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辉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奥氏体
  • 3篇贝氏体
  • 2篇汽车
  • 2篇汽车用
  • 2篇热成形
  • 2篇热冲压
  • 2篇过冷
  • 2篇过冷奥氏体
  • 2篇高强
  • 2篇贝氏体转变
  • 2篇超高强
  • 2篇车用
  • 2篇冲压
  • 1篇单晶
  • 1篇低温韧性
  • 1篇地下铲运机
  • 1篇电池
  • 1篇动态称重
  • 1篇预变形
  • 1篇正极

机构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国网新疆电力...

作者

  • 8篇郭辉
  • 2篇赵爱民
  • 2篇刘伟
  • 2篇孙绍恒
  • 2篇曾清华
  • 2篇裴伟
  • 1篇刘青
  • 1篇王旭明
  • 1篇庄卫东
  • 1篇石博强
  • 1篇窦坤
  • 1篇李金波
  • 1篇孙学义
  • 1篇顾少伟

传媒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细贝氏体钢低温相变加速技术及其塑性变形规律
超细贝氏体钢(Ultrafine bainitic steel)起源于剑桥大学开发的纳米结构无碳化物贝氏体钢,具有超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然而过长的等温转变时间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文从合金成分优化、过冷奥氏体预变...
郭辉
关键词:预变形残留奥氏体塑性变形
文献传递
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钢技术领域。将冲压成形与低温贝氏体等温相结合,综合利用微合金细化、控轧控冷细化、预变形和低温贝氏体等温等细化技术,获得由无碳化贝氏体、少量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和体积分数...
赵爱民郭辉刘伟孙绍恒印珠凯裴伟王家星曾清华吴起伟
一种地下铲运机智能作业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铲运机智能作业装置及方法,所述智能作业装置包括:机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举升机构总成、铲斗调整机构总成和控制总成;所述举升机构总成包括举升驱动机构、上举升臂、下举升臂和举升臂连接框;所述铲斗调...
石博强郭辉
核函数学习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郭辉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核函数软测量
输电铁塔用角钢低温条件下材料特性研究
研究300MM大规格角钢在室温、0℃、-20℃、-40℃四种温度环境下不同位置处的拉伸实验和冲击试验,特别是低温条件下(-40℃至0℃)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冲击韧性等。结果表明大规格角钢不同位置处的...
王欣欣郭辉王旭明李文胜何成赵建平
关键词:角钢低温韧性韧脆转变温度
文献传递
探伤板低成本炼钢工艺集成与技术创新
韩健刘青李金波顾少伟郭辉窦坤
现代工业对产品质量、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用于制造锅炉、压力容器、船板、桥梁板、核电站和军工产品等重要结构件的中厚板,需要经过探伤检验合格后才能交货。同时,下游产业对探伤板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据统计...
关键词:
关键词:炼钢工艺转炉
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超高强热成形钢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强钢技术领域。将冲压成形与低温贝氏体等温相结合,综合利用微合金细化、控轧控冷细化、预变形和低温贝氏体等温等细化技术,获得由无碳化贝氏体、少量的块状残余奥氏体和体积分数...
赵爱民郭辉刘伟孙绍恒印珠凯裴伟王家星曾清华吴起伟
文献传递
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高镍正极材料具有高的比能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是推动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传统高镍正极材料的晶粒形貌是二次球粒子,其二次球结构在电化学循环中容易开裂,从而引起电化学性能的衰退和电池安全性问题。单晶化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高镍正极材料的长周期循环性能和安全性,缓解高镍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晶体结构及颗粒结构稳定性等问题。但是缓慢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导致高镍单晶正极材料倍率性能恶化和材料结构衰退,是高镍单晶正极材料面临的重大挑战。综述比较了单晶正极材料与传统二次球正极材料之间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差异,分析了单晶正极材料稳定性机制,重点阐述了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缓慢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对其失效机制的影响,总结了现阶段研究者改善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的策略,提出了提升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未来的研究重点,为高镍单晶正极材料产业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余暑生田俊行郭辉胡锦榛孙学义孙学义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单晶倍率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