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月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6篇肝硬化
  • 4篇舒芬太尼
  • 4篇吗啡
  • 4篇芬太尼
  • 4篇CX43表达
  • 3篇心室
  • 3篇心室肌
  • 3篇心室肌细胞
  • 3篇信号
  • 3篇药物
  • 3篇片药
  • 3篇缺氧
  • 3篇吸入
  • 3篇肌细胞
  • 3篇复氧
  • 3篇复氧损伤
  • 3篇肝硬化大鼠
  • 3篇阿片
  • 3篇阿片药物

机构

  • 9篇宁夏医科大学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17篇郑月梅
  • 8篇张冬梅
  • 8篇陈学新
  • 6篇王萌
  • 5篇熊利泽
  • 5篇孟尽海
  • 4篇潘华
  • 4篇马汉祥
  • 4篇高小茹
  • 3篇张冰
  • 3篇王建珍
  • 3篇江海峰
  • 3篇刘红
  • 2篇李振洲
  • 2篇温恒
  • 2篇丁向春
  • 1篇施伟忠
  • 1篇朱立宏
  • 1篇李淑芳
  • 1篇杨莉

传媒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2009年西...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RK信号通路在吗啡或舒芬太尼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与Cx43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吗啡或舒芬太尼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其与Cx43表达的关系。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组(M组)、舒芬太尼组(Suf组)、吗啡+ERK抑制剂PD98059组(MP组)和舒芬太尼+PD98059组(SP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组和Suf组缺血前即刻分别股静脉输注吗啡0.3 mg/kg或舒芬太尼3 μg/kg,输注5 min,停止5 min,重复3次。MP组和SP组缺血前10 min静脉注射PD98059 10mg/kg。于缺血30 min和再灌注30 min内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评分(AS)。于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心肌,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总Cx43(t-Cx43)、磷酸化Cx43(p-Cx43)及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组AS升高,心肌p-Cx43下调,I/R组、SP组和MP组心肌t-Cx43和p-ERK的表达下调(P〈0.05);与I/R组比较,M组和Suf组AS降低,心肌t-Cx43、p-Cx43和p-ERK的表达上调(P〈0.05);与M组和Suf组比较,SP组和MP组AS升高,心肌t-Cx43和p-Cx43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吗啡或舒芬太尼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机制与其激活ERK信号通路后上调心肌Cx43表达有关。
张冬梅张冰郑月梅王萌王建珍江海峰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吗啡舒芬太尼心律失常连接蛋白43
舒芬太尼后处理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后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OPCABG)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Ⅱ~Ⅳ级,心功能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舒芬太尼后处理组(SI组),每组20例,其中麻醉诱导F组用芬太尼5μg·kg-1,S组和SI组用0.5μg·kg-1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其余诱导药物各组相同。SI组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通前5min给予0.2μg·kg-1的舒芬太尼,稀释浓度5μg·mL-1,输注时间2min,F组和S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前降支动脉再通后(T2)、术毕(T3)和术后6h(T4)时抽取静脉血样,用ELISA测定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含量。记录各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搭桥根数、手术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计算术后24h心肌收缩力。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胸比、术前LVEF值、液体出入量、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硝酸甘油、多巴胺、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手术时间、搭桥根数、ICU停留时间、在院时间、拔管时间、引流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组术后24h心肌收缩力与F组和S组比较均降低(P均<0.05)。F组和S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浆cTnI和h-FABP浓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组从T1到T4血浆cTnI和h-FABP浓度呈下降趋势(P均<0.05)。T3时,SI组患者血浆cTnI浓度均低于F组和S组(P<0.05);T4时,SI组患者血浆cTnI和h-FABP浓度均低于F组和S组(P均<0.05)。组内比较,T3、T4时血浆cTnI浓度低于T1时(P均<0.05);SI组患者T4时血浆h-FABP浓度低于T1时(P<0.05)。结论舒芬太尼后处理能降低心肌酶cTnI和h-FABP的释放量,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张惟惟郑月梅张冬梅温恒王萌王海滨
关键词:舒芬太尼缺血后处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肌钙蛋白
