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春

作品数:24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胰腺
  • 9篇胰腺癌
  • 9篇腺癌
  • 8篇肿瘤
  • 5篇胰腺肿瘤
  • 5篇腺肿瘤
  • 4篇胰腺癌组织
  • 4篇手术
  • 4篇腺癌组织
  • 4篇癌组织
  • 3篇胰腺癌患者
  • 3篇胰腺炎
  • 3篇术后
  • 3篇细胞
  • 3篇腺炎
  • 3篇结石
  • 3篇复发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3篇癌患者

机构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铜陵市人民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安庆市立医院
  • 1篇铜陵职业技术...

作者

  • 24篇雷春
  • 13篇陈炯
  • 9篇李文波
  • 9篇杜敏
  • 7篇汤厚阔
  • 5篇汤志刚
  • 4篇马金良
  • 4篇叶显道
  • 4篇章安庆
  • 3篇侯亚峰
  • 3篇李庆
  • 3篇翟志敏
  • 2篇邵成颂
  • 2篇杨兵
  • 2篇虞德才
  • 2篇孙振阳
  • 2篇尹志强
  • 2篇朱虹
  • 1篇方志恒
  • 1篇余继海

传媒

  • 6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囊切除术后意外性胆囊癌的治疗
2006年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意外性胆囊癌的二次手术方式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1月因诊断为胆囊良性疾病而行胆囊切除,因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而二次行胆囊癌根治术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例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开放性单纯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术后病理:胆囊腺癌13例,鳞癌3例,鳞腺癌1例。初次手术Nevin病理分期:I期2例,Ⅱ期4例,Ⅲ期8例,Ⅳ期3例。二次手术发现淋巴结转移11例,3例有肝转移和远处转移,胆囊床转移2例,胆管转移1例,二次手术Nevin病理分期:I期2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8例,V期3例,术后随访半年到5年,6例死亡,存活11例。结论术中对于胆囊标本的仔细检查可以减少意外性胆囊癌的发生率。二期根治性手术对于部分意外性胆囊癌是有益的。
汤志刚雷春孙振阳刘文斌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
VEGF-C和VEGF-D在胰腺癌中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VEGF-C和VEGF-D在胰腺癌中表达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且比较VEGF-C、VEGF-D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VEGF-C、VEGF-D蛋白在胰腺癌中表达分别为70%(21/30)、73%(22/30)且在胰腺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表达呈下降趋势。VEGF-C、VEGF-D表达与淋巴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性(P<0.05),与胰腺癌组织学分化呈负相关(P<0.001)。结论VEGF-C、VEGF-D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以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VEGF-C、VEGF-D有望成为胰腺癌抗淋巴道转移的治疗的靶蛋白。
雷春陈炯邵成颂虞德才汤志刚马金良
关键词:胰腺癌VEGF-CVEGF-D淋巴转移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21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功20例,中转开腹1例;手术时间80-210 min,平均时间140min。术后发生胆漏2例,胆管残留结石2例,T管不全滑脱1例,T管被缝住1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并发症率低、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效果好的微创手术方式。
尹志强雷春叶显道侯亚峰章安庆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结石胆道镜检查
胰岛细胞瘤的外科诊治分析(附16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胰岛细胞瘤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例经手术治疗,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3例术后血糖均恢复正常,非功能性细胞瘤3例术后腹部症状消失。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中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手术切除胰岛细胞瘤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李文波陈炯杜敏雷春汤厚阔
关键词:胰岛素瘤
原发性骶前肿瘤2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分析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26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B超、CT等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有:经骶尾部切除12例,经腹切除8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2例,肿瘤完整切除20例,部分切除5例,未切除1例。并发症有出血3例、直肠损伤2例、术后骶前感染2例、脓肿形成1例。结论对于原发性骶前肿瘤均应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是切除肿瘤的关键。
邱陆军雷春余继海朱志强王成滕安宝
关键词:脊椎肿瘤畸胎瘤肿瘤多原发性肿瘤治疗方案
