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璟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血管
  • 2篇代谢
  • 2篇血管疾病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夹层
  • 2篇主动脉夹层患...
  • 2篇夹层
  • 1篇代谢紊乱
  • 1篇弹力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合并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血管

机构

  • 9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作者

  • 9篇陈璟
  • 3篇郑红英
  • 2篇杨丽娟
  • 2篇白芳芸
  • 2篇陈孟
  • 2篇何军
  • 1篇夏珂
  • 1篇朵银莉
  • 1篇李臻
  • 1篇杨锐英
  • 1篇赵梅
  • 1篇吴嘉荔
  • 1篇陈志娇
  • 1篇朱芩
  • 1篇杨秀莲
  • 1篇黄丽娟
  • 1篇黄丽娟

传媒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心理学通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ST2及APN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可溶性ST2蛋白(soluble ST2,s ST2)、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心衰组)99例,同时选取同期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住院的无心力衰竭的患者65例(前心衰阶段组32例,前临床心衰阶段组33例),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健康体检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的s ST2、APN及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并分析s ST2、APN与BNP、左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心衰组血浆s ST2、APN、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前心衰阶段组(P均<0.01),心衰组APN水平高于前临床心衰阶段组(P<0.01);2)血浆s ST2、APN、BNP水平在心功能Ⅱ、Ⅲ、Ⅳ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逐渐增高(P均<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浆s ST2、APN与BNP、NYHA分级呈正相关(P均<0.01),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s ST2、APN水平明显升高,与BNP及NYHA分级呈正相关,因此两者可以作为心衰患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郑红英赵梅朵银莉黄丽娟白芳芸陈璟陈孟杨锐英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脂联素
75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752例住院AD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季节分布和临床分型特点,并总结其合并症、并发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AD患者男女性比例为4∶1,好发于40~60岁人群,平均年龄(52.63±11.47)岁。发病季节以春、秋、冬季为主。疼痛是AD最主要的症状,A型与B型夹层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5.65%和93.98%。肢体麻木、晕厥和休克主要出现在A型患者中,与B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型患者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B型患者(P均<0.001)。心包积液、肺部感染和急性肾衰竭多发生于A型患者(P均<0.05),高血压和马凡氏综合征多见于A型患者(P均<0.05)。结论AD好发于40~60岁的男性,最主要的症状是疼痛,A型患者更危重。
陈璟吴嘉荔吴嘉荔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危险因素18年回顾性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背景 主动脉夹层(AD)一旦发病,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据国外流行病学统计,AD的发病率为5/百万~30/百万,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目的 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8年来收治的AD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死亡率,以及AD诊治策略变迁与进展。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AD患者752例。分析AD患者收住科室变化趋势;根据Stanford分型法将AD患者分为A型237例和B型515例,分析各型患者的治疗方式(单纯内科药物治疗为内科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手术为手术治疗)及住院转归(院内死亡与否);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1组(2000—2008年)196例和2组(2009—2017年)556例,观察两组治疗方式、院内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变化;根据患者院内转归分为死亡组(104例)和存活组(64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住院天数)和临床资料(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合并症、并发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D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752例患者中,内科收住65例(8.64%),外科收住687例(91.36%)。患者总数与外科收住患者数均逐年增多,且二者增长趋势一致,内科收住患者数一直维持在年均不足10例。752例患者中内科治疗者253例(33.64%),手术治疗者499例(66.36%);A型AD患者治疗方式与B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型AD患者死亡率高于B型(P<0.001)。1组内科治疗比例、院内死亡率、AAD型患者死亡率高于2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型、心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院内感染是AD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18年间AD患者院内死亡率显著降低,手术治疗是AD的有效治疗选择。A型AD、入院时心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多、院内感染是A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璟何军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
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事件的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特征在心脏事件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43例ACS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血浆MMP-9水平,经颈动脉超声评价颈动脉斑块特征,记录随访期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AMI组hsCRP[(10. 97±4. 50)与(2. 54±0. 85) mg/L]、MMP-9[(98. 49±23. 84)与(60. 93±11. 50) 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 UA组hs-CRP[(7. 09±3. 29)与(2. 54±0. 85) mg/L]、MMP-9[(89. 05±13. 32)与(60. 93±11. 50) ng/mL]均较对照组升高(P <0. 05); AMI组与UA组hs-CRP、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CS患者斑块不稳定者较斑块稳定者hs-CRP[(14. 35±2. 28)与(7. 91±1. 92) mg/L]、MMP-9[(132. 92±20. 07)与(97. 95±14. 11) ng/mL]水平升高(P <0. 05)。ACS患者斑块稳定性与hs-CRP、MMP-9水平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 315(P <0. 05)和r=-0. 330(P <0. 05)。Logistic分析显示,hs-CRP(P <0. 05,OR=1. 106)、MMP-9(P <0. 05,OR=1. 025)、颈动脉斑块不稳定(P <0. 05,OR=12. 546)、TG(P <0. 05,OR=0. 300)、TC(P <0. 05,OR=4. 873)对心脏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作用。结论 ACS患者hs-CRP和MMP-9水平升高及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对心脏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魏宁李臻陈璟何军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颈动脉斑块心脏事件
