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峰

作品数:39 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臂丛
  • 7篇神经损伤
  • 7篇臂丛神经
  • 5篇神经再生
  • 5篇手损伤
  • 5篇手外伤
  • 5篇周围神经
  • 5篇综合征
  • 5篇桡神经
  • 5篇外伤
  • 5篇超声
  • 4篇交感
  • 4篇交感神经
  • 4篇超声检查
  • 3篇胸廓
  • 3篇胸廓出口
  • 3篇胸廓出口综合...
  • 3篇神经卡压
  • 3篇神经移位
  • 3篇急诊

机构

  • 37篇复旦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新疆医学院

作者

  • 39篇彭峰
  • 35篇陈琳
  • 19篇陈德松
  • 12篇蔡佩琴
  • 8篇方有生
  • 8篇虞聪
  • 7篇杨剑云
  • 6篇沙轲
  • 6篇张莉
  • 5篇顾玉东
  • 4篇顾伟
  • 4篇陈为民
  • 3篇王涛
  • 3篇李斌
  • 2篇吴鹏
  • 2篇张展
  • 2篇黄绍敏
  • 2篇章伟文
  • 2篇艾尔肯·热合...
  • 2篇谢继辉

传媒

  • 21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华医学会手...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目的:观察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3-1999年,用健侧C7神经根移位至桡神经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107例。36 例获得2年以上随访。男31例,女5例;年龄7-44岁...
王天兵彭峰高兴平沙轲方有生陈德松
关键词:臂丛神经再生
文献传递
职业性手外伤回归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
顾伟陈琳虞聪蔡佩琴杨剑云彭峰何永华
高频超声在肱骨骨折合并性桡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陈琳陈为民彭峰顾伟
小切口治疗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研究小于 5cm的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手术切口。方法 对 11例患者用该切口 ,成功地切断了前、中小斜角肌的腱性部分 ,手术时间为 1h左右。该切口为最终用内窥镜治疗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打下了基础。结果  10例的近期疗效良好 ,感觉有明显改善 ,肌力增加 ;1例颈部疼痛不适同术前。结论 采用 5cm及小于 5cm的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切口 ,可切断前、中小斜角肌 ,达到手术治疗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的目的。
陈德松方有生陈琳彭峰顾玉东
关键词:胸廓出口综合征骨骼肌斜角肌切口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与颈椎病的鉴别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分析曾被误诊为颈椎病的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原因及鉴别该两疾病的方法。方法 分析 44例曾被误诊为颈椎病的椎孔外颈神经卡压征后发现 :(1)颈椎病 :多见壮年、老年人。以颈肩部酸痛 ,颈部活动到一个角度时特别痛 ,头颈不知放何处好为主要症状。体征为棘突间有压痛、两项部或颈外侧有压痛 ,仅有 1~ 2根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前臂后上方内侧偶有感觉障碍。颈部痛点局封后无效。 (2 )椎孔外神经根卡压征 :老、壮、青、少年均可发生。以颈肩部不适 ,肢体麻痛 ,患侧上肢不知放何处好为主要症状。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明显压痛点。背部压痛点在脊柱旁并向患侧放射。常见C1至T1多神经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并常可合并前臂后上方内侧、面部感觉障碍。颈部痛点局封立即见效 ,感觉改善、肌力增加。结果 诊断性治疗即颈部痛点局封 ,是鉴别椎孔外神经根卡压征和颈椎病的重要方法。结论 椎孔内外颈神经根卡压征常和颈椎病相混淆 。
陈德松方有生陈琳彭峰
关键词:胸廓出口综合征颈椎椎间盘脱出
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评价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 4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于术后 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得宝松组在各时间点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潜伏期、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 ,有髓神经纤维数和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等的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刘强陈德松方有生陈琳彭峰
关键词:得宝松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糖皮质激素
腋动脉假性动脉瘤伴臂丛损伤的治疗
彭峰陈琳王涛
职业性手外伤回归工作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调查我国职业性手外伤患者一般状况,分析影响职业性手外伤回归工作的因素。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华山医院急诊、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共216名职业性手外伤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队列分析,了解其基本特征、受伤状况、心理学特征、经济及社会支持情况及回归工作状况,分析回归工作结局与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约71.7%的患者在离开医院8个月内成功返回工作,缺勤时间中位数为24d。临床状况、社会支持状况及心理学特征均影响回归工作结局。结论影响职业性手外伤患者回归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未来应建立跨学科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工人工伤后回归工作。
顾伟陈琳虞聪蔡佩琴杨剑云何永华彭峰
关键词:疾病影响状态调查手损伤
急诊手外伤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手外伤病例的构成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对 1999年 1~ 12月在宁波曙光手外科医院就诊的 332 4例急诊手外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31.9岁 ,2 0~5 0岁青壮年占 81.6 % ;在工作时受伤占 76 .9% ,其他原因受伤占 2 3.1% ;开放性损伤占 93.4% ;手指损伤占所有手外伤的 85 .1%。结论 手外伤主要发生在青壮年 ,以工业性手外伤为最常见 。
王欣章伟文陈宏王晓峰周黎明竺枫戚建武滕晓峰彭峰
关键词:手损伤流行病学急诊病因
高频超声在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对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肱骨骨折术后并发桡神经完全损伤的患者,于神经损伤后1~3个月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高频超声诊断检查,28例患者进行了桡神经松解或桡神经修复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结果 按照神经巢状结构、神经瘤以及外部组织压迫神经等三方面,将桡神经损伤分成4型:Ⅰ型4例,Ⅱ型9例,Ⅲa型12例,Ⅲb型7例,Ⅳ型4例.31例患者经神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功能恢复良好;5例(Ⅲb型3例,Ⅳ型2例)患者接受二期功能重建手术,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肱骨骨折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超声诊断可以提供早期、直观以及正确的辅助诊断方法,同时根据超声诊断的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桡神经预后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陈琳陈为民彭峰顾伟
关键词:超声检查桡神经肱骨骨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