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4^-CD8^-T细胞比例与IL-4,IFN-γ含量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与IL-4、IFN-γ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及ELISA法检测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例与IL-4、IFN-γ含量。结果20例胰腺癌患者术前CD4-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为(4.13%±1.81%),术后CD4-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为(6.11%±1.4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IL-4含量为(90.29±24.99)pg/ml,术后外周血中IL-4含量为(71.43±8.39)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外周血中IFN-γ含量为(15.79±5.90)pg/ml,术后外周血中IFN-γ含量为(20.08±6.60)pg/m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D4-CD8-T细胞比例变化可能影响IL-4、IFN-γ含量的变化,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测定CD4-CD8-T细胞比例、IL-4、IFN-γ含量对判断机体的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杜敏陈炯李文波雷春翟志敏马金良李庆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模型的建立
202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及安庆市立医院行TAPP诊治的23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经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操作TAPP的例数(OR=3.337,95%CI:1.357〜8.401)、术中出血量>10 ml(OR=2.925,95%CI:1.027〜8.328)、手术时间>2 h(OR=2.492,95%CI:0.885〜7.014)、疝囊最大直径>5 cm(OR=2.675,95%CI:1.018〜7.031)、嵌顿疝(OR=7.329,95%CI:2.162〜24.56)是经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五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实际值比较接近预测值,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33(95%CI:0.814〜0.851),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准度较好。结论操作TAPP的例数、术中出血量>10 ml、手术时间>2 h、疝囊最大直径>5 cm及嵌顿疝是经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精准度较高,可以指导医务人员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健吴永红邹旺生韩亮鲍时明程康文雷春王磊张国平高励斌
关键词:复发腹腔镜疝修补术
胰腺癌组织中Heparanase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Heparanase1(Hpa1)表达与胰腺癌侵袭性及其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7例胰腺癌组织中Hpa1表达,分析Hpa1的表达与胰腺癌侵袭性、临床病理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pa1在胰腺癌、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9%(24/37)、56.8%(21/37);原发性胰腺癌组织中Hpa1表达与胰腺癌TNM分期、累及神经和血管与否、包膜完整与否以及是否有淋巴转移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Hpa1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a1表达与胰腺癌的侵袭性和局部浸润、临床分期、以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胰腺癌组织中Hpa1过度表达可能促进胰腺癌浸润生长与转移,Hpa1有望成为抑制胰腺癌侵袭与转移能力的靶蛋白。
雷春章安庆陈炯侯亚峰叶显道
关键词:胰腺肿瘤侵袭性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处理方式的选择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胆囊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处理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院肝胆胰脾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治愈的48例胆囊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结果 48例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胆囊管结石大小与位置采用不同方式将胆囊管远端部分敞开,用弯分离钳自胆总管向胆囊管方向交替推挤的方式处理胆囊管结石,均取得满意疗效。其中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2例,一例胆漏引流后痊愈,一例腹腔出血后进腹止血,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灵活运用LC的处理技巧是腹腔镜胆囊管结石手术成功的关键,且应重视发现和处理胆囊管结石,避免遗漏,如疑有结石,胆囊管游离要充分,以便开放取石后便于夹闭胆囊管残端,操作切忌粗暴,避免胆管损伤,胆漏。
雷春章安庆叶显道侯亚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结石
heparanase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在肿瘤扩散与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阻止肿瘤细胞扩散与转移的主要屏障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nbrane ,BM) ,ECM和BM主要由结构蛋白和糖胺聚糖两种成分构成。糖胺聚糖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ean,HSPG) ,heparanase基因在易发生扩散与转移的肿瘤细胞表达上调且表达的产物能降解HSPG,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文中着重阐述heparanase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调节与在肿瘤扩散与转移中的作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陈炯雷春
关键词:HEPARANASE肿瘤侵袭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