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岳峰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热水塔
  • 2篇热质
  • 1篇多相流
  • 1篇溢流
  • 1篇优化设计
  • 1篇质传递
  • 1篇塔板
  • 1篇气化
  • 1篇热质传递
  • 1篇相变
  • 1篇流动特性
  • 1篇流体力学
  • 1篇煤气
  • 1篇煤气化
  • 1篇二相流
  • 1篇阀板
  • 1篇飞灰
  • 1篇传热

机构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章岳峰
  • 3篇张家佳
  • 3篇王亦飞
  • 3篇于广锁

传媒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穿流塔板上两相竞争性流动特性
2016年
对一种穿流式固阀塔板进行了流体力学冷态实验考察。采用常温、常压下的空气和水作为实验介质,测试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塔板的干板压降、全板压降和清液层高度,比较了不同的塔板结构参数对流体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塔板压降和清液层高度均随着孔中心距和开孔率的减小而增大,而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增大。气液两相在穿流塔板上为逆流流动,且随着气液流量的变化呈现出4种不同的流动形态。建立了清液层高度的经验式,且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推导了描述穿流塔板独特的流动形态的参数即气体流通分率的数学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该分率随着孔中心距的减小而减小,并随着孔径和开孔率的增大而减小。
张家佳王亦飞毛霞君章岳峰于广锁
关键词:流体力学多相流
穿流塔板上二相直接接触冷凝的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穿流塔板上二相呈连续接触型式,其有效的传热空间大于溢流式塔板。比较了孔径、孔中心距和开孔率等固阀结构参数对穿流塔板传热效率的影响,考察了蒸汽和水的进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对塔内沿轴向温度分布特性的影响。将塔板流动参数与传热单元数进行关联,建立了穿流式固阀塔板上热质同时传递效率的数学模型。将蒸汽-水二相直接接触冷凝的实验值与计算值比较,显示了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从实验结果可得,较小孔中心距、较大孔径和较小开孔率有助于强化热质耦合传递效率。随着入口蒸汽流量的增加和入口水流量的减小,蒸汽-水二相间的主要传热空间将沿塔高向上发展。
张家佳王亦飞毛霞君章岳峰于广锁
关键词:传热相变煤气化优化设计
板式热水塔热质传递和固相迁移规律研究
本文以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系统中的蒸发热水塔为研究对象,将穿流式塔板应用于热水室,对塔内热质传递和固体颗粒的相迁移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论对板式热水塔的设计和工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将穿流式塔板应用于热水室,研究了汽...
章岳峰
无溢流固阀板式热水塔热质传递特性
2015年
以蒸汽、水为实验介质,研究气流床煤气化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固阀板式热水塔的传热特性。利用塔板上汽液二相逆流热质传递过程能量方程,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了预测传热效率的公式,并通过改变开孔率、孔径、阀高和孔间距等固阀塔板结构参数研究其对传热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传热效率预测值与实验值相符程度较高,验证了公式能较好地描述热水塔内蒸汽-水一元体系直接接触冷凝传热过程;传热效率随着传热单元数的增加而增加,在液汽比(质量比)为5—32实验操作范围内,传热效率一般低于55%;当传热效率较低时可以通过减小动能因子,增大传热单元数,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当传热效率较高时,可以适当减小开孔率、孔径和阀高,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而孔间距对传热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毛霞君王亦飞张家佳章岳峰于广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