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胜男

作品数:13 被引量:17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细胞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仪
  • 2篇冻融交替
  • 2篇植被
  • 2篇植被类型
  • 2篇植物
  • 2篇湿地
  • 2篇太湖
  • 2篇小流域
  • 2篇湖泊
  • 2篇黄河三角洲
  • 2篇浮游
  • 2篇浮游植物
  • 1篇氮素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动态
  • 1篇地下水动态分...
  • 1篇东太湖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李胜男
  • 6篇史小丽
  • 5篇孔繁翔
  • 4篇周建
  • 3篇邓伟
  • 3篇高洪翠
  • 3篇王根绪
  • 3篇范志平
  • 3篇闫加亮
  • 3篇王秀娟
  • 2篇李法云
  • 2篇魏利军
  • 1篇吕玉香
  • 1篇汤龙升
  • 1篇孙学凯
  • 1篇李长暄
  • 1篇谢薇薇
  • 1篇陈丽华
  • 1篇王琼
  • 1篇郭文体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地下水动态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地下水作为三角洲地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整合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以及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surfer软件绘制的地下水埋深等值线图显示地下水埋深的分布规律为沿黄河河道附近地下水埋深较深,滨海以及河间洼地为地下水浅埋区。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的帮助下,采用偏相关分析(Par-tial过程)方法从地下水埋深多年和年内变化两个方面研究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块地下水埋深和降水量、黄河径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多个驱动因子的控制,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地理位置影响程度不同,且多年地下水埋深的序列规律性较差,地下水埋深多年动态和年内动态变化复杂且均不受径流量和降水量影响。东营市引黄灌溉、引黄蓄水(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等)、大型引排水利工程的兴建等可能是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三角洲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
李胜男王根绪邓伟吕玉香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
水沙变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被引量:40
2009年
基于1950—2005年的水文和气象数据及1986、1996和2001年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运用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主要湿地景观格局演变与水文气象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湿地景观面积与水文、气候要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进入黄河三角洲的河流径流量200亿~300亿m^3、输沙量5亿-8亿t是维持湿地景观格局稳定最适宜的径流和泥沙过程;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格局演变的主要分异因素,并与湿地景观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认识将有利于掌握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变化特性,对建立湿地退化预警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李胜男王根绪邓伟胡远满
关键词:水沙变化黄河三角洲湿地
CO_2浓度升高对浮游藻类元素化学计量值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梅梁湾和东太湖的四季原位实验,研究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营养水平淡水生态系统中浮游藻类C、N、P元素计量值的影响.实验设置了270、380和750 ppm共3个CO_2浓度,分别代表工业革命前、当前和IPCC预测的21世纪末的CO_2浓度.结果表明梅梁湾水体营养盐浓度在四季均高于东太湖水体营养盐浓度,但梅梁湾原位实验中浮游藻类C、N、P含量却普遍低于东太湖原位实验中浮游藻类营养元素含量,并且前者在季节上变化更大.CO_2浓度升高使梅梁湾原位实验中浮游藻类C∶P比明显增加,N∶P比略有增加,这种增加归因于藻细胞内C、N含量的升高,而东太湖浮游藻类化学计量值对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不显著.因此浮游藻类元素化学计量值对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程度与水体营养盐的绝对浓度无关,而与浮游藻类的生长是否受营养盐限制有关,只有当藻类生长受到水体营养盐浓度限制时,CO_2浓度升高才会显著改变其元素组成.
王秀娟刘米雪李胜男李胜男
关键词:CO2浓度湖泊营养状况东太湖浮游藻类
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被引量:9
2015年
超微藻广泛分布于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微食物环中起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以来,有关超微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海洋,直到近年来淡水超微藻才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淡水生境中发现的超微藻主要包括真核超微藻和原核聚球藻,而在海洋生境中分布广泛的原绿球藻在淡水环境中则很少被发现。超微真核藻多样性极其复杂,几乎在所有的门类都有发现;而目前在中国湖泊中发现的聚球藻主要以富含藻蓝素的聚球藻为主。影响超微藻生长的因子主要包括营养盐、温度、光照及生物因子(如捕食)等,自然水体的超微藻可能同时受多个以上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由于超微藻细胞微小,形态特征不明显,而且大部分物种不能被分离纯培养,因此传统研究方法受到限制,直至近些年来,荧光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才使我们有机会对超微藻多样性和生态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对淡水超微藻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淡水超微藻的主要类群及其环境影响因子,重点阐述了当前超微藻的研究方法。
李胜男周建魏利军孔繁翔史小丽
关键词:聚球藻流式细胞仪分子生物学技术
辽东山地山杨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辽宁老秃顶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天然山杨林的空间结构特征,为其经营与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保护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山杨天然次生林建立50m×50m的标准地3块,通过分析标准地中山杨、蒙古栎、黄桦、刺楸的胸径结构和树高结构,来反映其林分水平的竞争状态,同时利用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对标准地内各树种的混交度、角尺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山杨、蒙古栎、黄桦、刺楸的胸径和树高分布特征表现出一致性,整体上都呈现正态分布的特点,且山杨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全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5,处于强度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比例达60.0%,作为优势树种的山杨混交度最小,仅为0.45。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48,整体呈随机分布。【结论】在调整森林结构时,应针对顶极或主要伴生树种的角尺度、竞争树胸径和树高分布、混交度来进行空间结构调整,使经营对象具有竞争优势或不受到挤压的威胁,使整个林分的格局趋于随机分布。
周娟陈丽华郭文体李胜男高洪翠李长暄李海燕
关键词:混交度角尺度空间结构
丰水期鄱阳湖超微型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5
2016年
2014年夏季对鄱阳湖进行采样调查,以探究超微型浮游植物在鄱阳湖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丰水期鄱阳湖超微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平均值为1.04×108cells/L,超微蓝藻是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尤其在北部通江湖区,占总超微藻丰度的比例超过80%.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示)贡献率的均值分别为44%和46%.鄱阳湖超微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超微藻丰度和叶绿素a浓度在南部湖区最高,其次是北部湖区,在东部和中部湖区相对较低.北部湖区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和生物量的贡献率全湖最高,分别能达到60%和50%.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盐对超微型浮游植物生长的作用表现不明显,超微藻对总浮游植物净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与水体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体p H值对超微真核藻丰度有显著影响.
