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鹿群

作品数:87 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城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8篇挤土
  • 16篇挤土效应
  • 14篇吸力
  • 13篇压桩
  • 13篇静压
  • 11篇预压
  • 11篇静压桩
  • 10篇载力
  • 10篇土体
  • 10篇承载力
  • 9篇混凝土
  • 8篇真空预压
  • 8篇软土
  • 7篇刚度
  • 6篇单桩
  • 6篇有限元
  • 6篇再生混凝土
  • 6篇抗拔
  • 5篇数据监测
  • 5篇数据监测系统

机构

  • 61篇天津城建大学
  • 19篇天津城市建设...
  • 12篇天津市软土特...
  • 10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电建市政...
  • 5篇中国电建集团...
  • 4篇中国市政工程...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1篇青岛求实职业...
  • 1篇华东勘测设计...
  • 1篇阿德莱德大学
  • 1篇天津市河西房...
  • 1篇天津市地下铁...
  • 1篇天津市房屋鉴...

作者

  • 87篇鹿群
  • 18篇苏敏
  • 16篇姜寒
  • 15篇孔晓龙
  • 8篇郭少龙
  • 7篇张建新
  • 7篇刘春龙
  • 7篇高萌
  • 6篇龚晓南
  • 6篇刘寒鹏
  • 6篇张海洋
  • 4篇刘中宪
  • 4篇刘举
  • 4篇陈瑞雪
  • 3篇崔武文
  • 3篇孙世光
  • 3篇彭全敏
  • 3篇周亚东
  • 2篇李慧霞
  • 2篇原建博

传媒

  • 8篇天津城建大学...
  • 6篇岩土力学
  • 5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科技通报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天津城市建设...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工程勘察
  • 1篇人民长江
  • 1篇特种结构
  • 1篇土工基础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地基处理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0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倾斜荷载作用下低裙式吸力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低裙式吸力桩的承载特性,首先将某文献中模型试验的数据用PLAXIS 3D进行模拟,证明模拟的可行性与正确性.然后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详细讨论了倾斜荷载作用下,低裙式吸力桩处于极限平衡条件下的受力状态.最后得出倾斜荷载作用下,不同加载点位置与加载角度对低裙式吸力桩受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随着加载点位置从桩顶板到桩端的移动,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且发生平动破坏的2L/3或3L/4处为最佳加载位置,承载力达到最大;随着角度的增大,承载力逐渐减小,加载角度为60°以上时,加载点位置的改变对桩体的承载力基本无影响.同时分析了加载点位置与角度对旋转中心位置的影响,此外,还发现裙径与裙高,以及土性的改变对最佳加载点位置基本无影响.
苏敏鹿群姜寒柳晓科
关键词:倾斜荷载抗拔承载力
横观各向同性土中静压单桩挤土位移分析
2007年
利用圆孔扩张法,考虑了弹塑性本构关系、自重应力场、大变形和桩-土滑动摩擦等复杂因素,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对横观各向同性土中静力压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出了不同计算参数对土体位移的影响规律。
崔武文鹿群韩红霞
关键词:横观各向同性静压单桩挤土位移有限元分析
基于模型试验的群桩沉桩挤土效应微结构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静压群桩模型试验,运用扫描电镜获取了压桩前后土样的微观结构照片,并运用图象处理技术提取了群桩沉桩前后不同位置处土体微观结构参数,通过对比分析认识到:沉桩前桩周土体结构疏松,孔隙形状不规则,群桩压入后桩群中土体孔隙明显减小,孔隙的方向性增强;群桩压入后,等效直径、平面孔隙率、孔隙周长在地表及一定深度内都有所减小;孔隙个数增多,有土体被挤密的现象,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这种挤密效果更加明显;压桩后土颗粒的圆度和形态比变大,颗粒在几何形态上向扁长方向发展,且孔隙定向性集中于一到两个方向。
张建新孙世光张淑朝鹿群
关键词:群桩挤土效应模型试验微观结构
基于微结构试验分析的沉桩挤土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进行软土中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机理分析,本文模拟桩周土受挤压过程,对软土试样进行室内压缩试验,以压缩时间为控制,分别取施压1、10、20、40、60、240、480、1440min后的试样进行微观结构试验;同时在现场取沉桩前后不同时间的桩周原状土样,平行进行微观结构试验。对试样SEM照片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天津滨海软土在受压后不同时间和沉桩前后的土体孔隙微观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两次微结构试验对比分析,认识了沉桩挤土效应微结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静压桩挤土效应机理和防治沉桩挤土效应提供了参考。
张建新赵建军鹿群牛磊
关键词:滨海软土挤土效应
考虑桩机作用的静压桩挤土效应被引量:4
2007年
为更真实有效地认识静压桩挤土效应问题,从压桩的实际过程出发,提出了考虑桩机作用的半无限土体上刚性板作用竖向荷载结合半无限土体中圆孔扩张的简化模型,并在ANSYS软件平台上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实测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目前通用的轴对称简化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需要考虑静压桩机作为荷载和表面约束的作用.静压桩挤土效应实际上是压桩机竖向压土和桩受压沉入土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鹿群龚晓南马明王建良
关键词:静压桩静压桩机挤土效应力学模型三维有限元模拟
一种海底吸力式三桶基础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吸力式三桶基础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层状剪切模型箱、导管架吸力式三桶基础模型、加载架及伺服加载系统,其中层状剪切模型箱的顶部开口且底部支撑有地震模拟振动台,该层状剪切模型箱内部插接导管架...
程星磊邢建宇鹿群刘中宪刘举周亚东孙晓涵
软黏土中张紧式吸力桶基础循环弱化过程分析
2023年
采用基于Tresca屈服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模型,结合建议的软土刚度弱化模型,通过编制USDFID子程序,建立描述软土中吸力桶基础循环弱化过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针对张紧式吸力桶循环加载模型试验开展三维数值模拟,验证建立的数值方法的合理性,同时分析吸力桶基础的循环弱化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预测吸力桶基础在软黏土中的循环变形和承载能力,描述其荷载-位移曲线的非线性滞回及循环累积特性。增加吸力桶的直径或长度均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基础刚度的弱化,且在用钢量相同的条件下,相较于增加桶径,增加桶长对循环承载力的提升更为显著。
汪明元李娜程星磊陆佳清鹿群
关键词:海上风电黏土循环荷载
再生混凝土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2015年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的剪切性能,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进行了直剪剪切试验,探讨了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再生混凝土剪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剪切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剪应变、峰值剪应力、剪切模量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相同时,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剪应变、峰值剪应力、剪切模量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减小而降低.
王丽鹿群潘秀英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剪切模量
一种海上风电塔筒升降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塔筒升降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海上风电塔技术领域。包括上塔筒和下塔筒,所述上塔筒底端连接有弹性滑动卡接机构,所述下塔筒内部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顶端与所述弹性滑动卡接机构相连接...
程星磊历成健王丕光汪明元鹿群
一种新型减压排水预制桩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减压排水预制桩。包括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模板制桩成型,其表面沿桩身轴向设有凹槽,凹槽内铺设有塑料排水带,用钢筋固定,第一节桩体的排水带底端设有连接环,在预制桩桩尖顶部设有挂钩,所述的挂钩挂接...
鹿群张铭楷陈求杰刘洛源谢宁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