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琰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英语多模态视阈下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探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传统的识读教育已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培养大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同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的作用,但对多元识读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对各种符号模态在交流中所具备意义潜势的深入了解,学生组织多模态语篇信息时缺乏连贯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提高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 邢琰
- 关键词:多模态多元识读
- 电子防爆盾牌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防爆盾牌,属于电子警用设备,包括盾板,所述盾板靠上部设有观察窗,所述盾板后方设有把手;所述盾板前侧还阵列有高亮发光二极管,所述盾板内部或后侧还包括蓄电池、光源控制器、伺服系统,所述伺服系统在监测到盾板受...
- 段倩张云莉邢琰薛峰
- 文献传递
- 对高职语言教学中外国文化教学现状的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对外国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外国文化教学在高职语言教学中的现状,并指出如何促进文化教学在高职语言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以促进高职语言教学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邢琰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导入多元识读
- 公示语翻译的生态学视角审视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译者,应了解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和所展示信息的状态,准确把握公示语的语言风格,维持公示语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3个层面做出最佳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 邢琰
- 关键词:公示语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
- 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将国际商务谈判置于文化语境中,从跨文化的视角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主要文化要素:价值取向、思维差异、风俗习惯及时空概念等进行分析,指出国际商务谈判文化差异的根源影响其社会成员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并直接影响到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旨在增强谈判者的跨文化谈判意识,促进成功的跨文化商务交流。
- 邢琰
- 关键词:商务谈判跨文化交际文化因素
- 信息时代多模态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 2017年
- 信息时代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观念只涉及个人认知行为,忽视了其他模态系统对意义构建和信息传递的贡献,已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现代化的挑战。在多种符号系统集合而成的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模态的选择和协调、多模态评价体系四方面构建大学英语课堂多模态教学模式;尤其要注意培养和发挥教师作为设计者和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监控者和评估者的角色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多模态意义的构建和传递,提高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 邢琰
- 关键词:多元识读教学设计教师角色
- 旅游翻译的生态学探析——以河南世遗景点“天地之中”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以河南世遗景点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相关旅游文本为语料,探讨生态学视角的旅游翻译实践活动。旅游文本的创作者、译者、旅游文本及其译本的编辑、译文的读者、出版商、赞助人、委托人和审批人等,所有参与旅游翻译这一社会活动的行动者共同组成了旅游翻译网络;居于此网络主体地位的译者,要适应动态变化的外部旅游翻译生态环境,并与翻译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者实现多维互动;此外,译者还要充分考虑语言、文化、交际、社会等各层面的跨文化因素,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做出最佳适应性选择。
- 邢琰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旅游翻译世界文化遗产
- 商务英语实施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 2007年
- 高职高专院校积极实施商务英语专业双语教学改革之时,在教学目标、师资、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培训、加强教学氛围设计等能够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英语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 邢琰姬丽敏
- 关键词:商务英语双语教学
- 大学英语教师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实践现状分析
- 2010年
-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给外语教学带来许多新变化,给广大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信念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教师角色、课程、教学环境等因素所持有的观点,涵盖教师的个人知识及专业知识。
- 邢琰
- 关键词:教师信念交际技能跨文化交际意识个人知识认知图式
- 浅析文化顺应语境下外文作品模糊用语的翻译
- 2013年
- 语言可以包含人类所有最细腻的情感。智慧的人们创造了模糊用语,适度地表达了或含蓄或奔放的情感,正是这种模糊语言的使用,极大程度上拓展了读者的视野和想象空间,也彰显了文字的魅力。这些模糊用语在外文著作中的应用更加体现了文字的美感,而译者在文化顺应语境下的匠心独运,无论是在体现历史文化情结,表达意象美感或传播时代文化上,都达到了英文与中文的完美转换,让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幽香。
- 邢琰
- 关键词:文化顺应模糊用语历史文化意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