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天阳

作品数:28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关节炎
  • 12篇风湿
  • 10篇类风湿
  • 6篇性关节炎
  • 6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风湿关节炎
  • 5篇新风胶囊
  • 5篇强直
  • 5篇强直性
  • 5篇强直性脊柱炎
  • 5篇细胞
  • 5篇脊柱
  • 5篇脊柱炎
  • 5篇胶囊
  • 5篇关节炎大鼠
  • 4篇炎症
  • 4篇佐剂关节炎
  • 3篇通路
  • 3篇中医
  • 3篇疗效

机构

  • 28篇安徽中医药大...
  • 20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刘天阳
  • 21篇万磊
  • 20篇黄传兵
  • 18篇谌曦
  • 17篇刘健
  • 15篇范海霞
  • 15篇刘磊
  • 14篇葛瑶
  • 11篇李明
  • 6篇王善萍
  • 4篇杨丽
  • 4篇张婷婷
  • 3篇纵瑞凯
  • 2篇管玉香
  • 2篇汪元
  • 2篇孙玥
  • 1篇张皖东
  • 1篇周学平
  • 1篇周正新
  • 1篇张晓军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陕西中医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药与临床

年份

  • 7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在中医痹病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临床医学教育在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职业道德规范和综合能力提升过程中至关重要,是医学生实现临床理论基础知识向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转化不可或缺的过程。当然也是医学生教育系统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为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中医痹病学的研究生,不断推进教学创新并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中医痹病学临床教学水准。根据目前的系统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基于当下的中医痹病学科研究生临床教学状况,探索和构建一种符合中医临床医学自身特点的研究生临床教学培养模式,以期提高各临床科室的发展。
万磊刘健黄传兵李舒谌曦范海霞葛瑶刘天阳刘磊李明赵磊马熙檬朱子衡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1年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个关节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小关节,病变呈对称性、侵袭性和致残性,发病后期常易造成不可逆转的软骨、骨和其他邻近组织的破坏,最终导致严重的关节畸形甚至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迄今为止,虽然治疗RA的药物很多,但RA仍然无法完全得到彻底根治,究其原因在于RA及其骨破坏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因此,对于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及如何治疗显得格外重要。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总的来说是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失衡导致的,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参与RA关节软骨破坏及骨侵蚀病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和讨论,分别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非编码RNA、信号通路等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作用造成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以期为RA骨破坏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中医药在预防RA骨破坏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还能保证其安全性。因此,对于RA骨破坏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及研究中医药在其治疗中的作用,为其治疗能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赵磊万磊刘健黄传兵马熙檬朱子衡李舒谌曦范海霞葛瑶刘天阳刘磊李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非编码RNA信号通路中医药
消瘀接骨散联合常规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Act1/NF-κB/IκBα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常规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晨僵)、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功能)、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NF-κB]、NF-κB通路相关指标[NF-κB激活剂1(Act1)、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60.0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0/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生理、社会功能评分降低,且NF-κB、Act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评分、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过度活化,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7表达,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万磊刘健黄传兵谌曦范海霞葛瑶刘天阳刘磊赵磊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核因子ΚB消瘀接骨散
新风胶囊通过调节Notch1通路、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
2023年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0.98 mg·L^(-1))和新风胶囊组(0.34 g·L^(-1)),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构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致炎后第12天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10 mL·kg^(-1)生理盐水灌胃,给药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HE染色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ELISA检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10、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炎症极化标志物CD80^(+)细胞、CD163^(+)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Notch1、Hes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P<0.01),CD80^(+)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1),CD163^(+)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1),IL-1、IL-23、TGF-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10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滑膜组织中Notch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关节滑膜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新风胶囊组大鼠足趾肿胀度、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P<0.01),CD80^(+)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0.01),CD163^(+)细胞表达明显升高(P<0.05),IL-1、IL-23、TGF-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中Notch1、He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新风胶囊可能通过调节Notch1通路、巨噬细胞极化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症。
