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西敬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治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职能
  • 1篇政治空间
  • 1篇政治信任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学分析
  • 1篇市辖区
  • 1篇系统论
  • 1篇辖区
  • 1篇逻辑
  • 1篇合法
  • 1篇合法性
  • 1篇法性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邢西敬
  • 4篇程同顺

传媒

  • 1篇行政论坛
  • 1篇领导科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从政治系统论认识国家治理现代化被引量:17
2017年
系统论作为一种整体主义研究方法强调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目的性。政治系统论视域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维特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基于治理子系统间协调与整合的整体性,治理主体和规则建构的结构性,治理功能的有序性,治理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回应性及治理系统发展方向的目的性。系统论对推进我国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三点:处理好治理结构的一般化和特殊性的关系、处理好法治与德治关系、处理好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的关系。
程同顺邢西敬
关键词:系统论政治信任
“中心工作”机制:乡镇运行模式的一种解读——基于L市辖区乡镇的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国家对乡村社会的选择性支配构成了乡镇治理的内生逻辑,导致了乡镇"选择式"治理的问题。后者使得乡镇运行偏离了"制度文本"的轨道,生成了乡镇运行的"后台文本",即"中心工作"机制。它通过选择设置治理议程、重构组织结构、再造行政程式,选择治理策略等方式,完成"选择式"治理的目标。合法性基础的运用、制度要素的建构和精英控制,构成"中心工作"机制的支撑结构。"中心工作"机制契合乡镇运行的逻辑,塑造着乡镇运行的面向。整合乡镇运行研究领域内的既有概念和通则,可以从理论研究的"范式"层面解读乡镇的运行模式。
程同顺邢西敬
合法性、认同和权力强制:制度权威建构的逻辑被引量:31
2016年
制度权威是指制度的规则、规范等客体性要素,"嵌入"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中,从而实现人们对制度的服从。制度权威的逻辑包括合法性、认同和权力强制三个方面,其中合法性是起点,认同是关键,权力强制是保障,三者构成完整的逻辑链条。现代政治是权利政治,制度的功能是分配社会资源、调节权利义务关系和承载价值规范,这决定了合法性是制度权威建构的逻辑起点。认同是指人们对于制度的规则和规范性要素,形成心理认同感和价值归属感,它是制度权威建构的关键。逻辑由认同走向权力强制,是由制度演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制度由内在制度向外在制度过渡的历史进程,也是认同逐步弱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引入权力强制。
程同顺邢西敬
关键词:合法性
制度权威建构的制约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制度是指在一定场域内,兼具规则和规范属性的制度客体,通过与制度主体的持续互动,嵌入主体内部,从而实现秩序和价值的一个自我维持系统。事实性和规范性是分析制度权威的两种视角,事实性视角下的制度权威指制度相关方对制度服从的事实状态,规范性视角下的制度权威指包括制度在道德哲学层面的正当性及在制度科学层面的合理性。价值观层面的认同、制度合法性、有效的监督制约、制度场域所处的环境是影响制度权威建构的主要因素。
邢西敬
关于治理的政治学分析
2017年
政治学在治理理论的知识谱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以现代化为导向的国家治理研究,基于治理的政治学意涵分析之上。治理的政治学分析以机制分析为视角,以政治空间转换、政府职能转变、权力运行机制变迁、重构民主价值为线索,从治理的背景、动力、路径和价值四个维度剖析治理的政治学意涵的机制脉络,在治理实践的复杂进程中勾勒出政治学视域下治理机制的演进脉络,重构关于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新空间。
程同顺邢西敬
关键词:政治空间政府职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