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Ki-67表达与MRI形态学表现及ADC值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表达与MRI形态学、表观扩散系数(AD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8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乳腺癌的MRI特征并与Ki-67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5例浸润性乳腺癌Ki-67指数为5%~70%,其中高表达58例,低表达27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59例Ki-67均值为(30.08±13.342)%,伴有淋巴结转移26例Ki-67均值为(40.19±12.999)%,两组Ki-67指数差异性显著(P=0.002,<0.05);肿瘤伴有坏死29例Ki-67均值为(38.79±13.070)%,无坏死56例Ki-67均值为(30.27±3.632)%,两组Ki-67指数差异性显著(P=0.007,<0.05);肿瘤边缘清晰组与边界毛糙组之间Ki-67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0.05);Ki-67指数与肿瘤大小、ADC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浸润性乳腺癌的MRI形态学特征中,肿块坏死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对于预测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表达有重要意义。 李芹 牛庆亮 杜汉旺 郑召龙 朱亚宁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阈值的选择 2024年 目的 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rCBF)阈值的选择。方法 对42例AIS患者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成像、3D pCASL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SC-PWI),将磁共振弥散成像、3D pCASL和DSC-PWI影像数据导入F-stroke软件自动分析,生成3D pCASL和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以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作为参考标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PLD分别为1 525、2 525 ms时,rCBF<30%、<40%、<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缺血半暗带体积的一致性;比较不同rCBF阈值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的差异。结果 3D pCASL PLD为1 525 ms时,rCBF<40%、<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具有一致性(ICC分别为0.595、0.791,P均<0.01);PLD为2 525 ms时,rCBF<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具有一致性(ICC=0.577,P<0.01)。PLD为1 525 ms时,rCBF<4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PLD=2 525 ms时rCBF<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3D pCASL中,1 525 ms和2 525 ms的PLD均可用于定量评估缺血半暗带,并且不同PLD时的rCBF阈值不同:短PLD(1 525 ms)应选择较高的rCBF阈值(<50%),而长PLD(2 525 ms)的rCBF阈值则要高于短PLD(1 525 ms)。 黄川胜 郑召龙 李芹 谢福才 陈永升 于海童 牛庆亮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合成MRI定量参数图与ADC图直方图特征对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估合成MRI定量参数图直方图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直方图特征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经潍坊市中医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146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活检或手术前均行MRI常规序列成像、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及合成MRI序列扫描成像。使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合成MRI定量参数T1、T2、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及ADC值这四个数值的直方图特征。根据Ki-67表达情况将乳腺癌患者分为高表达组(≥30%)与低表达组(<30%)。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合成MRI定量参数图(T1-mapping、T2-mapping、PD-mapping)、ADC图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与MRI定量参数图直方图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比较各直方图特征对Ki-67表达状态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Ki-67高、低表达组间,ADC图直方图特征、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P=0.13;最大径,P=0.09;形态,P=0.94;边缘,P=0.23;强化方式,P=0.13;纤维腺体类型,P=0.26),T1-平均值、T1-10^(th)位数(T1百分之十位数)、T2-平均值、T2-10th位数(T2百分之十位数)、PD-熵值和PD-峰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T1-10^(th)位数及T2-10^(th)位数是Ki-67表达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构建模型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AUC为0.809,敏感度为64.8%,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72.8%。结论合成MRI定量参数有助于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状态,为术前无创性评估乳腺癌的肿瘤增殖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李方正 李芹 吴莎莎 孙胜君 于海童 陈永升 牛庆亮关键词:细胞增殖指数 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区分肿块型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价值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区分肿块型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肿块型乳腺癌患者59例,其中Luminal型31例,三阴性15例,HER-2过表达型13例。所有患者在穿刺活检或手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扫描。测量并记录ADC直方图参数,包括偏度、峰度、标准差、ADC_(mean)、ADC_(min)、ADC_(max)及多个百分比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各ADC直方图参数进行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判断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Luminal型、三阴性、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偏度分别为0.625±0.703、0.516±0.595、0.024±0.650,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偏度与Luminal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uminal型、三阴性、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_(95%)值分别为1.058±0.396、1.106±0.316、1.386±0.307,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ADC_(95%)值与Luminal型、三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44)。偏度鉴别HER-2过表达型与Luminal型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9;ADC_(95%)值鉴别HER-2过表达型与Luminal型、三阴性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720、0.744。结论 ADC直方图参数有助于区分肿块型乳腺癌分子亚型,对反映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肿瘤异质性有一定价值。 吴莎莎 于晓军 李芹 陈永升 牛庆亮关键词: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直方图 分子亚型 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腋窝淋巴结状态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至关重要,因此,对其准确地判断和识别可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并发症的产生。