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岚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鼠类
  • 2篇输入性
  • 2篇细胞
  • 2篇航空
  • 2篇病毒
  • 1篇登革病毒
  • 1篇登革热
  • 1篇电化学发光
  • 1篇电化学发光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试验
  • 1篇沿江
  • 1篇氧化酶
  • 1篇侦测
  • 1篇入境航空器
  • 1篇三峡库区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PC...
  • 1篇输入性登革热
  • 1篇诺如病毒

机构

  • 9篇重庆出入境检...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9篇周岚
  • 8篇文海燕
  • 6篇郝玉通
  • 6篇彭彦卿
  • 6篇王董
  • 5篇张华荣
  • 5篇骆星丹
  • 2篇胡晓
  • 2篇张晓龙
  • 1篇邓朝晖
  • 1篇曹敏
  • 1篇方仁东
  • 1篇刘启军

传媒

  • 6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重庆口岸入境航空器活鼠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一只航空器截获的鼠类进行鉴定,确定其可能的来源地。方法提取芬兰入境航班捕获鼠(20150904)肝脏DNA,用PCR方法扩增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ytochromecoxidaseⅠ,COⅠ)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并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相似鼠种DNA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到入境鼠肝脏的COⅠ和Cytb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该鼠为小家鼠MUS种群,与北欧(芬兰)和中国(北方)小家鼠属于同一种群,但不能确定该小家鼠的具体来源地。结论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相结合是对截获病媒生物种群鉴定的有效方法。
骆星丹文海燕彭彦卿王董周岚张华荣
关键词:航空器鼠类细胞色素B
上海市南汇区鼠类分子鉴定及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鉴定上海市南汇区的鼠类,并探讨大鼠属和小鼠属部分种类的进化关系。方法使用鼠笼法和夹夜法,于2014年5月—2015年4月在上海市南汇区捕获鼠类,扩增鼠类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16S r RNA序列片段,确定鼠种,并运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发育树。结果经比对,上海市南汇区的38只鼠类分别为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30只和小家鼠(Mus musculus)8只,共2种。序列组成分析显示,COⅠ和16S r RNA片段变异率分别为34.5%和27.7%;两者的碱基转换均大于颠换。遗传距离分析显示,COⅠ基因中种内遗传距离和种间遗传距离有重叠区域,同理,16S r RNA的种间遗传距离和属间遗传距离也出现重叠区域。发育树显示,褐家鼠与大足鼠亲缘关系最近,黄胸鼠与黑家鼠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COⅠ和16S r RNA基因均可鉴定大部分鼠种,仅有少数鼠种不能被区别开。另外,遗传距离结合进化树拓扑结构能更好地鉴别不同鼠种。
王董文海燕周岚张华荣曹敏张晓龙郝玉通
关键词:分子鉴定进化
重庆航空口岸两起群体性输入诺如病毒分子溯源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对口岸聚集性输入性腹泻病例的快速检测、排查和病原基因序列分析,为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口岸突发疫情的处置提供依据,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肛拭子样本的核酸(RNA)提取、RT-PCR、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核酸序列测定,对造成群体腹泻的病原种类进行确认。结果样本中均检测到诺如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经序列分析为诺如病毒基因型属基因组Ⅰ(GⅠ)和II(GII)。结论通过核酸检测等技术手段,可快速确认传染病病原种类,为疫情控制、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刘启军骆星丹文海燕王董周岚邓朝晖彭彦卿郝玉通
关键词:诺如病毒
2017-2019年重庆口岸输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监测分析
2022年
目的 分析重庆口岸输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者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口岸有流感样症状的入境人员的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17种/型呼吸道病毒。结果 共监测到有呼吸道症状的入境人员1 138人,采集咽拭子1 138份,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327例,阳性率28.73%。病例中混合感染11例,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占27.27%。共338份样本检出呼吸道病毒,其中甲型H1N1、H3N2流感病毒占比最高,分别为24.26%、18.34%。1、7、8月检出病例数最多,各季节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87 2,P=0.122 4)。来源国家或地区较多的是泰国83例、越南35例、中国香港29例和柬埔寨25例。结论 初步掌握了重庆口岸输入性呼吸道病毒的种类,为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周岚文海燕胡晓钟进周鑫倪丹妮郝玉通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实时荧光PCR
