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群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内皮
  • 3篇受体
  • 3篇内皮细胞
  • 2篇心肌
  • 2篇血管
  • 2篇鞘氨醇
  • 2篇细胞肥大
  • 2篇肥大
  • 2篇NA+-K+...
  • 2篇1-磷酸鞘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活化受...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形貌
  • 1篇形貌结构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血功能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王立群
  • 5篇黄巧冰
  • 2篇金春华
  • 2篇陈唐葶
  • 2篇周翔
  • 1篇吴丽丽
  • 1篇罗海华
  • 1篇蔡颖谦
  • 1篇苏磊
  • 1篇姜勇
  • 1篇刘静娴
  • 1篇王达
  • 1篇徐秋林
  • 1篇陈小欢
  • 1篇薛翔
  • 1篇夏健龄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微循环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第九届海峡两...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重建技术观察1-磷酸鞘氨醇刺激其受体2在内皮细胞的表达
2014年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观察1-磷酸鞘氨醇(S1P)刺激下S1P受体2(S1PR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共聚焦三维重建技术与普通单层扫描技术在生物组织功能和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S1P(10μmol/L)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6 h,Western blot检测S1PR2的表达变化;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后,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进行多层层切扫描和单层扫描,层切扫描之后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种技术的优劣。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1P刺激6 h后S1PR2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荧光图像显示,单层扫描时S1P 6 h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层切之后三维重建图像中,S1P刺激后S1PR2荧光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层扫描所得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三维重构图像,并且具有三维立体及图像信息量更全的特点,更能客观的表现出整个细胞特定分子荧光强度的变化。
萧艳王立群黄巧冰
关键词:内皮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MRP8 AND MRP14 IN ALTERING MONOLAYER PERMEABILITY OF HUMAN UMBILICAL ENDOTHELIAL CELL
Myeloid-related protein MRP8,MRP14 and MRP8/14 complexes have been known as important endogenous damage-associ...
王立群陈小欢罗海华姜勇黄巧冰
蛋白酶活化受体1在内皮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在一些炎症反应,如脓毒症的患者中通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轻度凝血功能紊乱仅表现为凝血的激活及高凝状态;重症患者可表现为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其临床表现为广泛的微血管血栓,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在发病机制上,脓毒症时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凝血的过度激活这两者互相作用,即全身炎症反应可以导致凝血的激活,而凝血的激活又可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两者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作为炎症反应中的靶细胞和效应细胞,在诸多循环障碍、炎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包括多种细胞因子、炎性递质和凝血系统的激活,其中心环节就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1].本文对蛋白酶活化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1,PAR1)在内皮细胞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刘静娴徐秋林苏磊王立群
关键词:蛋白酶活化受体INTRAVASCULAR凝血功能紊乱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全身炎症反应受体1
羟基红花黄色素A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
<正>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HSYA(0、1、10和50μM)刺激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别检测内皮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然后采用HSYA(...
王立群陈唐葶李永杰陈妮庞宁波吴剑波
文献传递
Moesin磷酸化在1-磷酸鞘氨醇介导的内皮细胞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鉴于内皮细胞中主要表达moesin及其在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下降和血管通透性升高中的促进作用,我们推测moesin蛋白可能参与高浓度S1P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moesin磷酸化在高浓度S1P介导的...
萧艳王立群黄巧冰
文献传递
应用AFM探讨LPS对离体心肌细胞骨架形貌结构的影响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细菌的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PS)大量释放入血,可以造成内毒素血症,常引起机体广泛的失控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机体最后出现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损害。对体内重要器官——心脏而言,...
王立群
关键词:细胞肥大细胞骨架NA+-K+-ATP酶
文献传递
形态学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入核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核转位,探讨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在核因子κB核转位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用AGE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与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在体外共同培养1 h,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示核因子κB的核转位情况;应用活性氧的抑制剂谷胱甘肽(GSH)、NADPH氧化酶(NOX)抑制剂Apocynin、内皮细胞高表达的NOX亚型NOX4的siRNA和内质网应激的标志性蛋白内质网转膜蛋白激酶1α(IRE1α)的siRNA分别预处理细胞后再给予AGE-BSA刺激,观察核因子κB的核转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BSA可诱导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入核;应用GSH、Apocynin、NOX4 siRNA和IRE1αsiRNA预处理细胞均可抑制核因子κB的入核。结论AGE对核因子κB的移位激活可能通过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途径所介导。
吴丽丽王立群王达黄巧冰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核因子ΚB内质网应激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α辅肌动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骨架蛋白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30min组(I30min),缺血1h组(I1h),缺血1h再灌注2h组(IR),每组各8只。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度(+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度(-dp/dtmax)。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心肌中α-actinin含量和分布。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磷酸肌醇3激酶(PI3K)和磷脂酶C(PLC)含量。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并用PI3K抑制剂(LY-29400)和PLC抑制剂(U-73122)处理细胞,观察其对心肌细胞收缩舒张能力及对α-actinin含量的影响。结果 (1)随缺血时间延长,大鼠LVSP、+dp/dtmax、-dp/dtmax下降,LVEDP升高;再灌注后LVSP、+dp/dtmax、-dp/dtmax回升,LVEDP回落,但不能恢复到缺血前水平。(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到随缺血时间延长,α-actinin出现点状、片状缺失,含量下降。(3)急性缺血过程中PI3K和PLC含量逐渐增加(P<0.05)。(4)应用LY-294002及U-73122后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幅度较缺血组明显增加(P<0.05)。(5)应用LY-294002及U-73122后心肌细胞α-actinin免疫荧光强度较缺血组增加(P<0.001)。结论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的含量减少可能与缺血后PI3K和PLC含量增加有关,并且α-actinin结构与含量变化可能是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陈唐葶周翔王立群金春华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磷酸肌醇3激酶磷脂酶C
Na^+-K^+-ATPase活性降低在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探索内毒素(LPS)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原代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加入LPS(100μg/L)分别刺激1、4和8h后,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心肌细胞并测定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同时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Na+-K+-ATP酶的活性;第二部分,应用Na+-K+-ATP酶抑制剂哇巴因(0.5μmol/L)刺激心肌细胞8h后,测定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同时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100μg/L)作用8h后,单个心肌细胞二维面积、表面积、体积和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大(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100μg/L)作用4和8h后,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哇巴因(0.5μmol/L)作用8h后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三维表面积、体积以及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 LPS可以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LPS引起的Na+-K+-ATP酶活性降低有关。
王立群陈唐葶蔡颖谦薛翔周翔金春华
关键词:NA+-K+-ATP酶哇巴因
干细胞与胃肠道黏膜的自我更新和损伤修复
2012年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近期研究发现干细胞在胃肠道黏膜自我更新和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使胃肠道黏膜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并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目前干细胞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功能和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应用将为胃肠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干细胞在胃肠道黏膜自我更新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
夏健龄王立群黄巧冰
关键词:干细胞胃黏膜肠黏膜自我更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