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丹

作品数:19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术后
  • 5篇认知功能障碍
  • 5篇术后认知
  • 5篇术后认知功能
  • 5篇术后认知功能...
  • 5篇麻醉
  • 4篇老年
  • 3篇天线
  • 3篇卫星
  • 2篇定向天线
  • 2篇信号
  • 2篇手术
  • 2篇通信
  • 2篇图像
  • 2篇全麻
  • 2篇终端
  • 2篇肿瘤
  • 2篇卫星通信
  • 2篇卫星信号
  • 2篇老年患者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空军总医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吴丹
  • 5篇杨晓明
  • 4篇陈智
  • 3篇杜丹
  • 3篇周云
  • 2篇安小凤
  • 2篇韩彦中
  • 2篇刘强
  • 2篇张冰
  • 2篇代刚
  • 2篇袁静
  • 2篇秦洁
  • 2篇孟娜
  • 2篇刘君
  • 1篇纪筠
  • 1篇金问森
  • 1篇张洪义
  • 1篇张秀
  • 1篇汪志
  • 1篇唐永红

传媒

  • 3篇空军医学杂志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钠在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在我院治疗的6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入选时间自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将其按照盲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预防及护理,研究组30例采用常规剂量的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比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3.33%),数据对比有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有助于预防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罗来斌王敏华吴丹王克强林洪武车河龙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腹部外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种结合北斗定位定向设备的便携天线伺服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合北斗定位定向设备的便携天线伺服控制装置,涉及卫星天线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控制模块、北斗RDSS设备、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倾角测量模块、云台控制模块、北斗卫星定位定向模块和北斗卫星天线,控制模块包...
杨万君苌军红吴丹孟松赵毅杜丹周云
文献传递
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清醒健忘慢诱导麻醉和快诱导麻醉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的腰椎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清醒健忘慢诱导组(M组,n=50)和快诱导组(K组,n=50),术中全凭静脉麻醉维持。于麻醉诱导前(A1)、拔管后(A2)、术后第1天(A3)、术后第3天(A4)、术后第7天(A5)5个时间点采集2组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和S100蛋白(S100P)的浓度。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早期POCD;于入室后静卧5 min(T1)、麻醉诱导后即刻(T2)、插管后即刻(T3)、手术开始(T4)、手术结束(T5)、拔管后即刻(T6)6个时间点记录2组患者的血压(SBP/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脑氧饱和度(Sct O2);并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一般情况。结果T1时,M组HR较K组快(P<0.05);T2时,M组SBP较K组高(P<0.05);T4时,M组Sct O2较K组高(P<0.05)。A3、A4时,K组IL-6较M组高(P<0.05);A2、A3、A4时,K组HMGB1较M组高(P<0.05)。与A1时比较,A3、A5时2组IL-6均明显升高(P<0.05),与A2时比较,A3时2组IL-6均明显升高(P<0.05)。与A1时比较,A2、A3和A4时K组HMGB1明显升高(P<0.05),A3时M组HMGB1明显下降(P<0.05)。K组术后第3天POCD 10例(20%),M组1例(2%)(χ~2=8.274,P<0.01);K组术后第7天POCD 8例(16%),M组0例(0),(χ~2=6.658,P<0.05)。结论清醒健忘慢诱导麻醉方式比快诱导麻醉方式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低。
吴丹杨晓明陈智
关键词:麻醉诱导插管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一种定向天线的对准方法、对准装置及终端
本发明适用于天线对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定向天线的对准方法、对准装置及终端。其中,基于具有定向天线的本端设备,该本端设备还具有第一定位天线和第二定位天线,所述对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定位天线观测的指定的定位卫星的第一卫星信...
杨万君周云杜丹吴丹韩帅路瑜亮张效天何占林苌军红代刚张冰马征韩彦中刘强秦洁
文献传递
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右美托咪定和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及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老年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右美托咪定组(n=50)、乌司他丁组(n=50)和联合组(n=50)。对照组为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组采用术中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乌司他丁组采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联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乌司他丁。四组患者均采用快诱导和全凭静脉麻醉。检测麻醉诱导前、拔管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和术后第7天时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HMGB1、S100P和TNF-α)浓度。于术前1 d、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观察四组POCD发生率、炎症因子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延长(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联合组在各时间点脑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IL-6和HMGB1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P<0.05);乌司他丁组术后HMGB1和S100P低于对照组,TNF-α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右美托咪定组和乌司他丁组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4%,6%vs 20%,P<0.05);联合组(14%)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右美托咪定组和乌司他丁组POCD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2%vs 16%,P<0.05);联合组(6%)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或乌司他丁可降低老年患者围术期POCD的发生率,但联合使用两种药物不能降低POCD的发生率。