传统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能力有限,影像组学作为一个定量分析影像特征的崭新科研领域,能够从标准医学图像中提取高通量组学特征。目前已有较多研究通过分析MRI常规序列、功能序列,结合临床信息建立影像组学模型,术前无创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本文就近年MRI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通过术前准确、高效地识别淋巴结状态,以便指导临床制订更精确、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于海童 李芹 吴莎莎 李方正 陈永升 牛庆亮关键词: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的乳腺小叶癌与导管癌MRI表征及病理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表现为非肿块强化(NME)的乳腺小叶癌与导管癌MRI表征的差异性,并对比分析病理相关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MRI表现为NME的乳腺癌患者的MRI特征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小叶癌组(41例)和导管癌组(51例)。分别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乳腺癌患者的MRI及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病变位置、病灶最大横径、乳腺腺体类型、是否多灶、瘤周水肿、NME分布及内部强化特征以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Ki⁃67指数、淋巴结转移等。结果乳腺小叶癌与导管癌在病灶最大横径(P=0.010)、多灶间强化带(P=0.038)、NME分布特征(P=0.042)、NME内部强化特征(P<0.001)、PR(P=0.047)、HER⁃2(P=0.004)、Ki⁃67指数(P=0.01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变位置(P=0.363)、腺体类型(P=0.293)、是否多灶(P=0.798)、瘤周水肿(P=0.518)和ER(P=0.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现为NME的乳腺小叶癌与导管癌患者的MRI表征及病理相关指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特征有助于二者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谢福才 于海童 李芹 黄川胜 陈永升 牛庆亮关键词:病理特征 乳腺小叶癌 合成MRI定量参数区分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合成MRI定量参数区分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TNB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均完成乳腺常规与合成MRI检查。采用ICC和Bland-Altman图分析不同观察者获得合成MRI定量参数的一致性。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成MRI定量参数区分TNBC与非TNBC的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基于3D-ROI获得的T_(1)、T_(2)和PD值的一致性ICC_(3D)(0.994、0.996和0.989)优于2D-ROI (0.848、0.850、0.898)。T_(1)-均值、T_(2)-均值联合模型区分TNBC与Luminal A型乳腺癌ROC曲线的AUC值为0.79(95%CI:0.65~0.88),敏感度为56.67%,特异度为88.00%。T_(2)-均值区分TNBC与Luminal B型乳腺癌ROC曲线的AUC值为0.74(95%CI:0.64~0.82),敏感度为63.66%,特异度为80.88%。PD-均值区分TNBC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ROC曲线的AUC值为0.70(95%CI:0.55~0.82),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55.00%。结论:不同观察者基于3D-ROI获得的合成MRI定量参数的可重复性高于2D-ROI;合成MRI定量参数可以为区分TNBC与非TNBC提供帮助。 李芹 李方正 于海童 吴莎莎 牛庆亮关键词: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合成MRI全容积直方图特征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合成MRI(synthetic MRI, SyMRI)定量参数直方图特征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186例乳腺病变患者资料,术前均行常规MRI和SyMRI扫描。利用PyRadiomic软件提取SyMRI定量参数的直方图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SyMRI定量参数的直方图特征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评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150例患者的166个病灶(61个良性,105个恶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1-90th(P=0.002)、T1-熵(P=0.001)与质子密度-峰度(P=0.014)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9(95%CI:0.84~0.94),敏感度为85.15%,特异度为81.97%。结论 SyMRI直方图特征可为鉴别乳腺病变治疗前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孙胜君 李芹 李方正 吴莎莎 牛庆亮关键词:乳腺肿瘤 良恶性鉴别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 ADC值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ADC值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探讨宫颈癌ADC值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46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3.0 T MRI常规扫描及DWI检查,20例成年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DWI。比较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全层、内膜层、结合带、肌层ADC值。分析宫颈癌ADC值与肿瘤体积、病理分级、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宫颈癌ADC值为(0.924±0.110)×10^(-3)mm^2/s,低于正常宫颈全层ADC值(1.626±0.242)×10^(-3)mm^2/s、内膜层ADC值(1.590±0.311)×10^(-3)mm^2/s、结合带ADC值(1.361±0.203)×10^(-3)mm^2/s、肌层(1.911±0.305)×10^(-3)mm^2/s(均P<0.05)。肌层ADC值最高,内膜次之,结合带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鳞癌ADC值(0.927±0.113)×10^(-3)mm^2/s与腺癌ADC值(0.856±0.093)×10^(-3)mm^2/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b~Ⅱa期宫颈癌ADC值为(0.932±0.118)×10-3 mm2/s,Ⅱb~Ⅳ期为(0.920±0.109)×10-3 mm2/s,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ADC值与肿瘤体积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r=-0.473,P=0.026)。低分化宫颈癌ADC值为(0.805±0.065)×10^(-3)mm^2/s,低于中/高分化组宫颈癌ADC值(0.952±0.099)×10^(-3)mm^2/s(t=-2.938,P=0.008)。结论:ADC值测量有助于鉴别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ADC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肿瘤分化程度。 牛庆亮 杜汉旺 李芹 武希庆 李明志 郑召龙关键词:表观弥散系数 宫颈肿瘤 合成MRI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22年 合成MRI是一种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1],该技术一次扫描即可得到T_(1)、T_(2)、质子密度(PD)的定量图谱和包含反转恢复(IR)在内的多种对比加权图像[2]。合成MRI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目前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脑成像方面,并且研究结果获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现有文献显示该技术在前列腺、乳腺、骨关节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合成MRI在脑部、前列腺、乳腺、肌骨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方正 李芹 郑召龙 孙胜君 陈永升 牛庆亮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MRI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