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娜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动力学
  • 3篇纳米
  • 3篇耗散粒子动力...
  • 3篇喉道
  • 3篇边界层
  • 2篇油藏
  • 2篇致密油藏
  • 2篇孔喉
  • 2篇边界层效应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致密储层
  • 1篇渗流
  • 1篇渗流特征
  • 1篇耗散粒子动力...
  • 1篇非线性
  • 1篇边界层特征
  • 1篇储层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曹仁义
  • 4篇安娜
  • 3篇田虓丰
  • 2篇徐中一
  • 2篇王阳
  • 1篇程林松

传媒

  • 1篇计算物理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微纳米喉道非线性渗流特征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致密储层发育纳米孔喉,流体渗流具有严重的非线性特征。目前,物理模拟技术远远达不到纳米范围。因此,尝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致密储层微观非线性渗流特征。本文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进行了纳米级微圆管实验的数值模拟。...
安娜曹仁义田虓丰
关键词:耗散粒子动力学
致密储层微纳喉道微尺度效应流动模拟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DPD)方法进行了微圆管的流动计算,通过模拟致密储层纳米喉道中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实现了1~10nm纳米喉道中微尺度流动模拟,从介观尺度初步揭示了微纳米喉道中边界层产生的机理;在离散介质力学方法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得到了1~10nm不同喉道半径的流动剖面,表征了微纳米喉道中流体的边界层特征,为利用连续介质力学表征非线性渗流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由于壁面分子的吸引,近壁处水的密度较高;半径1nm喉道中,分子热运动对流动影响很大,速度剖面不明显,随着半径变大,速度剖面的抛物线特征逐渐加强。
曹仁义安娜田虓丰王阳徐中一
关键词:致密储层耗散粒子动力学边界层效应
致密油藏微纳孔喉中边界层效应的流动模拟研究
在DPD力场基础上引入势函数的吸引力,从介观尺度上体现了因岩石和流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边界层,进一步利用微观排斥力在宏观上体现为流体运动的动力,利用微观耗散力和随机力在宏观上体现为流体的能量变化.利用改进的DPD方法进行微...
曹仁义田虓丰安娜王阳徐中一
致密油藏微纳米喉道中的边界层特征被引量:13
2016年
通过引入吸引力修正耗散粒子动力学(DPD)方法,实现流体和固体的相互吸引作用,模拟纳米喉道中的微尺度流动,探讨边界层的产生机理,结合微圆管实验,定量表征微纳米喉道中边界层的特征,明确微纳米喉道中边界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分子尺度,热运动对速度影响很大;超过分子尺度,压差占主导作用.热运动使粒子在原位置振动,不改变粒子的整体移动方向.随着喉道半径的增大,泊肃叶流动的抛物线特征越来越明显.边界层厚度受压力梯度、喉道半径和流体粘度的影响.当压力梯度增大或流体粘度减小时,边界层厚度增大;当喉道半径减小时,边界层厚度先增大后减小.边界层厚度是导致非线性渗流特征的根本原因.随着边界层厚度增大,非线性渗流特征越来越明显.
田虓丰程林松曹仁义安娜张苗怡王翊民
关键词:致密油藏耗散粒子动力学边界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