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玖清 作品数:11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佛山市院市合作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电针对MCAO模型大鼠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e NSC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远隔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用线栓法制作MCAO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电针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仅做手术创伤,脑梗死组仅作MCAO缺血再灌注处理;电针组选取"百会"和"大椎"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治疗后第1、7、14天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在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分离出缺血侧海马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组织e NSCs增殖与分化表达。结果 (1)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在第1、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高(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在第1、7、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2)Brd U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比较,脑梗死组缺血侧海马CA1、CA3、DG处Brd U阳性细胞数在第1、7、14天均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Brd U阳性细胞数均增多(P<0.05)。(3)Nestin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海马齿状回Nestin阳性细胞数在第1、7、14天均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Nestin阳性表达增加,但仅第7天差异明显(P<0.05)。(4)DCX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第1、7天DCX阳性细胞增多(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第7、14天DCX阳性细胞增多(P<0.05)。(5)Neu N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海马齿状回Neu N阳性细胞表达在第1、7、14天均增加,但仅第14天时差异明显(P<0.05);与脑梗死组比较,电针组Neu N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但仅第1、14天时差异明显(P<0.05)。(6)GFAP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死组缺血侧海马齿状回GFAP阳性细胞表达在第 谭峰 王健 陈晶 顾勇 詹杰 顾民华 谭玖清 梁艳桂 刘效仿关键词:脑梗死 内源性神经干细胞 神经再生 电针 基于年龄分层的血瘀证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病相对危险度病例对照Mantel-Haenszel分析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伴有血瘀证患者急性脑梗死(ACI)发病的相对危险度,探讨血瘀对ACI发病的影响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将167例ACI患者及161名健康对照者依据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血瘀组及非血瘀组,观察血瘀组患者ACI发病优势比(OR),并进行基于年龄分层的病例对照Mantel-Haenszel分析。结果血瘀与ACI发病呈正相关(OR为5.965,P<0.05);年龄是ACI发病正混杂因素,控制年龄因素后,血瘀者ACI发病风险是非血瘀者的5.931倍(P<0.01)。结论血瘀与ACI发病密切相关,是本病重要危险因素与基本病机。 程南方 谭峰 刘效仿 程馨缘 詹杰 谭玖清 许青 陈嘉慧关键词:血瘀 脑梗死 相对危险度 电针对MCAO模型大鼠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dog... 谭峰 王健 陈晶 顾勇 詹杰 顾民华 谭玖清 梁艳桂 刘效仿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疗效: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对脑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VIP和CBM,搜索有关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11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地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RCT研究12个,累计88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脑卒中患者FMA上肢部分评分[MD=-3.87,95%CI(-6.32,-1.42),P=0.002],FMA整体评分[MD=9.59,95%CI(8.93,10.24),P<0.000 01],BI评分[MD=8.91,95%CI(2.96,14.86),P=0.003]方面,电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脑卒中患者FMA下肢部分评分[MD=2.80,95%CI(-3.29,8.88),P=0.37],临床总有效率[RR=1.10,95%CI(0.94,1.29),P=0.22]方面,电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证据支持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电针可改善该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鉴于本次纳入研究质量偏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詹杰 谭峰 程南方 谭玖清关键词:脑卒中 电针 META分析 三重刺激技术评估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应用三重刺激技术(TST)评估电针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广东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按随机数宁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l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0例,电针组(基础治疗+电针)3l例;另选健康人(不予任何干预)20例测定参考值作为对照。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m-运动功能评分(FMA)、TST评定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I。)及皮质脊髓束传导功能。结果治疗前电针组和对照组NIHSS、MBI、FMA评分及TST测试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4d后电针组和对照组TST测试水平均明硅高于治疗前和健康组;而且电针组TST测试水平[(39.91±31.76)%比(56.45±31.49)%]、总有效率(93.50%比73.33%)、NIHSS(分:2.52±1.93比4.17±3.39)、MBI(分:88.55±11.70比7933±16.70)、FMA评分(分:85.27±16.59比74.17±24.1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电针组TST测试水平与ACI运动功能恢复程度成负卡H关(r=-0.725,P〈O.05)。结论TST是客观评估电针治疗ACI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障碍恢复的检测方法,电针促进ACI运动神经功能恢复与减轻皮质脊髓束损伤等密切有关。 谭峰 王学文 詹杰 谭玖清 刘亚丽 刘效仿关键词:脑梗死 急性 电针 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比较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BM及Wan Fang数据库中关于电针与抗抑郁西药比较治疗PSD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5年12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方法,由2名研究者独立地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4个RCT研究,共计1180例。Meta分析显示:在降低PSD患者HAMD评分方面,电针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77,95%CI(-1.47,-0.07),P=0.03];电针治疗PSD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1,95%CI(1.05,1.19),P=0.000 7];电针组与对照组均有不良反应,其中对不良反应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表明电针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目前证据支持电针治疗PSD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优于抗抑郁西药,但鉴于本次纳入研究质量偏低,本次系统评价不能代替高质量的RCT研究结果,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 詹杰 谭峰 程南方 谭玖清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症 电针 抗抑郁药 电针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程度、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PSD的肝气郁结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35例(基础治疗+电针)与对照组34例(基础治疗);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14日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神经功能及抑郁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第7、14日后,两组NIHS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电针组NIHS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结论电针促进肝气郁结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减轻抑郁症状等机制有关。 谭峰 蒙迪 梁艳桂 谭玖清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症 电针 功能康复 从RhoA通路探讨电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缺血再灌注(I/R)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应用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54只雄性SPF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电针组,每组18只大鼠。假手术组仅做手术创伤,脑梗死组不予任何干预,电针组予电针针刺百会穴、大椎穴,每天1次,每次30 min。各时间点(第1、7、14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定神经功能,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病灶侧海马区勿动蛋白-A(Nogo-A)、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溶血磷脂酸(LPA)蛋白的表达。【结果】第1、7、14天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海马区Nogo-A及LP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第7、14天脑梗死组病灶侧海马区RhoA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第1、7、14天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病灶侧海马区RhoA、Nogo-A及LPA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脑梗死组(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电针抑制大鼠海马区RhoA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谭峰 王健 陈晶 顾勇 詹杰 顾民华 谭玖清 梁艳桂关键词:蛋白表达 中风后情志障碍及其阶段性发展探讨 被引量:5 2017年 中风后情志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康复。对它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对不同情志障碍的阶段性发展的研究与报道并不多。现代医学常将它分为中风后抑郁与中风后焦虑,中医学则认为常见的病理情志包括恐、忧、悲、怒,并且通常按照此顺序先后出现。这种转化的中医理论基础主要是中风后患者气机变化,但现代医学机理并不明确。从生物学的角度,中风后情志障碍的发生与中风时机体生物胺胺含量的下降、Hcy水平升高及炎症反应的激活有关;而反应性机制认为相关事件作为刺激因素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了中风后情志的转化。文章将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分别探讨中风后情志障碍的阶段性发展。 谭玖清 刘亚丽 詹杰 程南方 谭峰关键词:中风 抑郁 电针联合iPSC源性神经网络移植修复比格犬全横断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谭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