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强

作品数:71 被引量:2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肿瘤
  • 32篇基因
  • 19篇癌组织
  • 16篇膀胱
  • 15篇细胞
  • 14篇癌基因
  • 12篇肾肿瘤
  • 12篇前列腺
  • 12篇膀胱癌
  • 11篇蛋白
  • 11篇肾癌
  • 10篇突变
  • 10篇基因产物
  • 10篇膀胱肿瘤
  • 9篇阴茎
  • 8篇前列腺癌
  • 8篇睾丸
  • 8篇腺癌
  • 8篇P21
  • 6篇肾癌组织

机构

  • 41篇上海医科大学
  • 34篇上海医科大学...
  • 4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蒙特利尔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71篇丁强
  • 67篇张元芳
  • 23篇孙逊
  • 22篇王忠
  • 12篇施达仁
  • 10篇刘本春
  • 9篇王为服
  • 8篇瞿连喜
  • 6篇徐一甄
  • 5篇孔宪国
  • 4篇姚孟树
  • 3篇姜昊文
  • 3篇贾万健
  • 3篇方祖军
  • 3篇王翔
  • 3篇叶烈夫
  • 3篇张永康
  • 3篇邹宇
  • 2篇徐智章
  • 2篇潘文生

传媒

  • 14篇中华泌尿外科...
  • 7篇中国癌症杂志
  • 6篇临床泌尿外科...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癌症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男性学杂志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浙江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国外医学(泌...

年份

  • 1篇2002
  • 15篇2000
  • 11篇1999
  • 9篇1998
  • 9篇1997
  • 21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癌组织中EGFr和p21蛋白的表达评价被引量:2
1996年
应用p2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ras癌基因产物p21和EGFr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现EGFr和p21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的EGFr和p21均定位于肿瘤的细胞膜上。58例膀胱癌中EGFr和p2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6%(34/58)和62.1%(36/58).并且EGFr和p2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术后生存期有关。提示EGFr和p21阳性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判别膀胱癌恶性程度和预测膀胱癌的预后。
丁强张元芳孙逊施达仁
关键词:癌基因膀胱肿瘤EGFRP21蛋白
PCR在检测女阴尖锐湿疣HPV.DNA的应用被引量:7
1996年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8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标本中HPV6和11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7例具有典型组织学特征(空化细胞)和8例组织学特征非典型标本中均检出HPV6和(或)11型病毒。3例原病理诊断为假性湿疣标本中有1例也检出HPV6型病毒。本文结果证明PCR是诊断尖锐湿疣快速,简便,高敏感和特异性强的方法。病因不明的假性尖锐湿疣的发生与HPV感染也有一定的关系。
丁强张元芳付琳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尖锐湿疣聚合酶链反应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附161例报告)被引量:4
2002年
瞿连喜王继功方祖军王翔丁强姚孟树王忠张元芳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B超CT放射免疫法
膀胱癌H-ras基因点突变和ras癌基因产物P21的表达被引量:1
1996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地高辛化寡核甘酸探针杂交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膀眈癌组织中H-ras癌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和基因产物P21蛋白的表达.58例膀胱癌组织中有23例出现H-ras基因的点突变,36例P21蛋白表达阳性,5例正常膀胱组织未见点突变和P21蛋白阳性表达.本组膀胱癌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和P21阳性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多发生在肿瘤临床T2-T4期和分化差的肿瘤,并且与膀胱癌的预后有关、提示H-ras癌基因点突变和P21蛋白阳性表达是膀胱癌的晚期表现,并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
丁强张元芳孙逊施达仁
关键词:膀胱癌基因突变免疫组化
肾细胞癌微血管密度与癌细胞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肾癌)微血管密度与癌细胞转移的相关性,以寻找判断肾癌细胞转移的可靠指标。方法: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8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对32例肾癌石蜡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200倍视野内染色的微血管数(即做血管密度)。根据临床和术后病理检查是否存在癌细胞转移将患者分为两组。结果:有癌细胞转移者平均微血管密度为76±29,无癌细胞转移者为44±20,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做血管密度与癌细胞转移有相关性。结论:微血管密度可作为判断肾癌转移的可靠指标。
王忠刘本春张元芳丁强孔宪国
关键词:肾肿瘤细胞癌微血管密度肿瘤转移
c-myc原癌基因的扩增和表达与阴茎癌关系初步探讨
1996年
c-myc原癌基因的扩增和表达与阴茎癌关系初步探讨丁强,张元芳,孙逊,邹宇,陈秀珍癌基因的发现是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巨大进展之一。随着人们对癌基因与肿瘤发生关系的进一步认识,目前已在人类众多肿瘤中发现c-myc基因的扩增和其蛋白产物的过表达[1,2]...
丁强张元芳孙逊邹宇陈秀珍
关键词:C-MYC原癌基因基因扩增阴茎肿瘤
C-myc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人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1996年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myc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Cmyc蛋白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未发现C-myc和PCNA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的C-myc和PCNA均定位于肿瘤的细胞核内。58例膀胱癌中C-myc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43.1%和62.1%,并且C-myc和PCNA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关。提示C-myc和PCNA阳性表达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相关,并有可能成为评价膀胱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丁强张元芳孙逊施达仁
关键词:膀胱癌癌基因基因表达
CD_(44v8-v10)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CD_(44V8-V10)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22例原发性肾细胞癌及癌周正常肾组织CD_(44V8-V10) mRNA的表达。结果 CD_(44V8-V10) mRNA在肾癌中的表达率为45.5%(10/22),而癌周正常肾组织无表达;有肾周浸润或淋巴结转移者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浸润转移者(P<0.01)。结论 CD_(44V8-V10)与原发性肾癌的浸润转移表型有关。
孔宪国张元芳丁强王忠王为服
关键词:肾肿瘤肿瘤转移
阴茎癌组织中K-ras基因点突变和ras基因产物P21表达的探讨
1996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28例阴茎癌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和ras基因产物P2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28例阴茎癌发现3例存在K-ras基因第12位点突变,12例标本有P21蛋白阳性表达,而癌旁组织P21表达阴性,并且P21阳性表达率与阴茎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提示ras基因的激活在阴茎癌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首先发现了阴茎癌中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点突变和P21蛋白表达阳性。
丁强张元芳潘文生
关键词:阴茎肿瘤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杂交在检测阴茎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中的作用被引量:5
1996年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为一种潜在的癌基因,可能为多种泌尿生殖道肿瘤的致病因子。作者用高敏感的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和核酸杂交方法,检测28例阴茎癌组织中的HPV16,18型病毒,结果表明:阴茎癌组织中HPV16的阳性检出率为50%(14/28),HPV18的阳性检出率为10.6%(3/28)。提示HPV16感染在阴茎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丁强张元芳孙逊
关键词:阴茎肿瘤乳头状瘤病聚合酶链反应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