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文玉

作品数:26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新生儿
  • 6篇干细胞
  • 5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4篇出生体重
  • 3篇蛋白
  • 3篇低出生体重
  • 3篇低出生体重儿
  • 3篇早产
  • 3篇胚胎
  • 3篇人骨髓
  • 3篇基因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新生儿肺炎
  • 2篇血清
  • 2篇血清SIL-...

机构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血液中心

作者

  • 26篇赖文玉
  • 12篇麦友刚
  • 11篇苏浩彬
  • 8篇张红珊
  • 5篇吴燕云
  • 4篇吴燕云
  • 4篇郑念时
  • 4篇李伟强
  • 3篇李文益
  • 3篇张秀明
  • 3篇项鹏
  • 3篇钟志坚
  • 2篇曾巧慧
  • 2篇薛红漫
  • 2篇刘畅
  • 2篇岑丹阳
  • 2篇欧阳颖
  • 2篇王涛
  • 1篇伍俊
  • 1篇卢妤

传媒

  • 5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经脑室移植后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的治疗作用及观察植入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对大鼠远期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扩增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用CM-DiI标记.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HIE组(n=10)、HIE-hMSC组(n=20).HIE-hMSC组:建立HIE模型后72 h,将hMSC(1×106细胞/μl)5μl采用立体定向移植到乳鼠侧脑室.大鼠6周龄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功能.取大鼠脑组织制作快速冰冻切片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及迁移.部分脑组织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计数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结果hMSC移植到大鼠脑室后能存活至少5周,移植后2周细胞沿移植针道呈条索状分布,并发出红色荧光;移植后5周,细胞分布较前稀疏,损伤组织中可见移植细胞.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有所改善,水迷宫平均逃逸潜伏期HIE-hMSC组(45.5±16.5) s较HIE组(74.5±7.5)s显著缩短(P<0.05),原平台像限的搜索时间HIE-hMSC组(47±10)s显著长于HIE组(36±8)s(P<0.01).HIE-hMSC组左侧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为(94±23)个/mm,较HIE组(61±12)个/mm显著增多(P<0.05).结论 hMSC 经脑室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SD乳鼠后,hMSC能存活至少5周,并迁移至损伤脑组织.大鼠的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有所改善,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增多.
赖文玉刘畅吴燕云麦友刚苏浩彬黄文革欧阳颖张红珊李文益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脑室
新型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导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构建一个组成性表达某特定基因同时携带荧光报告基因和抗生素筛选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目前未见报道。目的:观察新型慢病毒载体pLVpuro/EF1α-PEDF-IRES-EGFP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导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在PEDF基因的两端加上attB位点,构建表达载体pLVpuro/EF1α-PEDF-IRES-EGFP,将表达载体与包装质粒(ViraPowerTM Lentiviral Packaging Mix)共转染293FT细胞。通过多次感染的方法将慢病毒载体导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导后第7天开始使用1~5mg/L嘌呤霉素筛选5d,得到表达PEDF和EGFP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Western、Elisa的鉴定分析。结果与结论:经PCR和测序证实,慢病毒表达载体pLVpuro/EF1α-PEDF-IRES-EGFP构建成功;将其成功导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纯化的过表达PEDF基因的绿色荧光细胞群。
卢晓芳杜晶春李磊赖文玉张秀明李伟强杨霞项鹏
关键词:慢病毒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EDFEGFP
Cdyl基因敲除的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Cdyl基因敲除的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系(iPSC)。【方法】通过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dyl-/-的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将pMx-Oct3/4、Sox2、c-Myc、Klf4和hrGFP五种质粒分别转染Plat-E细胞,收集病毒上清,感染Cdyl-/-MEF获得Cdyl-/-iPSC,并对Cdyl-/-iPS细胞的分子标记及体内外分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取Cdyl-/-胎鼠皮肤,培养得到增殖旺盛的Cdyl-/-MEF。成功包装逆转录病毒并感染Cdyl-/-MEF,得到胚胎干细胞样的Cdyl-/-iPS细胞。该细胞表达AKP、Oct3/4、SSEA-1,在体内外可以分化为三胚层的细胞类型。【结论】Cdyl-/-iPS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特性。Cdyl-/-iPS细胞系的建立为研究Cdyl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细胞模型。
胡晓俊赖文玉万利王涛张秀明李伟强项鹏
关键词: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Nestin-GFP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建系及体外神经分化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Nestin-GFP转基因小鼠的胚胎干细胞(mESC)系,并观察其示踪ES细胞系的神经分化过程。【方法】将E3.5的Nestin-GFP小鼠囊胚接种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上(MEF经γ射线照射失去增殖活性)。4~6d后将自囊胚长出的内细胞团(ICM)继续培养并传代扩增,检测所得细胞Oct-4、SSEA-1和AKP等胚胎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及在体内外向三胚层分化的能力;之后,诱导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及神经胶质样细胞分化,利用免疫荧光检测其标志性抗原。【结果】免疫组化可见Nestin-GFP小鼠胚胎干细胞表达未分化细胞特异性标志Oct-4、SSEA-1,AKP染色呈强阳性,并具有向体内外三胚层分化潜能;在体外诱导其向神经分化,第6d可见到明显的绿色荧光,并与免疫组化Nestin表达部位基本吻合。第12d及第16d分别可见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表达,而此时Nestin的表达较前明显下降。【结论】成功建立了Nestin-GFP小鼠胚胎干细胞系,该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并可用于在体外更直观的监测神经分化的阶段性变化并由此进行调控。
王紫菲赖文玉柯琼李付贵王涛张秀明李伟强项鹏
关键词:NESTIN胚胎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神经分化
人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的方法探讨
2011年
