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娟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蛋白
  • 3篇载脂蛋白
  • 3篇载脂蛋白E
  • 3篇脂蛋白
  • 3篇基因
  • 3篇反应蛋白
  • 2篇凋亡
  • 2篇豆状核
  • 2篇豆状核变性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一氧化碳
  • 2篇一氧化碳中毒
  • 2篇依达拉奉
  • 2篇中毒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凋亡
  • 2篇铜蓝
  • 2篇铜蓝蛋白
  • 2篇细胞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解放军105...
  • 1篇解放军第10...

作者

  • 9篇刘红娟
  • 6篇汪青松
  • 5篇管叶明
  • 5篇刘学春
  • 3篇黄海丽
  • 3篇王静
  • 2篇张骏飞
  • 1篇周可青
  • 1篇刘波
  • 1篇宋海燕
  • 1篇陈从新
  • 1篇王雯
  • 1篇周晶晶
  • 1篇王志伟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肝硬化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以肝硬化为主要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12例误诊为肝硬化的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和误诊原因。结果 12例误诊患者中,发病年龄11~46岁,平均年龄32.6岁,主要见于中年人。病程5 d~6年,平均2.6年,误诊时间最长达29个月,有阳性家族史者3例,均为同胞一代发病。分别有11例和5例患者有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尿铜增加;裂隙灯下角膜K-F环阳性10例。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被误诊,中年不明原因的肝病要注意本病的可能性,此外还应对确诊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筛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刘红娟张骏飞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误诊肝硬化
睡眠障碍与白细胞介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睡眠障碍人群与白细胞介素6(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91例睡眠障碍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血清中IL-6的水平,并与对照组91例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对比结果表明睡眠障碍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IL-6水平差异明显,实验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I05),IL-6水平与睡眠障碍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睡眠障碍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L-6)水平比健康人高,并与睡眠障碍程度有关。
王志伟管叶明刘学春刘红娟周晶晶汪青松
关键词:睡眠障碍白细胞介素6细胞因子
12例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特殊检查结果。结果 12例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诊断延误,发病年龄为11~46岁,7例治疗后症状缓解,其中5例随访1~5年,病情无变化2例(16.6%),死亡1例(8.3%)。结论本病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者居多,易被长期误诊或诊断不明,早期驱铜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张骏飞刘红娟刘波宋海燕陈从新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肝硬化
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的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108例(其中急性脑梗死70例,非急性脑梗死38例)和健康对照者76例,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其Apo E基因型;采用生化全自动仪分别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CRP水平进行测定;对所有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周和2周进行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Apo Eε2、Apo Eε4的频率分别为6.9%和9.7%,而对照组分别为19.1%和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Apo Eε4携带者的CRP明显高于非Apo Eε4携带者(P<0.05);脑梗死患者Apo Eε4携带者的NIHSS评分高于非Apo Eε4携带者的NIHSS评分(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Apo Eε2携带者的NIHSS评分低于非Apo Eε2携带者的NIHSS评分,而急性脑梗死患者Apo Eε4携带者NIHSS评分高于非携带者的NIHSS评分(P<0.05)。结论 Apo Eε2可能为保护因子,而Apo Eε4可能为脑梗死的易感因子;联合检测Apo E基因型、血清CRP含量和NIHSS评分,对判断脑梗死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刘红娟汪青松管叶明刘学春王静黄海丽
关键词:脑梗死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C反应蛋白
脑血管疾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以及相关研究
目的1.研究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 2.探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ApoE基因型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关系。 3.探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ApoE基因型与血...
刘红娟
关键词:脑出血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超敏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依达拉奉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TE-ACMP)组、生理盐水组、依达拉奉组4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4组SD大鼠的空间记忆,以平均逃避潜伏期衡量空间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神经元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ACMP组较正常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而依达拉奉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TE-ACMP组和生理盐水组均显著缩短(P<0.05)。与正常组相比,TE-ACMP组海马CA1区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TE-ACMP组、生理盐水组相比,依达拉奉组海马CA1区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TE-ACMP大鼠受损的空间记忆能力,抑制TE-ACMP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可用于临床防治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刘学春管叶明刘红娟王静汪青松
关键词:依达拉奉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空间记忆海马细胞凋亡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血清MDA水平、SOD活性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迟发性脑病(DEACMP)组、生理盐水组、高压氧(HBO)组、依达拉奉组及联合治疗组。使用腹腔注射一氧化碳的方法制备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模型。染毒后15~28 d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HBO组行HBO治疗,依达拉奉组腹腔注射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组行HBO加腹腔注射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结束后每组分别检测血清MDA水平、SOD活性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①血清MDA、SOD测定结果:DEACMP组小鼠血清MDA含量高于对照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与DEACMP组相比,除生理盐水组外,余治疗组血清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及依达拉奉组MDA含量高于联合治疗组,而SOD活性均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对照组海马CA1区偶见少量凋亡细胞,除生理盐水组外的各治疗组凋亡指数均低于DEACMP组(P<0.05);HBO组及依达拉奉组凋亡指数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HBO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小鼠血清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并可以显著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发生,效果优于单纯HBO或者依达拉奉治疗。
王静汪青松黄海丽管叶明刘学春刘红娟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依达拉奉高压氧凋亡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生命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脐带、胎盘、脂肪组织及部分成年人细胞中。干细胞移植已在血液病、心脏病等领域得到应用,而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已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对骨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移植途径、作用机制、在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刘红娟汪青松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脑梗死
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及相关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探讨脑出血患者apoE基因型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78例(脑出血组)和健康体检者91例(对照组),利用PCR-RFLP技术,测定apoE基因型;采用生化全自动仪分别对TC、TG、LDL-C、HDL-C、空腹血糖和血清hs-CRP水平等进行测定;脑出血患者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脑出血组apoEε4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apoEε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脑出血组TC、TG、LDL-C、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组apoEε4携带者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apoEε4携带者(P<0.05);脑出血组apoEε2和apoEε4携带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apoEε2和非apoEε4携带者(P<0.05)。结论 apoEε4可能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脑出血急性期炎性反应可能与apoEε2和apoEε4有关。
黄海丽周可青汪青松刘红娟刘学春管叶明王雯
关键词:脑出血载脂蛋白E类基因型C反应蛋白质基因频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