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丽丽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ECP-T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DECP-T方案治疗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在我院收治的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DECP-T方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4例患者中CR 2例,VGPR 2例,PR 7例,SD 7例,PD 4例,CR后复发2例,总有效率75%。结论 DECP-T方案为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
- 王继芳魏秀丽任荣香田丽丽苏婷婷吴志敏郭莉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
- 国产新药氟马替尼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层面临床疗效观察的探讨
- 2022年
- 目的研究国产新药氟马替尼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子层面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发Ph+ALL患者28例,其中单纯化疗组10例,氟马替尼联合化疗组18例,按既定时间定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完全缓解(CR)率、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指标,观察氟马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Ph+ALL分子层面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氟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Ph+ALL,在诱导治疗早期(诱导治疗第14天)、诱导治疗第28天、巩固治疗3个月、1年时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缓解、获得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细胞遗传学、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水平,较单纯化疗组均有显著差异,而且2年DFS及OS两组之间也有差异(P=0.0015)。结论氟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Ph+ALL,疗效更好,可产生更深、更快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并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可耐受。
- 魏秀丽田丽丽苏婷婷任荣香李林霞白相斐李晨曦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蛋白质组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蛋白质组学,寻找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记作疾病组和健康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出两组受试者血浆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采用Blast2GO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蛋白互作分析。结果健康组和疾病组受试者血浆中共筛选出34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差异倍数>1.2,P<0.05),与健康组相比较,疾病组患者血浆中有13种蛋白表达上调,21种蛋白表达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差异表达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内,通过干预抗原结合、肽结合、糖胺聚糖结合等分子功能(MF),参与中性粒细胞激活、免疫反应、蛋白级联激活、氧化应激等生物过程(BP);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造血细胞谱系、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等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通路;STRING在线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核糖体蛋白S27a(RPS27A)、血红蛋白(Hb)和JAK蛋白与其他蛋白的相关度较高。结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于造血细胞谱系、JAK/STAT信号通路、细胞黏附分子等代谢途径和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发展,RPS27A、Hb和JAK蛋白可能是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潜在蛋白标志物。
- 郭莉魏秀丽王继芳吴志敏苏婷婷任荣香王承华田丽丽
-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蛋白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 20例复发难治性AML患者给予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5例,病情稳定(SD)4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75%(15/20),1例患者出现Ⅰ度骨髓抑制,其余患者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5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1例因重症感染死亡;1例出现腹痛明显。无黏膜炎发生,未见脱发。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ML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但由于观察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继芳魏秀丽郭莉任荣香田丽丽苏婷婷吴志敏
- 关键词: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
- 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CMCs水平与并发髓外浸润的关系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循环骨髓瘤细胞(CMCs)水平与并发髓外浸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初诊时是否并发髓外浸润将其进一步分为并发组(16例)和未并发组(64例)两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MCs水平和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髓外浸润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CMCs水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髓外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并发组外周血CMCs、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MCs、LDH、β2MG升高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髓外浸润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CMCs、LDH、β2MG单项及联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髓外浸润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3.75%、87.50%、81.25%、75.00%,特异度分别为85.94%、81.25%、84.38%、89.06%,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8、0.898、0.848、0.93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髓外浸润患者外周血CMCs水平较高,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髓外浸润的危险因素,并且对患者并发髓外浸润的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田丽丽王继芳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髓外浸润影响因素
-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观察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在我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地西他滨(25 mg/d×3 d)联合CAG方案治疗,观察2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中CR 10例,PR 5例,总有效率75%。1例患者出现Ⅰ度骨髓抑制,余患者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5例出现肺部感染,其中1例因重症感染死亡。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推荐为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选择方案之一。
- 王继芳魏秀丽郭莉任荣香田丽丽苏婷婷吴志敏
- 关键词:地西他滨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CHOP方案治疗,观察组60例则采用CHOP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HOP联合利妥昔单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其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田丽丽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淋巴瘤CHOP弥漫大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