【目的】利用新建系的人胚胎干细胞株SYSU-7,运用胚体形成的方法,探讨不同的分化条件对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方法】首先检测人胚胎干细胞株SYSU-7的Oct4、SSEA4(stage-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4)、TRA-1-60和AKP(Alkaline phosphatase)等胚胎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及体内外三胚层分化的能力;之后,应用含20%KnockoutSerum Replacement(KSR)的培养液和神经干细胞培养液(neural progenitor medium,NPM)分别诱导细胞形成悬浮的拟胚体(悬浮时间为4 d或7 d),然后将拟胚体贴壁于多聚鸟氨酸(Polyornithine,PO)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包被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4~10 d。在分化的不同时间点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胚胎干细胞和神经细胞相关的标志性抗原。【结果】SYSU-7胚胎干细胞表达未分化细胞特异性标志Oct4、SSEA4,TRA-1-60,AKP染色呈强阳性,在体内外具有向三胚层分化的潜能;在体外诱导其向神经分化,结果发现KSR培养液比神经干细胞培养液更有利于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悬浮生长7 d的拟胚体贴壁后出现特征性的玫瑰花环样结构(rosette structure)的时间更早、数量更多。【结论】SYSU-7细胞系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等胚胎干细胞特性。本实验为研究人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提供了新的细胞模型和研究思路。
赖文玉曾巧慧吴燕云成福义李攀龙李伟强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
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2例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全自动换血疗法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 1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全自动换血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平均换血时间为 3h 2 0min ,总胆红素换出率为 4 8.7% ,换血前后血电解质、血糖水平稳定 ,换血过程中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波动。结论 全自动换血疗法操作简便、安全 。
麦友刚赖文玉卢妤苏浩彬
关键词: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电解质血糖水平
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比较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α-INF)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398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分为炎琥宁治疗组(132例)、α-INF治疗组(130例)和其他药物(利巴韦林等)治疗组(136例),三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及血常规无明显差异,具可比性。炎琥宁治疗组予注射用炎琥宁10mg/(kg·d),1次/d,静脉滴注,疗程3~5d。α-INF治疗组予α-INF5万U/(kg·d),1次/d,肌肉注射,疗程3~5d。其他药物治疗组予其他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等)治疗。结果:炎琥宁治疗组和α-INF治疗组在热程、鼻塞、流涕、咳嗽、咽充血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其他药物治疗组,而该两组之间上述各项指标改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α-INF治疗组中23例(17.69%)在肌注治疗2~6h后出现寒战、高热反应,其中3例合并热性惊厥;4例出现粒细胞减少,停药后3~7d恢复正常。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均可取得明显疗效,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炎琥宁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宜作为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岑丹阳赖文玉薛红漫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Α-干扰素
转录因子GATA2在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中调节Tie2基因的表达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在炎症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中转录因子GATA家族成员是否参与了Tie2基因的转录调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TNF-α作用前后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和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中GATA家族成员GATA2、GATA3 mRNA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研究GATA转录因子能否激活Tie2基因启动子,并采用电泳迁移变动分析(EMSAs)和超级迁移率变动试验(super-shift)研究GATA转录因子是否通过与Tie2基因启动子结合,从而激活Tie2基因的表达。结果:TNF-α可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HAECs和HPAECs中转录因子GATA2的表达,高表达的GATA2可与Tie2基因启动子上的(T/A)GATA(A/G)序列结合,激活Tie2基因启动子,从而上调Tie2基因的表达。结论:GATA转录因子家族成员GATA2在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中调节了Tie2基因的表达。
徐令陈小赖文玉伍俊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转录因子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3例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提高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降低病残率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23例出生体质量700—995g[(880.7±93.7)g]、胎龄25^+6 - 31^+4周[(27.2±2,5)周]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儿存活20例,存活率87%。住院时间63~123d,平均(76.5±25.1)d,出院体质量2.45—3.90蚝,平均(2.72±0.48)蚝。出生时窒息需复苏者18例,占78%;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发生率为61%;15例需气管插管常规机械通气治疗,1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93%;早期低血压9例,占39%;胆汁淤积5例,发生率为2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11例,发生率为48%。20例存活出院患儿中,头颅MRI表现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例;2例3只眼出现视网膜病变。死亡3例。结论及时恰当的出生时复苏和对各种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提高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存活率、降低病残率的重要保障。
麦友刚吴燕云赖文玉林海梅张红珊苏浩彬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实验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是围生期窒息所引起的新生儿脑损伤,足新生儿死亡及儿童致残的丰要原因。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均立足于用多种脑细胞活性药物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功能锻炼促进其功能改善,但对已经死亡的脑细胞...
赖文玉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脑病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