阿片药物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Cx4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索吗啡和舒芬太尼对新生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增殖情况与缝隙连接蛋白43 (Cx43)及其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I/R组)、吗啡组(MF组)和...
高小茹张冬梅郑月梅王萌张冰
关键词:吗啡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在麻醉诱导前,给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在手术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减少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月梅张冬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麻醉
肝硬化对大鼠异丙酚镇静效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对大鼠异丙酚镇静效力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8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n=18)、轻度肝硬化组(M1组,n=20)和重度肝硬化组(M2组,n=20).M1组和M2组采用四因素法制备大鼠轻度肝硬化和重度肝硬化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静脉注射异丙酚,第1只大鼠的剂量为5.912 mg/kg,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只大鼠的剂量,相邻剂量比为0.85,以翻正反射消失作为判断异丙酚镇静起效的标准.采用序贯法计算异丙酚镇静效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结果 与C组比较,M1组及M2组异丙酚镇静效应的ED50降低(P<0.05或0.01);与M1组比较,M2组异丙酚镇静效应的ED50降低(P<0.05).结论 肝硬化可强化大鼠异丙酚的镇静效力.
陈学新孟尽海马汉祥熊利泽李淑芳郑月梅潘华李振洲
关键词:肝硬化二异丙酚
吸入30%~40%浓度氧对肝硬化大鼠静注丙泊酚镇静效应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吸入较高浓度氧对肝硬化大鼠静注丙泊酚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20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大鼠,吸入空气(21%浓度氧);空气组:肝硬化大鼠,吸入空气(21%浓度氧);高氧组:肝硬化大鼠,吸入较高浓度氧空气(30%~40%浓度氧);空气组和高氧组采用四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大鼠持续吸入空气或较高浓度氧空气1周时,尾静脉静注丙泊酚,测定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意识消失)、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和ED50。结果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空气组和高氧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高氧组较空气组明显缩短(P﹤0.01);ED50测定空气组和高氧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高氧组较空气组明显增加(P﹤0.01);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三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吸入较高浓度的氧可以减弱丙泊酚对肝硬化大鼠的镇静效力。
陈学新闫瑞李振洲郑月梅孟尽海
关键词:氧浓度肝硬化丙泊酚
吸入30~40%氧浓度对肝硬化大鼠静注异丙酚麻醉效应的影响
目的:肝硬化大鼠持续吸入30~40%氧浓度一周,通过尾静脉静注异丙酚,测定大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意识消失)、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和EDS0,观察吸入较高氧浓度对肝硬化大鼠静注异丙酚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分三组,Ⅰ...
陈学新马富强郑月梅潘华
文献传递
SD大鼠尾静脉穿刺置管实用技术被引量:16
2008年
陈学新郑月梅熊利泽丁向春孟尽海马汉祥刘红
关键词:静脉穿刺置管SD大鼠麻醉药物鼠尾
肝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9年
陈学新潘华郑月梅熊利泽
关键词:肝硬化动物模型麻醉药肝脏
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改良的培养方法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简单稳定、可靠的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使分离的心室肌细胞存活率和纯度更高.方法 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Ⅱ型联合消化,分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心使用低转速(750r·6min-1),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使用培养板贴壁细胞的原位计数方法计算存活率,观察心室肌细胞生存过程当中的形态以及心率变化,并以细胞免疫荧光进行心室肌细胞纯度鉴定,结合共聚焦镜下观察心室肌细胞形态结构.结果 最初分离下来的心室肌细胞为圆形,形状饱满,亮度高,培养第1天,心肌细胞多数贴壁,伸出伪足,少数贴壁的单个细胞开始出现搏动,搏动的频率和节律不齐,培养3 ~4d后可铺满成单层,呈大片同心圆状,开始同步搏动,收缩有力,搏动频率多在40~90次·min-1.培养第5~7天的心室肌细胞搏动频率趋于一致,搏动频率多在80 ~ 100次·min-1.直至第9d后细胞的搏动频率逐渐下降,成纤维细胞逐渐优势生长,搏动细胞的比例也逐渐降低,心室肌细胞形态开始明显改变,培养第20天时,部分细胞停止搏动,形态发生很大的改变,心室肌细胞的胞浆出现空泡,原先出现的伪足的地方变细,开始出现断续的表现,细胞大多脱落;免疫荧光显示培养的心室肌细胞纯度达93%以上;平均存活率达96%.结论 改进的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心室肌细胞,提高存活率和心室肌细胞纯度.
高小茹张冬梅郑月梅温恒
关键词:心室肌细胞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