红外相机技术在鼠类侦测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的鼠类侦测技术,以及在鼠类侦测中应用较少的新技术——红外相机技术,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应用现状和优缺点。最后展望未来,提出该技术应结合智分析系统、微波技术、雷达波探测技术以及向体积更小的针孔摄像方向发展,开发出更加精准、方便的鼠类侦测技术,为日常鼠类监测和国境口岸入境交通工具隐匿鼠的侦测提供保障。
王董文海燕骆星丹彭彦卿周岚张晓龙张华荣
关键词:鼠类国境口岸
4种检测方法在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评价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化学发光法(CLIA)、电化学发光法(ECL)在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出入境人员血清样本204份,采用TRUST、CLIA、ECL进行检测,以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金标准,比较4种方法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性。结果TPPA、TRUST、CLIA和ECL检测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6.20%、28.00%、76.90%和72.50%。以TPPA为金标准,TRUST的阳性符合率为96.49%,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40.74%、97.10%、59.80%;CLIA的阳性符合率为84.71%,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8.52%、65.22%、87.25%;ECL的阳性符合率为91.16%,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9.26%、81.16%、94.14%。结论TPPA、TRUST、CLIA、ECL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各有千秋,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应该用CLIA或ECL初筛,然后用TPPA联合TRUST确证,更好地提供诊断依据。
彭彦卿周岚胡晓文海燕张眺周鑫倪丹妮张倩郝玉通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法
重庆口岸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2014年重庆口岸首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病毒的基因型别及感染来源。方法采集2014年重庆口岸首起聚集性输入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样本,进行IgM/IgG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实时荧光RTPCR)以及病毒分离;用RT-PCR方法扩增病毒分离株E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共采集21份血清样本,其中4份样本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9%,IgG均阴性;9份样本为登革热病毒1型核酸阳性。分离得到4株登革病毒,4株病毒的E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与印度尼西亚的毒株进化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1%。结论输入性登革病毒与印度尼西亚的登革病毒1型亲缘关系最近,提示其传染源极有可能在印度尼西亚。
文海燕郝玉通骆星丹彭彦卿王董周岚张华荣
关键词:登革热登革病毒
动物莱姆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2024年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名伯氏疏螺旋体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由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犬、猫、马、牛、鹿等多种动物易感,人也是该病原菌的易感宿主。人患莱姆病时的主要症状为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患病动物常表现的症状是蜱叮咬部位被毛脱落、发热、蹄叶炎、跛行等。莱姆病流行广泛,但是诊断较为困难并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避免莱姆病对畜牧业以及宠物行业造成不利影响,亟需提高对莱姆病的关注。因此,本文对动物莱姆病及其诊断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莱姆病的准确、快速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于惊蛰邱建桥周岚方仁东陈雪蕾
三峡库区沿江口岸主要蚊类分子特征分析
2018年
目的对三峡库区沿江口岸的主要蚊类进行分子鉴定,分析各种蚊类的分子特征。方法用二氧化碳诱蚊灯在三峡库区沿江5个口岸采集成蚊,形态学鉴定之后,再提取DNA,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蚊类的DNA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在宜昌、万州、涪陵、寸滩和泸州捕获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共5个蚊种3 000余只,选取其中42只扩增COⅠ基因,获得5个蚊种的COⅠ基因序列,长度为658 bp,A+T含量为67.47%~69.71%。同源性比较表明,同一蚊种间核苷酸遗传距离小于0.0215,不同蚊种间遗传距离为0.0742~0.1594。COⅠ基因核苷酸系统进化关系显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和白纹伊蚊均聚集成簇,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结论应用分子鉴定技术对三峡库区口岸蚊类进行鉴定,可为国境口岸蚊类鉴定提供溯源依据。
骆星丹文海燕王董郝玉通彭彦卿周岚张华荣
关键词:三峡库区蚊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