周建李胜男王秀娟孔繁翔史小丽
关键词:鄱阳湖丰水期环境因子
河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对冻融交替的响应被引量:9
2013年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地带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热点区域,春季融雪时期的气温变化引起的冻融交替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和氮素流失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河岸带珍珠梅、落叶松和农田3种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与净氮矿化速率对不同冻结温度和冻融频次的响应。结果表明,冻融频次对3种植被类型河岸带土壤可溶性氮影响显著(P<0.05),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峰值,在第10次冻融之后稳定。3种植被类型土壤无机氮含量受冻融交替影响显著升高(P<0.05)。冻融温度对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影响显著(P<0.05),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在第1次冻融之后达到最大值,随冻融次数增加而下降。3种植被类型土壤受冻融交替影响均有一定程度的氮素流失风险,农田土壤无机氮含量本底值较高,土壤氮素随冰雪融水流失风险较大。
李胜男范志平李法云闫加亮高洪翠
关键词:冻融交替河岸带
CO_2升高对枝角类群落结构影响的原位模拟被引量:2
2016年
分别于春、夏两季在太湖梅梁湾进行原位试验,设置3个CO_2浓度梯度,270、380μL/L和750μL/L,以斜生栅藻作为枝角类的食物,研究了CO_2浓度升高对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O_2浓度能促进斜生栅藻生长,显著提高枝角类的食物数量;此外CO_2浓度的变化能显著改变枝角类的群落结构,高CO_2浓度有利于象鼻蟤属、秀体蟤属和春季蟤属的生长,而不利于网纹蟤属的生长。这可能是由于CO_2浓度变化改变了枝角类的食物质量,浮游藻类的C∶P比值随CO_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从而有利于体内含磷量较低,高C∶P的枝角类生长。因此枝角类的群落结构主要受食物质量的影响而与食物的数量无关。研究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太湖浮游动物的影响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魏利军汤龙升李胜男周建孔繁翔史小丽
关键词:太湖枝角类斜生栅藻
长江中下游湖泊超微型真核藻类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用流式分选结合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长江中下游30个湖泊中超微型真核藻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以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超微型真核藻类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的主要因子.长江中下游湖泊大都已富营养化,但超微藻的群落组成差异仍然很大,T-RFLP分析共发现197个T-RFs,有45%的T-RFs(89个)仅在不到3个湖泊中检测到,聚类分析中各湖相似度均低于80%.中营养水平湖泊中多样性指数较高,总氮浓度与超微型真核藻类群落结构显著相关(P=0.006),CCA分析中,第一轴与第二轴共解释了10.0%的超微型真核藻类群落组成的变化.本研究表明,湖泊中超微型真核藻类群落组成的环境异质性明显,其多样性与湖泊营养水平密切相关,此外其它非生物因素对其群落组成也可能存在重要影响.
李胜男史小丽谢薇薇龚伊孔繁翔
关键词:湖泊T-RFLP流式细胞仪多样性
冻融交替对河岸缓冲带土壤无机氮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被引量:24
2013年
辽宁东部山区土壤冻融交替强度和频次变化是土壤氮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大伙房实验林场小流域的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冻融交替对河岸缓冲带土壤无机氮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阐明非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机制,为评估小流域氮素流失风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无机氮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温差的冻融循环对土壤无机氮影响不同,冻融条件为-5℃/+5℃和-20℃/+5℃时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为34.9±0.9 mg·kg-1和37.2±0.8 mg·kg-1,是处理前的1.21和1.41倍;冻融温差和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NH+4-N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土壤冻融后土壤NH+4-N含量是+5℃处理的4—10倍;土壤NO-3-N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对冻融循环的响应显著(P<0.01),冻融交替显著增加了土壤无机氮含量。
范志平李胜男李法云高洪翠闫加亮
关键词:冻融交替无机氮土壤微生物量氮河岸缓冲带小流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