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祥瑞

作品数:36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6篇麻醉
  • 7篇手术
  • 5篇直视
  • 4篇心内直视
  • 4篇体外循环
  • 4篇外循环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心内直视术
  • 3篇硬膜
  • 3篇直视术
  • 3篇颅脑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麻醉处理
  • 3篇麻醉期
  • 3篇病人
  • 2篇电凝
  • 2篇心脏

机构

  • 2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0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35篇陈祥瑞
  • 21篇杨天德
  • 19篇陶军
  • 14篇李洪
  • 14篇黄河
  • 12篇杜智勇
  • 11篇谭虎
  • 10篇方平
  • 10篇钟河江
  • 9篇史忠
  • 9篇吴悦惟
  • 6篇方国新
  • 6篇陈大刚
  • 5篇吴悦维
  • 3篇刘桥义
  • 3篇包晓航
  • 3篇黄静
  • 3篇罗刚
  • 2篇徐加志
  • 2篇张艳国

传媒

  • 12篇重庆医学
  • 5篇医疗卫生装备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四川医学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习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TBL教学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发挥学习者团队协作来完成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由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等(2002年)正式提出.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不同,一改以往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状况.TBL教学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式、协作式的拓展性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碰撞,让学生自主的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尤其是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中最大化的激发信息交流,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TBL在大班集中授课中具有很好的优势,尤其是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环境下(层次差异大、学生数量多),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施优势.
隋欣丁岩施莹陈祥瑞孙茂利
关键词:教学法神经内科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教学目的
盐酸格拉司琼防治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杨天德史忠吴悦惟陈祥瑞李洪黄河钟河江方平罗刚谭虎
关键词: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盐酸格拉司琼
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治疗22例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尿激酶脑室注入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2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术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结果全部患者做到一周内血肿引除拔管,无感染及继发性脑积水。结论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尿激酶脑室内注入,可以做到促进脑室内积血机化引流,减轻脑室内积血及其分解产物的不良刺激,并可以做到早期拔管,减少了引起颅内感染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陈大刚陈祥瑞赵静
关键词:尿激酶脑室出血
肺上皮屏障在油酸致肺损伤后肺水肿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油酸型肺损伤时肺泡上皮通透性和肺泡上皮液体清除能力的变化,旨在阐明肺泡上皮屏障功能在渗透性肺水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W 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油酸致伤组。经股静脉注入油酸0.25 m l/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3、6、12、24 h测定肺泡上皮通透性(AEP)、肺泡内液体清除率(ALCR)、总肺水量(TLW)和肺血管外肺水量(EVLW)。结果静注油酸后,大鼠AEP进行性增高,ALCR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同时TLW及EVLW逐渐增加。上述指标均于24 h时相点改变最为显著。伤后24 h,AEP较对照组增高68.7%,TLW和EVLW分别增加44.6%和92.0%,ALCR降低49.4%。结论油酸致伤后,肺泡上皮屏障功能障碍与肺泡水肿形成密切相关,详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陶军杨天德陈祥瑞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水肿油酸
齐齐哈尔市2006~2008年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齐齐哈尔市颅脑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市2006~2008年交通事故资料,并收集相应年份的人口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年共发生事故6496起,呈逐年下降趋势,伤者多分布在20~50岁,以30~40岁为高峰,男性多于女性,第三季度为高发期,占33.82%,周六、周日高于平时,多发时段在10:00~12:00,14:00~16:00,19:00~21:00,凌晨0:00~1:00。驾驶摩托车者、行人和乘非机动车使用者占绝大多数(72.41%)。结论齐齐哈尔市第三季度为颅脑交通伤高发期,应加强交通意外伤害的防控,制定有力的干预措施。
张强赵慧松陈祥瑞徐加志
关键词: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灌注肺的诱因和诊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灌注肺的诱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36 2 8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 1 2例严重灌注肺的发生情况。结果 该组病人严重灌注肺的发生率为同期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 0 .331 %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 (1 2 3.7± 6 4 .3)min。发生灌注肺时 ,血气分析是 :pH7.2 98± 0 .1 30、PaCO2 (6 .4± 1 .4 )kPa、PaO2 (6 .1± 1 .5 )kPa(1kPa =7.5mmHg) ,气道压增加的平均值为 (1 5 .6± 4 .2 )cmH2 O (最高达 5 2cmH2 O) ,中心静脉压为 (0 .93± 0 .5 2 )kPa ,平均心率为 (1 4 9± 1 7)次 /min ,平均动脉压为 (8.5± 1 .3)kPa。平均呼吸机支持时间为 (39.2± 2 7.9)h。 1例患者呼吸机支持 1 1 6h后死亡 ,死亡率为 8.33%。结论 合并心内畸形 (如动脉导管未闭 )引起的肺部异常灌注以及体外循环时间过长可能是灌注肺发生的重要诱因 。
陈祥瑞杨天德陶军杜智勇吴悦惟李洪黄河
关键词:体外循环灌注肺诱因
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病人的麻醉(附20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总结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麻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科 1 996年 1 2月~ 2 0 0 3年 3月 2 0例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方法、循环功能维护和并发症防治等问题。该组病人麻醉前心功能分级 (NYHA1 )心功能Ⅲ级 8例 ,Ⅳ级 1 2例 ,心源性休克 4例 ,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芬太尼、万可松多次给药 ,复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作麻醉诱导 ,术中用GIK溶液或二磷酸果糖作心肌保护。结果 该组病人麻醉诱导基本平稳、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术后低心排4例 (2 0 .0 % ,4 /2 0 ) ,1例肾功能不全 (5 .0 % ,1 /2 0 ) ,2例呼吸功能不全 (1 0 .0 % ,2 /2 0 ) ,3例死亡 (1 5 .0 % ,3/2 0 )。结论 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应着重强调麻醉前心血管功能的维护、对循环干扰小的麻醉诱导、术中心肌和重要脏器功能保护以及术后的呼吸。
黄静杨天德陶军杜智勇吴悦惟陈祥瑞李洪黄河钟河江方平谭虎
关键词:心血管手术急症体外循环麻醉
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的剂量、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手术病人 75例 ,分成鲁米那钠组 (L组 )和 4种剂量咪唑安定组 (M1~M4 )等 5组 ,观察用药前后RR、SPO2 以及镇静、抗焦虑评分。结果 注药后 30min ,M2~M4组SPO2 均有所下降 ,仅M4组与其余各组相比有明显差别 (P <0 .0 5 ) ;镇静、抗焦虑评分提示L组、M1组达到镇静要求的病人有 5 0 % ,M2~M4组则有 73%~ 75 %。结论 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剂量在 0 .10~ 0 .15mg kg较理想 ,但要注意病人的呼吸变化。
杨天德史忠陶军陈祥瑞杜智勇黄河钟河江方平谭虎
关键词: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脉搏氧饱和度
颅脑损伤64例治疗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总结笔者所在医院GOS评分3~8分重型颅脑损伤64例诊治经过,探讨改善预后及减少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46例,非手术治疗18例,采取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结果死亡12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2例,中残9例,恢复良好35例。死亡率(包括植物生存)28.12%。结论早期诊断,具备手术指征积极手术,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重视康复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陈大刚赵静陈祥瑞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欧美达麻醉呼吸机潮气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方国新陈祥瑞杨天德
关键词:麻醉呼吸机传感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