有篇题。简文讲述武王八年伐黎大胜之后,在文王太室举行饮至典礼,武王君臣饮酒作歌之事。因其内容与《尚书·西伯戡黎》《诗经·唐风·蟋蟀》等传世典籍关系密切,同时关涉到文学、史学、礼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内容,自整理报告发布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目前,学界对清华简《耆夜》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本内容研究,包括文字考释、词句训诂;二是文本性质研究;三是《诗》《书》相关问题研究;四是其它研究。
牛清波
关键词:述论文本内容学术史研究学术价值文字考释
跨湖桥遗址所出刻划符号补释被引量:2
2013年
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可能与数字卦有关的符号类型,对探索文字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符号的释读提出不同看法。
牛清波
关键词:跨湖桥刻划符号补释文明起源
蚌埠双墩遗址放射状刻画符号新释被引量:3
2017年
蚌埠双墩刻画符号时代久远,内容丰富,是研究文字形成和古代文明的重要材料。陶碗腹部的放射状刻画应当视为符号,这些符号反映了先民朴素的宇宙观。刻画有符号的陶碗是倒扣放置的,象征天盖,用于特定的仪式之中。
牛清波
关键词:双墩遗址宇宙观
论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的琢玉工艺被引量:1
2015年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琢玉的基本工艺主要有切割工艺和钻孔工艺。特殊工艺主要有镶嵌工艺、缀合工艺、俏色工艺、成形对开工艺和环形分割工艺。远古先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琢玉工艺,还有治玉的理念。玉雕工艺传承的焦点不能仅局限于技艺,还要更多的关注治玉的思想和文化。
牛清波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商代传承
《诗经》成语演变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对源于《诗经》的成语及其演变进行研究,考察其演变过程。认为社会发展、作家的主观性、讹变、词义的变化是导致《诗经》成语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
牛清波高艳利
关键词:《诗经》成语
(疒木)儿鼎铭文补释
2015年
(疒木)儿鼎中的"(塦攴)"字糅合了两种写法,具有重要价值。"■"应释为"(疒木)"。鼎铭中的"陈侯"是陈国的首位国君"胡公满"。
牛清波
中国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
本文是对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末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所谓刻画符号,是指刻划或描绘在陶器、玉石、龟甲、兽骨、鹿角、木锥上的表示一定意义的符号。这类符号系先民有意刻画而成,是探究远古社会的活化石。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研究对于...
牛清波
关键词:华夏文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