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双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镇痛
  • 4篇竖脊肌
  • 4篇超声
  • 3篇术后
  • 3篇超声引导
  • 2篇胸膜
  • 2篇镇痛效果
  • 2篇神经阻滞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切除
  • 2篇椎旁
  • 2篇椎旁神经
  • 2篇椎旁神经阻滞
  • 2篇肋骨
  • 1篇多发肋骨
  • 1篇胸膜纤维板
  • 1篇胸膜纤维板剥...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修复术

机构

  • 8篇航天中心医院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于双
  • 7篇杨占民
  • 3篇赵尧平
  • 2篇刘硕
  • 2篇林艳君
  • 1篇陶岩
  • 1篇郑翔丽
  • 1篇付强
  • 1篇郑少强
  • 1篇陶德强
  • 1篇王庚

传媒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可测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测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针,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可测压的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针包括针体、压力传感器、注射管路和单向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针体的靠近针尖的一端;注射管路连接在针体的另一端,单向阀位于注...
于双杨占民高光雅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在慢性脓胸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 ESP)阻滞对慢性脓胸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慢性脓胸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0~7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ESP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E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两组均行全身麻醉,E组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ESP阻滞,术毕均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E组超声下胸椎旁间隙显示情况,ESP阻滞20 min后在锁中线处感觉阻滞范围;记录两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停留时间、术后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术后1、4、12、24、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结果 E组有24例胸椎旁间隙显示不清,ESP阻滞20 min后感觉阻滞节段为4.9±1.0。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G组(P<0.05),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术后1、4、12、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阻滞对慢性脓胸患者是一种安全的镇痛方法,能够提供有效的术中及术后镇痛。
赵尧平于双郑少强陶岩王庚
关键词:慢性脓胸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超声引导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放性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性肾脏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T组,n=3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n=30)。T组患者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单次给予0.5%罗哌卡因20ml,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法。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注药前(T0)、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手术开始时(T3)、术毕时(T4)的MAP、HR,记录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术后1h(T5)、4h(T6)、8h(T7)、12h(T8)、24h(T9)、36h(T10)时VAS评分。结果 G组较T组患者手术开始时MAP、HR波动更为明显(P<0.05),其余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大于T组,PACU停留时间明显长于T组(P<0.05),术后T组患者T5~T9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G组(P<0.05),T10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肾脏切除手术能够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减少术中全麻药物的用量。
于双林艳君杨占民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超声引导镇痛
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在微创漏斗胸修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微创漏斗胸修复术(MIR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行MIRPE的青少年患者60例,男52例,女8例,年龄14~18岁,BMI 15~23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青少年患者分为两组:ESPB联合全麻组(E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30例。E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G组行单纯全麻,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PCIA按压次数、PCIA舒芬太尼用量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E组术后2、6、12、24、48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G组(P<0.05),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PCIA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G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微创漏斗胸修复术。
于双付强刘硕杨占民
关键词:漏斗胸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术后镇痛
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肋骨肿瘤切除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肋骨肿瘤切除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肋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复合ESPB组(E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0例。E组患者全身麻醉前超声引导下实施ESPB,在肋骨肿瘤所在节段给予0.5%罗哌卡因20 ml,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后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记录E组患者阻滞20 min后腋中线处感觉阻滞节段,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诱导后、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术毕即刻的MAP和心率,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患者术后1、4、12、24、36 h时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E组患者ESPB 20 min后感觉阻滞节段为(5.2±0.9)个,E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及切皮时、术毕即刻的MAP、心率均低于G组(P<0.05),术后1、4、12、24、36 h E组患者静息VAS评分、活动VAS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低于G组(P<0.05),E组患者满意度高于G组(P<0.05)。结论ESPB应用于肋骨肿瘤切除术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提供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患者满意度高。
于双赵尧平杨占民
关键词:超声监测肋骨骨肿瘤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多发肋骨骨折(MRFs)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择期行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患者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ESPB联合全身麻醉组(E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29例。E组于麻醉诱导后在侧卧位下实施超声引导下ESPB,给予0.5%罗哌卡因0.4 ml/kg。记录麻醉诱导前、出PACU时、术后24、48 h的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气分析、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0~24 h、24~48 h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术后24、48 h的IL-6和TNF-α浓度。结果与G组比较,E组出PACU时、术后24、48 h的FVC明显增大(P<0.05),PaCO_(2)、静息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G组比较,E组术后0~24 h、24~48 h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与G组比较,E组术后24、48 h的IL-6和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可为MRFs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促进术后早期呼吸功能的恢复。
于双王笑凡林艳君郑少强杨占民赵尧平
关键词:肋骨骨折用力肺活量超声引导
一种地面液体收集装置及地面液体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液体收集装置及地面液体收集器,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该地面液体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液体收集组件和浮体,壳体包括上接口和下接口,上接口设置于壳体的上部,与负压吸引器连接,下接口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液...
王笑凡陶德强于双杨占民
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与腰丛阻滞对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镇痛效果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比较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和腰丛阻滞(lumbar plexus block,LPB)对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直接前入路TH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股沟上髂筋膜间隙阻滞组(S组)和腰丛阻滞组(L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前实施神经阻滞,S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S-FICB,L组患者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下实施LPB。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两种阻滞方法的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时间以及阻滞30 min后患者大腿前侧、外侧和内侧皮肤感觉阻滞情况;记录患者术后2、8、12、24、48 h静息VAS疼痛评分,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结果S组超声成像时间、穿刺时间短于L组(P<0.05),L组患者大腿内侧皮肤感觉消失的患者例数多于S组(P<0.05),L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于S组(P<0.05)。两组患者阻滞30 min后大腿前侧、外侧、内侧感觉阻滞率,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术后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ICB对于直接前入路THA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术后镇痛效果与LPB相似。
于双刘硕郑翔丽赵尧平杨占民
关键词:腰丛阻滞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