赵磊万磊刘健黄传兵马熙檬朱子衡李舒李方泽葛瑶刘天阳刘磊李明
关键词:新风胶囊
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引起的炎症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破坏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破坏与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CD19^+B细胞及免疫炎症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例R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DXE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1型辅助T(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7、Ⅰ型前胶原蛋白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蛋白羧基端肽(CTx)、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Treg、CD19^+B细胞,Spearman法分析T细胞、Treg、B细胞与骨密度、Th1、Th2细胞因子相关性。结果RA患者骨密度T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在RA组中双前臂骨密度T值较腰椎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组血清IFN-γ、IL-17、Th1/Th2细胞、CTx、RANKL升高,IL-4、PINP降低;RA组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CD19^+B细胞增加,CD8^+T细胞、CD4^+CD25^+Treg比例减少。相关性分析显示,RA外周血CD8^+T细胞与Th1/Th2细胞、IL-17呈正相关,CD4^+CD25^+Treg与CTx呈负相关,CD19^+B细胞与OPG呈负相关。结论T细胞、CD19^+B细胞可能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介导炎症参与RA骨破坏过程。
万磊刘健黄传兵谌曦赵磊范海霞葛瑶刘天阳刘磊
关键词:骨破坏炎症
消瘀接骨散对骨关节炎患者血瘀状态及miR146、IL-12家族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对骨关节炎患者血瘀状态及miR-146、IL-12家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表将60例病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氨基葡萄糖口服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RT-PCR法检测外周血miR-146、白细胞介素(Il)-12、Il-35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2、IL-35含量。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口述评分(VRS)、关节功能调查量表(WOMAC评分)、关节夜间刺痛积分、僵硬感积分、局部肿胀积分、TT、FBG、FDP、IL-12明显降低,Il-12 mRNA明显下调(P<0.05),Il-35 mRNA表达上调(P<0.05)。对照组治疗后VRS评分、LequesneMG指数、关节夜间刺痛积分、关节活动不利积分、关节僵硬感积分、TT、IL-12含量降低,miR-146 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夜间刺痛、局部肿胀积分和FDP降低(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可能通过抑制miR-146,上调IL-35、下调IL-12表达,改善骨关节炎患者血瘀状态和关节肿痛症状。
万磊刘健刘健谌曦黄传兵葛瑶谌曦范海霞葛瑶刘天阳刘磊李明朱子衡李舒马熙檬
关键词:消瘀接骨散骨关节炎血瘀状态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配合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内服配合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有效方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联合芙蓉膏外敷治疗组和美洛昔康口服对照组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TLR4阳性率、中医症候积分、VAS疼痛评分及炎症、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的80%。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TLR4表达水平、血尿酸、ESR、CRP、中医症候积分、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能够显著降低中医症候积分、TLR4、ESR、CRP。结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内服配合芙蓉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TLR4介导的炎症有关。
纵瑞凯刘健黄传兵汪元王桂珍曹云祥万磊刘天阳
新风胶囊对佐剂关节炎大鼠外周血巨噬细胞CD86、CD206表达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外周血巨噬细胞CD86、CD206表达之间的关联。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模型(MC)组和新风胶囊组(XFC),每组10只,向模型组、新风胶囊组动物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只)以致炎。致炎后第12天,观察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E)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炎症极化标志物CD68、CD20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E、CD68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CD206表达降低(P<0.01或P <0.05)。相关性结果显示,足趾肿胀度与CD206呈负相关(P <0.05),足趾肿胀度与CD68呈正相关(P <0.05或P <0.01);XFC与足趾肿胀度、CD68与呈负相关,与CD206呈正相关(P<0.05或P <0.01)。结论:魔新风胶囊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CD68、CD206炎症极化,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改善佐剂性关节炎AA(病情活动性、关节破坏及预后)。
马熙檬万磊刘健黄传兵赵磊孙广瀚朱子衡李舒李方泽刘天阳刘磊李明
关键词:佐剂关节炎巨噬细胞
SP联合OSCE模式在风湿免疫科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评价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联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风湿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8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40名)与对照组(40名)。对照组采用护理教研室常规教学考核;观察组采用SP联合OSCE考核模式。比较两组的专业实践综合能力评分和考核模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习兴趣的培养评分[(3.42±1.21)分]高于对照组[(2.31±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学能力塑造评分[(3.32±1.11)分]高于对照组[(2.43±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沟通、理论学习、技能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考生对考核模式的满意度评分[(3.73±1.21)分]高于对照组[(2.81±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实习生采取SP联合OSCE模式能提升其专业能力,且对考核方式的满意度高,有利于日后开展护理临床工作。
田丹丹徐为群王善萍田程程李宾莲刘天阳黄传兵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风湿免疫科满意度
探讨“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被引量:5
2019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医病机亦复杂多变。目前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和激素为主,以期达到疾病缓解状态,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且撤减困难。我们提出结合"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治疗SLE,尤以合并较多难治并发症的患者为著,均获得长期满意疗效。采用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相得益彰,为治疗SLE打开了新思路。
刘天阳黄传兵
关键词:中医系统性红斑狼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