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晓娟

作品数:35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农村
  • 8篇农业
  • 7篇劳动力
  • 5篇农村居民
  • 5篇村居
  • 4篇新型农业
  • 4篇贫困
  • 4篇资本论
  • 3篇政府
  • 3篇政府与市场关...
  • 3篇中国农村居民
  • 3篇省域
  • 3篇农村劳动力
  • 3篇农村劳动力转...
  • 3篇经济学
  • 3篇劳动力转移
  • 3篇交换权利
  • 3篇《资本论》
  • 3篇城市贫困
  • 3篇城乡

机构

  • 28篇山西农业大学
  • 18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作者

  • 35篇秦晓娟
  • 8篇孔祥利
  • 2篇赵敏
  • 2篇李琳璐
  • 1篇杨燕
  • 1篇王广斌
  • 1篇张子珍
  • 1篇崔登峰
  • 1篇许译文
  • 1篇王兴华
  • 1篇左海霞
  • 1篇高宏伟
  • 1篇王晓东

传媒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山西农经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科学决策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消费经济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经济问题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长江论坛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1996~2011年为样本期,采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得出城乡收入之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和农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等变量的对数这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提出继续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多元转移,同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秦晓娟许译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差距协整关系
城市对中国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依据2236份农民工消费现状调查问卷数据的计量实证检验,从全国层面看,城镇化、自我市民身份认同对农民工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民消费具有显著示范作用;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则没有显著影响。提出如下建议: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增加农民工收入;凸显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提高市民身份认同度;发挥市民的正向"示范"作用,提升农民工消费层次;稳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有步骤、分阶段的全覆盖,并"解套"农民工储蓄。
秦晓娟
关键词:农民工身份认同社会阶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城乡收入差距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被引量:8
2015年
基于1 415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WLS方法,分别从全国、东中西3个区域层面,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性、城镇化率、转移劳动力家庭年收入及农村人均土地经营面积等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结论:在全国、区域层面,选择性变量对城乡差距的作用有正有负,而农村人均经营土地面积变量的扩大均会使城乡差距缩小;东中西区域对比分析得出西部劳动力向省外转移较东中部会使城乡差距缩小。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继续引导和鼓励农村劳动力的多元转移;积极培育新型主体;通过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双向互动减小城乡收入差距。
秦晓娟孔祥利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山西省农业发展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山西农业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和评价,为该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构建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2010—2020年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同时,对比粮食产销平衡区省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格局。[结果]2010—2020年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按照变化趋势将其分为2010—2013年的稳定不变期、2013—2016年的快速发展期以及2016—2020年的缓慢增长期3个阶段。内部5个子系统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趋势差异大,表现为此起彼伏的发展态势。2010—2020年我国粮食产销平衡区各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区域差异性呈现缩小趋势,其中山西省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较慢,农业新业态发展不稳定,尚处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阶段,结合山西省整体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农业转型仍需要时间去深化。
李琳璐杨燕秦晓娟
关键词:农业熵值法
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潜能测度及开发对策研究
尽管消费问题从人类社会诞生起便已存在,但这并不意味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论已经成熟,恰恰相反,迄今为止,学术界仍然正在理解和研究各类消费问题。在中国,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消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
秦晓娟
城乡居民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高位徘徊、消费结构二元并行格局的研究要突破收入数量视角,从收入性质视角予以深刻剖析。基于经典消费理论核心思想,引申出收入的暂时性、流动性、相对性、可预期性和跨期支配性等性质,并采用1991—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收入量既定的条件下,收入性质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向上流动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才能使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农村居民对正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倾向于抑制,而对负向不确定收入的消费则存在棘轮效应;农村居民收入跨期支配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弥合效应。因此,在增加农民收入数量的同时,也应注重其收入性质的改善,才能有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秦晓娟
关键词:收入流动性城乡消费差距二元消费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新境界与新构建被引量:10
2017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理论。构建这一理论体系的目的,就是总结中国经验,概括中国模式,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丰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然而目前,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却处于一种"被边缘化"与"自边缘化"的弱势地位。中国近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探索、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等等,这些不仅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还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反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必须坚持汲取西方经济理论中科学与合理的部分、必须坚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实践到理论、碎片到系统、边缘到主流、本土到世界的四大转变。
孔祥利秦晓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国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差异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被引量:15
2020年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农业发展客体与主体的矫正、规制与引领为依据,构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自然间断分级法探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特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东、中、西区域性递减,粮食主销区、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区域性递减态势。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中等及以下组省域占比高,且高水平组与中高及以下组间有深度断层。省域间农业发展主体水平差异度较发展客体水平差异度突出;二者在五个发展层面表现的差异性程度排序不同;农业发展客体在五大发展层面表现为优势与短板并存,农业发展主体的五大发展需要侧重点各有不同。
秦晓娟
山西传统村落县域空间聚集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传统村落作为乡愁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建筑特色的集中体现。以山西不同县域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eoDa空间分析软件和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测算山西传统村落空间自相关、生成传统村落冷热区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山西传统村落在县域基础上全局Moran's I指数为0.2793,表明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结合Getis-Ord Gi*值产生的冷热区图,晋城市下辖陵川县、高平市、泽州县、阳城县连片区以及阳泉市郊区构成了山西传统村落的热点集聚区。通过空间分析,揭示山西传统村落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山西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特点,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设计、寻找因地制宜发展道路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王兴华秦晓娟王广斌赵敏
关键词:传统村落县域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城市贫困问题的实证分析
2010年
依据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交换权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就业、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及生产方式等。将对这些因素采用灰色系统分析中的灰色关联理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样本数据,确定行为相关序列,在计算出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及综合关联度的基础上,得出关联度排序,即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力排序,以求对城市贫困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秦晓娟
关键词:城市贫困交换权利灰色关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