吴丹陈智杨晓明刘君纪筠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麻醉老年人乌司他丁
美国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特点及启示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借鉴美国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建设先进做法,为我国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建设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 通过情报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梳理分析美国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体系构成和建设特点。结果美国建立了军地一体的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体系,具备分级建设、分区部署、分工明确、模块建设、军地共建等5个特点。结论 建议通过对接建设标准、强化联合演训、统筹力量布局、协调专业整合等措施,推进我国核化生应急医学救援力量体系建设。
胡雪军刘玥蒋伟杨鸽吴丹司淯宏李泽烨陈活良任杰鱼敏
关键词:应急医学救援
超声下膈肌移动幅度对全麻苏醒期拔管的指导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期超声下膈肌运动幅度对全麻苏醒期拔管的指导意义。方法全麻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择期手术患者91例,其中男47例,女44例。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肋缘下右锁骨中线与右腋前线中点,以肝为声窗,待患者肌松监测仪TOF恢复至90%为拔管标准,分别记录男性和女性麻醉前、TOF恢复至50%、70%、90%(拔管)、拔管后10分钟及30分钟平静呼吸时右侧膈肌运动幅度。结果本研究未出现拔管失败病例。与麻醉前比较,TOF恢复至50%、70%时膈肌运动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OF 90%时,膈肌运动幅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膈肌运动幅度>14mm;拔管后10分钟、30分钟膈肌运动幅度与TOF90%(拔管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胸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当膈肌运动幅度>14mm时可考虑拔管。
安小凤王兆吴丹
关键词:麻醉复苏超声
微波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辅助肝切除在治疗肝原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4-01~2016-01来我院行肝部分切除的58例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波组是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37例,对照组是非微波辅助肝切除患者21例。其中微波组腔镜手术7例,开腹手术30例;对照组腔镜手术4例,开腹手术17例。微波组术前在超声引导下或腹腔镜直视下、开腹直视下行微波消融,使肝切缘凝固化,减少肝切除时肝创面出血。记录手术方式、术中出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有无阻断肝门情况等。结果腹腔镜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无明显胆漏及出血,腹腔镜微波组较腹腔镜对照组出血较少(P=0.004),住院时间短(P=0.000),二者手术时间无差异(P=0.821);开腹手术患者中1例术后因继发胸腹水,肝功能衰竭死亡,开腹微波组较开腹对照组出血较少(P=0.037),手术时间短(P=0.042),二者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927)。结论微波辅助肝切除可有效地减少出血,减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可能,增加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尤其对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能有效控制出血,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陈智徐新保赵刚吴丹张洪义
关键词:微波消融肝切除
HER-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检测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手术切除的478例胃腺癌患者的石...
吴丹
关键词:胃肿瘤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文献传递
基于边缘检测和图像分割的超声诊断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3
2020年
传统的超声诊断机器人控制系统数据接收量小,控制有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边缘检测和图像分割研究了一种新的超声诊断机器人控制系统;系统设计硬件设计部分将硬件理论划分为4个模块进行操作,首先利用RFM63系列无线通信模块加大对数据信息的初步连接力度,提升获取信息的准确性,接着选取角度传感器改善控制系统内部传感角度,为系统操作增加有利信息,利用性能较好的陀螺仪与加速度计对数据进行控制处理,优化传统控制系统,增强数据传导与传输性能,最后选择相应的微控制器进行系统核心控制,以此完成系统硬件设计操作,并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软件进行处理,掌控数据基本信息,同时根据不同的数据控制需求加大数据操控,简便程序设计步骤,缩减系统运行时间,提升控制效率,进而获取效果更佳的软件设计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系统数据接收量平均提高了15.21%,控制有效率增强了22.52%,该设计能够获取较为精准的数据信息,缩减了控制系统的操控时间,减少投入消耗,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
许林孟娜袁静吴丹
关键词:边缘检测图像分割机器人控制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