老年高血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治后对血管内皮功能及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治后对血管内皮功能及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4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8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口服降压药、运动干预等综合治疗,观察组联合Hp三联疗法,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新发心脑血管疾病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2.80%)低于对照组(9.70%)(χ~2=7.048,P=0.008)。结论老年高血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根治后有助于减少感染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杨丽娟郑红英陈璟黄丽娟白芳芸
关键词:高血压幽门螺杆菌感染血管内皮功能
血栓弹力图在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评估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尚未服用抗凝剂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0例,按照房颤卒中风险评估《CHA2DS2-VASc评分标准》(0分、1分、≥2分3个标准)分为低危组(14例)、中危组(22例)、高危组(24例)。同期将入选30例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次日清晨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各项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PT、APTT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FIB、D-D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TEG参数中R值和K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Angle角、MA、Cl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HA2DS2-VASc评分的不同,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3组间的R值、K值、Angle角、MA值、C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低危组比较,高危组TEG参数中R值、K值缩短,Angle角、MA值、Cl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危组比较,高危组TEG参数中R值缩短,Angle角、MA值、Cl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R值、K值与D-D、FIB呈负相关性,Angel角、MA值、Cl值与D-D、FIB呈正相关性。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D-D、FIB具有相关性,TEG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红英杨秀莲杨丽娟白芳云陈孟陈璟陈志娇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栓塞风险
高糖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A7r5增殖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T4)、核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PARβ)、磷酸果糖激酶(PFK)和己糖激酶(HK)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A7r5细胞分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m M)和实验组(葡萄糖浓度25m M),用MTT法检测A7r5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A7r5细胞周期,RT-q PCR检测A7r5细胞GLUT4、PPARβ、PFK、HK的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OD值(0.680±0.031)较对照组(0.373±0.045)升高(P<0.01)。细胞周期检测表明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36.7%)较对照组(62.8%)下降(F=109.8,P<0.05);实验组S期细胞比例(44.2%)较对照组(23.1%)下降(F=103.1,P<0.05)。RT-q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GLUT4和PPARβ的mRNA表达降低,2-ΔΔCt值分别为(0.491±0.027)、(0.512±0.273)(P<0.01或P<0.05);而实验组PFK与HK2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2-ΔΔCt值分别为(2.426±0.610)、(5.757±0.946)(P<0.05或P<0.01)。结论高糖可促进A7r5细胞增殖,并改变A7r5细胞GLUT4、PPARβ、PFK和HK的mRNA表达水平。
常遵辉朱芩陈璟何军
关键词:高糖细胞增殖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住院死亡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69例AMI合并CS且接受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根据住院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住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平均年龄[(66.20±10.78)岁]大于存活组[(60.62±11.39)岁](P<0.001)。死亡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者多于存活组(P均<0.05),心脏骤停、多器官衰竭及前壁心梗发生率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均<0.01),下壁和右室梗塞发生率低于存活组(P均<0.0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占92.2%。死亡组基础血钾(K^(+))、血糖(Glu)、肌酐(Scr)、动脉血乳酸(Lac)、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1),血钠(N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存活组(P<0.05)。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或左主干(LM)者多见于死亡组(P均<0.05),罪犯血管为右冠脉(RCA)者多见于存活组(P<0.05)。胸痛至球囊扩张的中位时间死亡组长于存活组(P<0.01)。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TIMI)0~2级者死亡组多于存活组(P<0.001)。死亡118例,病死率为43.9%。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Glu、Lac、Scr、LVEF、PCI术后TIMI血流<3级、前壁梗死是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AMI合并CS患者多伴有水电解质、酸碱和糖代谢紊乱,以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特征,院内病死率高。年龄、血糖、动脉血乳酸、肌酐、LVEF、PCI术后TIMI血流<3级、前壁梗死是其住院死亡的影响因素。
申立波付美娇陈璟何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住院病死率
社会心理因素与糖、脂、尿酸及肠道菌群代谢紊乱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社会心理因素与糖、脂、尿酸、肠道菌群代谢异常有关,也在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和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改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将有助于预防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对社会心理因素在糖、脂、尿酸、肠道菌群代谢紊乱中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其相互关系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有待于梳理总结。文章就社会心理因素与糖、脂、尿酸、肠道菌群代谢的关系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官政燕Amini Humayoun陈璟陈璟
关键词:社会心理因素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